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功宴的喧嚣终于散尽。
李大叶独自一人站在“未来科技”总部顶层办公室的巨大落地窗前。
空气里还残留着茅台的酱香和高档特供香烟混合在一起的馥郁气味,那是胜利的味道,也是浮华的味道。
楼下工业园区的厂房灯火通明,机器的轰鸣声隔着双层玻璃,隐约传来,沉闷而富有节奏,像是这座年轻城市不知疲倦的心跳。
放眼望去,八十年代末的深圳,还远不是后世那个霓虹森林,但初具规模的城市灯火已经连绵成片,在漆黑的夜幕下铺开,宛如一片散落在人间的星河。
李大叶没有开灯,只是任由这片星光勾勒出他挺拔的轮廓。
办公室的门被“吱呀”一声推开,一股浓烈的酒气冲了进来。
赵铁柱高大的身影晃晃悠悠地出现在门口,他手里还拎着半瓶没喝完的茅台,一张黝黑的脸庞因为酒精和兴奋涨成了猪肝色。
“叶哥,你咋一个人跑这儿来了?大伙儿都找你呢!”
他打了个酒嗝,脚步踉跄地走到李大叶身边,蒲扇般的大手重重地拍在他的肩膀上。
“叶哥!你是没看到财务刚拉出来的单子!乖乖!咱们的VCD,现在不是按台卖,是按集装箱卖!港城那边的订单,欧洲的订单,雪花片一样飞过来!我跟你说,就今天晚上,咱们的销售额又破了个新纪录!”
赵铁柱大着舌头,激动地汇报着最新的销售数据。
他手机里没有花里胡哨的报表,只有最简单粗暴的数字。
可屏幕上的数字每向上跳动一下,都让他那颗朴素的心脏跟着狂跳,兴奋得几乎要从胸膛里蹦出来。
这是他亲手带着几千号兄弟,没日没夜加班加点干出来的江山。
每一台VCD,都凝聚着他们的汗水;每一个蹦出来的利润数字,都像是一块滚烫的砖,为他们正在构筑的梦想大厦添砖加瓦。
李大叶没有回头,他的身影在玻璃上投下淡淡的倒影,与窗外的万家灯火融为一体。
他只是平静地问了一句。
“铁柱,你觉得钱是什么?”
这个问题,让赵铁柱瞬间愣住了。
他脸上的醉意和兴奋都凝固了片刻,仿佛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被突然按下了暂停键。
他挠了挠头,这个问题对于他来说,似乎比搞懂VCD的解码芯片还要复杂。
随即,他哈哈大笑起来,笑声在空旷的办公室里回荡。
“钱?叶哥你喝多了吧?钱还能是啥?”
他晃了晃手里的茅台瓶子,又指了指楼下那些崭新的厂房和宿舍楼。
“钱就是砖瓦房,是大彩电,是进口的缝纫机!钱是能让我爹我妈在村里挺直腰杆走路的好东西!钱是能让跟着咱们干的兄弟们,顿顿有肉吃,婆娘孩子有新衣服穿的底气!”
他的回答,简单,直接,充满了最原始的生命力。
这就是他,也是这个时代绝大多数人,对于财富最真实、最朴素的认知。
李大叶缓缓转过身。
他从身后高大的酒柜里,取出一个崭新的水晶玻璃杯,手法娴熟地为赵铁柱倒上了大半杯琥珀色的酒液。
酒香四溢。
他的视线却没有落在赵铁柱身上,而是越过了他宽厚的肩膀,重新投向窗外那片无垠的黑暗。
他轻声说:“它还可以是连接世界的线。”
“啥?啥线?”
赵铁柱端着酒杯,听得云里雾里。
他凑近了闻了闻李大叶,疑惑道:“叶哥,你今天也没喝多少啊,咋开始说胡话了?”
在他看来,李大叶一定是高兴过头了。
他一口将杯中的茅台饮尽,辛辣的酒液让他长舒一口气,胆气更壮,思路也仿佛被打开了。
“叶哥!我跟你说个正事!”
