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重生78,从接手军工厂开始 > 第二十二章 全面开工
换源:


       大年初四,早上七点半。

厂门口,与往日不同的是,以林默为首,副厂长何建设等所有厂领导班子成员,悉数到场,整齐地站成一排,人人脸上都带着笑意。

林默手里还拿着一个厚厚的、鼓鼓囊囊的牛皮纸信封。

这阵势让陆续前来上班的工人们既惊讶又好奇。

“哟?厂长书记们咋都站门口了?”

“这是有啥大事?欢迎谁呢?”

“瞅见林厂长手里那大信封没?装的啥?”

就在工人们窃窃私语、准备像往常一样快步走进厂门时,林默笑着上前一步,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地说道:“同志们!过年好!欢迎大家回来上班!”

他扬了扬手里的信封:“过去的一年,大家辛苦了!尤其是去年年底,为了完成军部任务,大家加班加点,毫无怨言,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厂里决定,今天开工,给每一位来上班的同志,发一个开门红包!讨个好彩头!”

“祝愿咱们红星厂新的一年,红红火火,再创辉煌!”

说着,他从信封里抽出一沓崭新的一元钞元人民币,用一根红纸带细心地捆着。

“来,王师傅!新年好!辛苦了!”

“李大姐,新年好!拿着!”

“小四川,新年好!今年继续努力!”

........

林默亲自将一个个红包塞到每一位目瞪口呆的工人手里,马为国、何建设等人也在一旁帮着发,嘴里说着吉祥话。

看到眼前的这一幕,工人们完全懵了!

发红包?

这可是破天荒头一遭!

以前过年能发点粮油副食券就算厂领导大方了,直接发现金红包?还是五块钱?这相当于他们好几天的工资了!

短暂的错愕之后,是巨大的惊喜和沸腾的欢呼!

“谢谢厂长!谢谢领导!”

“哎呀!还有红包拿!这…这真是…”

“五块钱呐!能给孩子买件新衣裳了!”

“昨晚孩子闹腾过年饺子没吃够,这下又能包点,下班去买两块肉。”

工人们捏着那崭新的五块钱,脸上笑开了花,激动得不知所措,进厂的脚步都变得轻快而有力。

消息像风一样传开,后面来的工人听说有红包,更是跑着过来的,厂门口一时间热闹非凡,欢声笑语不断。

马为国一边发着红包,一边凑到何建设耳边,看着被工人们围在中间、笑容温和的林默,低声感慨:

“老何,瞅见没?小林厂长这手段…高啊!我是真服了!不光技术厉害,搞管理、收拢人心,也是一套一套的!这发红包的法子,我这个大老粗打死也想不出来!”

“这五块钱花得值!太值了!你看大家这干劲!”

何建设也深有同感地点头,推了推眼镜:“是啊,花小钱办大事,这下工人们的心气更足了。这叫…这叫激励机制。看来厂长看的那些外国管理书,没白看。”他语气里充满了佩服。

所有工人都领到了红包,带着满满干劲奔赴岗位。

很快,厂区里所有的机器都发出轰鸣声,红星厂恢复全面生产。

林默将领导班子召集到办公室,快速部署工作。

“何厂长,王师傅,”林默看向何建设和八级钳工王铁柱,“你们两位,带上我们整理好的工艺文件、检验标准和几个熟练的技术员,今天就去前进机械厂!任务很重,要帮助他们快速熟悉我们的生产流程和质量要求,尽快让他们的生产线动起来!”

“我们的订单任务很重。”

“明白,厂长!”何建设和王铁柱齐声应道。

林默又拿出一个厚厚的、密封好的信封,递给何建设:“这里面,是厂里财务提前支取出来的现金,是垫付给前进厂全体员工的第一个月的基本工资,你亲自交给徐伟平厂长。”

何建设接过那沉甸甸的信封,心中一震。

他立刻明白了林默的深意。

这不仅仅是钱,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和诚意,是在联合生产协议刚刚达成、甚至还没产出任何产品的时候,就送去的最实在的支持!

“厂长,您放心!我一定亲手交到徐厂长手里,并把您的意思带到!”何建设郑重保证。

“好!你们现在就出发!”

何建设和王铁柱带着人和钱,立刻动身前往前进机械厂。



正如林默所预料,当何建设将那装着全厂工资的信封交到徐伟平手中,并说明这是林厂长安排提前支付、用于稳定人心、让大家安心投入生产的“定心丸”时,徐伟平这位干了几十年的老厂长,眼眶瞬间就红了。

他握着信封的手都在微微颤抖:“林厂长…这…这真是太…太感谢了!”

徐伟平的声音哽咽了,“这不仅是雪中送炭,这是…这是把我们前进厂的人当自己人啊!请你一定转告林厂长,我们前进厂上下,就是拼了命,也要把任务完成好!绝不给他丢脸!”

