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低垂,国家文物局的文物保护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定海神针被安置在实验室中央的恒温防震台上,青铜柱表面的星阵纹路在特制射灯下愈发清晰,顶端的潮汐水晶散发着柔和的幽蓝光芒,将整个实验室映照得如同深海秘境。张力、海叔、守墓人头目和张教授围在防震台周围,手里拿着放大镜和“守海录”复刻本,目光紧紧锁定在神针上,连呼吸都放轻了几分。
“白天初步检测时,我们发现青铜柱内部有微弱的能量波动,但一直没找到触发规律。”张教授指着神针底部的“镇波按钮”,眉头微蹙,“刚才我试着按了三次,除了第一次引发能量波削弱海啸,后面两次都没反应,这说明它的触发机制可能不只是简单按压。”
海叔接过放大镜,仔细观察按钮周围的纹路:“‘守海录’里提过,定海神针是‘星枢之眼’,能‘观星辨潮’,说不定和星象有关?我记得海明的日记里写过,他爷爷曾说神针会在‘七星连珠’时显现星图,只是这么多年,我一直没见过。”
守墓人头目突然往前走了一步,从怀里掏出一个巴掌大的青铜罗盘,罗盘中心刻着和神针相同的星纹图案:“这是守墓人世代相传的‘星枢罗盘’,据说是星枢文明的遗物。刚才我试着把罗盘靠近神针,发现罗盘指针一直在转,不像平时那样指向正南。”
张力立刻拿出手机,打开天文观测APP:“今晚正好是‘北斗七星’位置最清晰的时候,实验室的天窗可以打开,我们试试让星光照在神针上,说不定能触发反应。”
众人分工合作,张教授操控实验室的自动天窗,随着“嗡”的一声轻响,屋顶的玻璃缓缓打开,清冷的月光和星光倾泻而下,正好落在定海神针的潮汐水晶上。刹那间,水晶的光芒突然变亮,幽蓝色的光束直冲夜空,在实验室的天花板上投射出一幅完整的星图——北斗七星的位置清晰可见,周围还分布着许多从未在现代星图上见过的亮星,星与星之间用金色的线条连接,形成一个复杂的阵法图案。
“真的是星图!”张力激动地拿出相机,对着天花板拍摄,“这些线条的走向,和‘守海录’里记载的‘星潮阵’完全一致!”
守墓人头目看着星图,眼神变得凝重:“守墓人口口相传,星枢文明当年为了守护这片海域,在海底设置了‘七星守护阵’,而定海神针就是阵眼。每一颗亮星都对应一个海底遗迹,只有找到所有遗迹,才能激活完整的守护系统,抵御大型海啸和海底异动。”
海叔突然指着星图中一颗闪烁的红色亮星:“这颗星的位置,对应着东边的‘赤礁岛’!海明生前去过那里,他的日记里写着,赤礁岛附近的海底有一座‘观潮台’,里面藏着‘星枢钥’,能打开其他遗迹的大门。”
张教授立刻调出赤礁岛的海域地图:“我们明天就申请去赤礁岛勘察!不过现在有个问题——定海神针的星图投射能持续多久?如果关掉天窗,星图会不会消失?”
话音刚落,实验室的门突然被推开,文物局的值班研究员慌慌张张地跑进来:“张教授!不好了!沿海监测站发来警报,明天凌晨三点,可能会有一次海底地震,震级预计在6.5级以上,很可能引发海啸!”
“什么?”张教授脸色一变,立刻打开电脑,调出监测站的数据,“地震源在赤礁岛附近的海底断层,距离我们今天打捞神针的海域只有八十海里,如果引发海啸,速度会比白天更快!”
守墓人头目紧紧攥着星枢罗盘,罗盘的指针疯狂转动:“星图里的红色亮星在闪烁,这是预警信号!赤礁岛的观潮台里,一定有能提前预警地震的装置!我们必须现在就出发,找到星枢钥!”
张力看了眼时间,已经是晚上十一点:“现在出发?深潜设备和科考船都需要准备,而且夜间下潜太危险了。”
海叔却摇了摇头,指着定海神针的潮汐水晶:“你们看,水晶的光芒在跟着星图的亮星闪烁,这是在给我们指引方向!白天神针能削弱海啸,说明它和其他遗迹之间有能量连接,只要找到观潮台,说不定能通过星枢钥调整能量,减轻地震的影响!”
张教授立刻拿起电话,联系科考船团队:“让所有人立刻集合,携带深潜设备和应急物资,目标赤礁岛海域!通知沿海监测站,密切关注地震动向,随时汇报数据!”
直播间的观众原本以为晚上不会有更新,看到实验室的突发状况,弹幕瞬间炸开:
“凌晨三点要地震?还要引发海啸?也太危险了吧!”
“守墓人说的七星守护阵,难道真的能抵御地震?”
“现在去赤礁岛,夜间下潜会不会出意外?研究员们一定要注意安全啊!”