他一把拉住李大叶的胳膊,兴奋地比划着。
“咱们现在账上趴着那么多钱,不能让它发霉啊!我下午去看过了,隔壁那几家做收音机、录音机的电子厂,现在都半死不活的。咱们干脆把他们全买下来!”
“把他们的厂房、生产线、工人,全部接收过来!我算过了,只要再加几条关键的生产设备,咱们的VCD产能,至少能翻十倍!不,二十倍!”
赵铁柱越说越激动,双眼放光。
“到时候,整个中国的VCD市场,不,整个东南亚的市场,都是咱们的天下!索尼?松下?让他们一边玩去!咱们要做的,就是垄断!彻底的垄断!让所有人都只能买咱们‘未来’牌的VCD!”
他挥舞着手臂,仿佛已经看到了一个庞大的家电帝国,正在自己的规划下拔地而起。
李大叶没有打断他,只是静静地听着。
赵铁柱的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力量和激情,也代表了公司上下所有人的心声。
这是一条看得见、摸得着的,通往辉煌的康庄大道。
李大叶的手指,却在冰冷的玻璃窗上,无意识地划动着。
窗户上,因为室内外的温差,凝结起了一层薄薄的水汽。
他的指尖,就在这片水汽上,画出了三个模糊的,却又对他而言无比清晰的字母——WWW。
就在赵铁柱还在唾沫横飞地描绘他的宏伟蓝图时,办公室的门又被推开了。
陈默走了进来。
他比赵铁柱要冷静得多,身上没有一丝酒气,那件标志性的旧军装依旧穿得一丝不苟。
他的表情严肃,手里拿着一份刚刚打印出来,还带着油墨香气的报告。
“大叶,铁柱。”
他先是跟两人打了声招呼,然后将报告递给了李大叶。
“这是我根据现有技术和供应链成本,做的一份关于VCD二代机型的技术升级和成本压缩方案。如果顺利,我们可以在三个月内,推出性能提升百分之二十,成本下降百分之十五的新机型。”
这份报告,无疑是一份巨大的惊喜。
这意味着“未来科技”不仅能在规模上,更能在技术上,将所有追赶者远远甩在身后。
赵铁柱一把抢过报告,粗略地翻了几页,顿时喜上眉梢:“老陈!你真是我的亲哥!这玩意儿要是搞出来,咱们就真无敌了!”
李大叶却只是接过了报告,目光在标题上停留了不到一秒,就将其随手放在了一旁的桌子上,仿佛那不是一份价值亿万的方案,只是一张无足轻重的废纸。
他看着眼前这两位自己最倚重的左膀右臂。
一个是能征善战、负责冲锋陷阵的生产大将。
一个是冷静缜密、负责技术攻坚的科研核心。
他们是自己在这个时代,一手缔造的商业版图中最坚固的基石。
李大叶看着他们,问出了一个和刚才问赵铁柱同样,却又更深一层的问题。
“你们觉得,我们公司真正的‘未来’,是什么?”
陈默和赵铁柱都愣住了。
他们对视了一眼,从对方的眼神里都看到了不解。
这个问题,在他们看来,根本就不算一个问题。
答案,不是明摆着的吗?
他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
“当然是家电帝国!”
赵铁柱抢着说:“从VCD到DVD,再到大彩电、电冰箱、空调、洗衣机!咱们要做中国的松下,不,要超过松下!让全世界都用上咱们中国造的家电!”
陈默也点了点头,补充道:“通过建立技术壁垒和规模优势,成为全球家电行业的领导者。”
他们的回答,铿锵有力,充满了自信和对未来的憧憬。
这也是任何一个正常的企业家,在当前局面下,都会做出的最正确、最理性的选择。
李大叶的嘴角,却露出了一抹无人能懂的,复杂的笑容。
他摇了摇头,没有再解释什么。
有些事情,只靠语言是无法说服的。
他只是平静地通知他们。
“三天后,公司将召开第一次正式董事会。”
“会议的唯一议题是——”
他一字一顿,声音在寂静的办公室里,掷地有声。
“公司的下一个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