这份意想不到的心意,比任何言语都更有力地消除了两家工厂之间最隔阂与疑虑。



送走何建设他们,林默没有停歇,他让张救援去请一位特殊的工人——锻工车间的刘金山师傅。

不一会儿,张救援领着一个看起来五十多岁、身材不高但很结实、脸上带着些拘谨和困惑的老师傅走了进来。他就是刘金山,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旧工装,手上满是老茧和烫伤的痕迹,一看就是常年在一线劳作的人。

“厂长,您找我?”刘金山的声音有些沙哑,眼神里带着工人见到领导时固有的敬畏和一丝不安。他不明白厂长突然找他这个老锻工有什么事。

“刘师傅,快请坐。”林默热情地招呼他坐下,并让张救援倒了杯水。

“刘师傅,别紧张,找您来,是想了解点情况。”林默语气平和,“马科长跟我说,您以前在宁北化肥厂工作过?”

提到化肥厂,刘金山混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光亮,随即又黯淡下去,他点点头:“嗯,是,干了六年多。后来…后来厂子没了,就调到咱红星厂来了。”他的语气里有一丝难以掩饰的落寞,那段经历似乎是他人生中一段不愿多提的往事。

“您在化肥厂具体是做什么工作的?对反应釜、压力容器、化工流程这些熟悉吗?”林默切入正题。

刘金山虽然不明白厂长为什么问这个,但还是老实回答:“俺一开始是操作工,后来当了班组长。主要就是负责合成氨车间的几个高压反应釜的日常操作、巡检和维护。”

“对压力表、温度计、安全阀这些玩意儿,都熟。化工流程…俺懂一些,但不多,就知道按规程操作。”

林默心中暗喜,这比他预想的还要好!有高压反应釜的操作经验,这对安全操作HMX这种高危物质至关重要!

“刘师傅,厂里现在有一个新的重要项目,需要用到化工合成技术,有一定危险性,但非常重要。”林默神色严肃起来,“需要一位像您这样有经验、负责任的老同志来牵头负责。您愿意试试吗?”

刘金山愣住了,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他一个快退休的老锻工,还能搞化工?还是重要项目?

“厂长…俺…俺就是个粗人,就会打铁…这化工…俺怕…”他本能地想退缩。

“经验比知识更重要!尤其是安全经验!”林默肯定地说,“我相信您能行!厂里也会给您配人手,支持您!”

说着,林默从抽屉里拿出那份他亲手书写的HMX制备配方和工艺流程说明,递给了刘金山:“刘师傅,您先看看这个。”

“这是核心的技术资料,绝密级别,您先拿回去,仔细研究一下,看看以您的经验,觉得哪些地方操作起来风险最大,需要特别注意什么。”

刘金山双手有些颤抖地接过那几页写满了方程式和数据的纸。他虽然很多专业术语看不懂,但那些“压力”、“温度”、“防爆”“严禁烟火”的标注他看得懂!

一会后,刘金山抬起头,眼神变得坚定起来:“厂长!俺虽然很多字不认识,但这上面的要害俺看得懂!您既然信得过俺,俺就试试!保证不出岔子!”

“好!”林默欣慰地拍拍他的肩膀。

这时,一旁的张救援插话道,脸上带着一丝为难:“厂长,还有个事。刚才刘师傅来之前,我正好要汇报。您名单上要采购的那些化工原料,我问过市化工站和省城的供应点了。”

“像醋酸酐、浓硝酸这些,都属于严格管制的危险化学品,需要市公安局和市工办联合出具的特种物资采购批文才能购买。手续很麻烦,而且量大了还要省里批。”

这确实是个问题,没有原料,一切都是空谈。

林默略一沉吟,没有丝毫犹豫,直接抓起了桌上那部红色的保密电话:“我直接联系赵主任。”

电话很快接通。

“赵主任,是我,林默。有个事情需要您帮忙协调一下。”

“哦?林厂长你说,什么事?”赵主任的声音很爽快。

“厂里需要采购一批化工原料,用于一个新的研发项目,但化工站那边说需要市工办和公安局的批文。”

“化工原料?什么项目?和现在的军品生产有关吗?”赵主任下意识地问了一句。

林默早就想好了说辞,他语气沉稳地回答:“赵主任,目前的63式改进订单,虽然任务重,但总有完成的一天。我们不能光盯着眼前吃饭,还得想着以后的路,想着为部队提供更多更好的装备。”

”这个新项目,是为了将来不断炊!现在投入,是为了以后不被动。”

电话那头的赵主任沉默了几秒钟,显然在权衡。

他对林默的技术眼光和战略思维是极其信任的,红星厂的起死回生就是明证。

片刻后,他果断地说:“好!我明白了!眼光放长远是对的!批文的事我来协调!你把需要采购的原料清单和数量报给老张,让他直接来我办公室办手续!公安局那边我去打招呼!”

“太感谢您了赵主任!又给您添麻烦了!”

“麻烦什么!你们红星厂能不断搞出新东西,就是我们宁北军工系统的骄傲!放手去干!”

放下电话,林默对张救援和刘金山说:“都听到了?批文没问题了。张科长,你马上准备材料去找赵主任。刘师傅,你抓紧时间熟悉资料,一旦原料到位,我们的实验就要立刻开始!”

“是!”两人同时应道,脸上充满了信心和干劲。

张救援立刻转身出去准备。刘金山则紧紧攥着那几页珍贵的配方,像是握着无价之宝,向林默郑重地点点头,也退了出去。

办公室里安静下来,林默走到窗前,看着窗外厂区内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现在一切都在按照他的计划中。

步子不算块也绝对不算慢,但是足够踏实。

一步一个脚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