95书阁 > 都市小说 > 让你回七零捡漏,你却手搓光刻机? > 第53章 借东风,与国共舞!
换源:


       李大叶的这份报告,连同那通加密电话的内容,通过特殊加急渠道,在深夜抵达了京城。

据说,为了这份报告,几位核心领导在地图室进行了一场简短却激烈的碰头会,彻夜未眠。

报告中,李大叶以一种超越时代的上帝视角,精准地剖析了此次金融攻击的复合型手法,并做出了一个大胆的预言:这种以金融手段为先导,以专利诉讼和舆论战为掩护的“混合战”,将是未来二三十年里,西方势力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崛起的主要模式。

而他提出的“产业护航基金”构想,更是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了极大的震撼。

这个构想的核心,极具前瞻性和操作性:

国家不直接出面,而是通过在香港的国资窗口公司,以“战略投资授信”的形式,向被选定的重点企业提供一笔巨额离岸资金。由企业自己在前台操作,在香港这个国际化的资本市场上,进行金融反击。

这个方案,堪称神来之笔。

它既能达成保卫核心产业链的战略目的,又披上了一层纯粹的商业行为外衣,完美地规避了所有政治和外交上的风险。

“这个李大叶,脑子里装的是未来的战场地图!”一位老领导看完报告,用笔敲着桌子,发出感叹,“这份报告的价值,比那一百台VCD,还要大得多!”

没有过多的争论。

在国家核心利益面临威胁的时刻,决策的效率是惊人的。

方案在经过了不到十二小时的紧急讨论后,被火速批准。

一道来自京城的最高指令,通过加密渠道,迅速传达至香港。

一家名为“紫荆资本”的,在香港毫不起眼,主要业务是从事一些内地进出口贸易的国资背景投资公司,接到了这道指令。

公司的负责人,是一位名叫王建军的中年人,平日里以一个普通商人的身份示人,低调内敛。

接到指令的当晚,他便秘密约见了刚刚从美国飞抵香港的李大叶。

会面的地点,不在任何写字楼,而是在维多利亚港的一艘私人游艇上。

夜色深沉,游艇缓缓驶离码头,在海面上画出一道银色的波光。

王建军亲自为李大叶倒了一杯滚烫的铁观音,他没有急着开口,而是透过舷窗,审视着眼前这个比他儿子大不了几岁的年轻人。报告他看了,电话录音也听了,但见到真人,他还是感到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沉稳。

“李总,长话短说。”王建军将一个牛皮信封推到李大叶面前,动作不快,眼神却锐利如鹰,“在打开它之前,我想问一个问题。你凭什么认为,你能打赢这场仗?”

李大叶没有碰那个信封,他迎着王建军的目光,平静地回答:“因为对手认为我输定了。最大的破绽,就是傲慢。”

王建军的嘴角,逸出一丝几乎无法察觉的笑意。他点了点头,似乎对这个答案很满意。

“好。”他指着信封,“这里面,是一个瑞士银行账户的密码。账户里,有五亿港币的授信额度。这是第一笔。”

李大叶拿起信封,指尖能感受到里面卡片的硬度。饶是他两世为人,此刻心脏也不受控制地猛跳了一下。这不仅是钱,这是国家的信任,是压在他肩上的一座山。

王建军看着他,一字一句地传达着指示,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

“上级的指示有三点。”

“第一,放手去打,不设上限。钱不够,随时可以追加。但有一个前提,此战,只许胜,不许败!我们要打出中国企业的威风,更要打出我们的骨气!”

“第二,关于收益。盈利了,按照香港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归还本息。多余的利润,全部归你的公司所有,算是国家对你和‘未来科技’的奖励。”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王建军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声音,“如果……亏损了,国家会处理善后。但是你,李大叶,必须为决策负全责。你明白‘全责’这两个字的分量。”

没有兜底,只有重托和严令。

这才是真正的“与国共舞”。

王建军说完,定定地看着李大叶。

李大叶端起那杯滚烫的茶,一饮而尽。茶水的苦涩与回甘,瞬间在喉间炸开,仿佛他此刻的心情。

一股难以言喻的战栗和豪情,从他脊椎升起。从重生到现在,他第一次,感受到了这种将个人命运与国家脉搏紧密相连的磅礴力量。

他放下茶杯,郑重地点了点头。

“我明白。”

第二天。

一家名为“未来资本”的投资公司,在香港中环的交易广场,火速注册成立。

李大叶亲自出面,以一个小时十万港币的天价,从一家英国猎头公司,挖来了一支由香港本地最顶尖的操盘手组成的团队。

交易室内,几十台最新的彭博终端屏幕,闪烁着红绿交替的光芒。

李大叶站在巨大的行情屏幕前,对着身后那群表情桀骜,对这个年轻大陆老板还心存疑虑的顶尖操盘手们,下达了他就任后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指令。

“从现在开始,放弃所有技术分析,忘记所有的交易模型。”

他的声音,在安静的交易室里回响。

“我们的任务只有一个。在‘精工光电’、‘华星电子’这几只股票上,无论对方抛出多少卖单,我们都全部吃进。不计成本,不问价格,有多少,要多少。”

一位看起来是团队头目的金牌操盘手,忍不住皱眉提醒道:“李先生,这样做,无异于用我们自己的身体,去堵枪口。对方可以无限做空,我们的资金是有限的。”

李大叶转过身,看着他。

“谁告诉你,我们的资金是有限的?”

他没有解释资金的来源,但他平静的语气,却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

“你们要做的,不是拉升股价,更不要试图打爆空头。恰恰相反,我们要给他们希望,让他们觉得我们不堪一击,让他们继续疯狂地加码做空。”

“我要把市场上所有看得见和看不见的空头,全部都吸引到这个陷阱里来。”

李大叶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我们要的,不是解围。”

“是全歼!”

一场即将震惊整个亚洲金融市场的多空大战,箭在弦上。而猎人和猎物的角色,已经在这片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悄然互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