张力对着手机镜头,语气坚定:“各位观众,现在情况紧急,我们必须连夜前往赤礁岛,寻找观潮台和星枢钥。虽然夜间下潜有风险,但有定海神针的星图指引,还有专业的科考团队,我们有信心完成任务。接下来的勘察过程,我们会全程直播,让大家一起见证星枢文明的守护力量。”
凌晨一点,三艘科考船准时出发,朝着赤礁岛的方向航行。海叔坐在甲板上,手里拿着海明的日记,借着船灯的光芒翻看:“海明在日记里写,观潮台的入口藏在赤礁岛西侧的一个溶洞里,洞口有‘潮汐纹’标记,只有在退潮时才能看到。”
守墓人头目拿出星枢罗盘,罗盘的指针已经稳定下来,指向赤礁岛西侧:“罗盘已经锁定方向,只要找到溶洞,就能进入观潮台。不过观潮台里可能有机关,‘守海录’里说,星枢文明的机关都和潮汐、星象有关,我们必须小心。”
凌晨两点半,科考船到达赤礁岛海域。此时正是退潮期,海面上露出许多礁石,西侧的溶洞入口果然出现在众人眼前——洞口的岩壁上刻着和定海神针相同的潮汐纹,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银光。
“水下机器人先下潜,探查溶洞内部情况!”李岩下令,操作手立刻启动机器人,看着屏幕上的实时画面,“溶洞内部很宽敞,通道笔直向下,大约五十米深处有一扇石门,门上刻着星纹,应该就是观潮台的入口!”
张力看了眼监测站的最新数据:“地震预计在三点十五分发生,还有四十分钟!潜水员准备下潜,目标石门,寻找星枢钥!”
两名潜水员迅速穿好深潜服,带着水下探照灯和工具,顺着绳索下潜。直播间的观众紧紧盯着屏幕,弹幕不停滚动:
“还有四十分钟就地震了!一定要快点找到星枢钥!”
“石门上的星纹,会不会和定海神针的星图有关?”
“潜水员的氧气够不够?千万别耽误时间啊!”
三分钟后,潜水员到达石门处。小张对着对讲机大喊:“石门上的星纹和星图里的北斗七星位置一致,中间有一个凹槽,像是插钥匙的地方!”
海叔立刻在船上回应:“星枢钥应该是一个青铜制的钥匙,形状和北斗七星相似!你们看看石门周围有没有隐藏的机关,或者可以触发的按钮!”
小王拿着探照灯,仔细检查石门周围的岩壁,突然发现岩壁上有七个小孔,正好对应北斗七星的位置:“这里有七个小孔!按星图的顺序按压,会不会打开石门?”
“试试!按‘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的顺序!”守墓人头目立刻报出北斗七星的顺序,这是守墓人世代牢记的口诀。
小张按照顺序,依次按压小孔。每按压一个,小孔就会亮起金色的光芒,当最后一个“摇光”孔亮起时,石门发出“轰隆”一声巨响,缓缓向两侧打开,露出观潮台的内部——里面摆满了青铜制的仪器,中央的石台上,放着一把北斗七星形状的青铜钥匙,正是星枢钥!
“找到星枢钥了!”小王兴奋地拿起钥匙,对着对讲机大喊,“我们现在就返回!”
可就在这时,监测站的警报突然响起:“地震提前了!预计五分钟后发生!海底断层已经开始活动,海啸波预计十分钟后到达赤礁岛海域!”
“什么?!”李岩脸色大变,对着对讲机大喊,“加快速度!立刻撤离!”
潜水员刚要转身,观潮台的地面突然开始晃动,岩壁上的石块不断掉落。小王紧紧攥着星枢钥,和小张一起顺着绳索向上攀升。直播间的观众看着屏幕上晃动的画面,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地震提前了!潜水员快上来啊!”
“星枢钥已经找到了,一定要平安回来!”
“海啸十分钟后就到,科考船能不能及时撤离?”
凌晨三点零二分,潜水员终于浮出水面,被众人拉上甲板。小王立刻把星枢钥递给海叔:“找到了!快用它激活定海神针!”
海叔拿着星枢钥,冲向船舱里的临时实验室——定海神针被临时安置在这里,潮汐水晶的光芒已经变得微弱。他按照“守海录”的记载,将星枢钥插入神针底部的凹槽,顺时针旋转三圈。刹那间,神针的光芒突然爆发,幽蓝色的能量波向四周扩散,覆盖了整个科考船。
“监测到强烈的能量波动!海底地震的震级正在减弱!”监测站的工作人员惊喜地大喊,“海啸波的高度也在降低,预计到达时只有一米左右,不会对科考船造成威胁!”
众人松了一口气,张力走到甲板上,看着远处平静的海面,对着镜头说:“各位观众,我们成功了!星枢钥激活了定海神针的部分能量,减弱了地震和海啸的威力。虽然这次只是暂时化解危机,但我们找到了七星守护阵的第一个遗迹,接下来,我们会继续寻找其他遗迹,激活完整的守护系统,让星枢文明的智慧,永远守护这片海域。”
海叔拿着星枢钥,轻轻抚摸着定海神针的纹路:“明儿,我们离真相又近了一步。你放心,我们一定会完成你的心愿,保护好这片海。”
守墓人头目看着星图依旧清晰的天花板,眼神坚定:“七星守护阵的其他遗迹,还需要我们去寻找。守墓人世代的使命,就是守护这些遗迹,现在,终于到了实现的时候。”
张教授打开电脑,调出其他海域的遗迹线索:“根据星图的指引,下一个遗迹在南边的‘珊瑚海沟’,那里可能藏着‘星枢镜’,能增强定海神针的预警能力。我们休整一下,明天一早就出发!”
凌晨四点,天微微亮,科考船缓缓驶离赤礁岛海域。定海神针的潮汐水晶依旧散发着幽蓝的光芒,天花板上的星图渐渐淡去,但众人的心里却充满了希望。张力知道,这场关于星枢文明的探索之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只要他们齐心协力,带着对古人智慧的敬畏,就一定能揭开所有秘密,让千年文明的守护力量,继续闪耀在这片蔚蓝的大海上。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