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山岳丛林地带。
这里的空气粘稠而湿重,混合着泥土腐殖质的气息、硝烟未散的呛人味道,给人一种无孔不入的神经压抑感。
某前沿突击连,刚刚经历了一次并不成功的进攻。
连长李铁柱,一个脸庞黝黑、嘴唇干裂的汉子,正靠在泥泞的战壕里,眉头紧锁地看着不远处那个不断喷吐着火舌的山腰火力点。
那是一个利用天然岩石缝隙加固而成的工事,位置刁钻,视野开阔,几挺轻重机枪交叉射击,牢牢锁住了连队前进的必经之路,刚才的冲击,已经让连里添了几个伤员。
“狗日的!这王八壳子太硬了!”一个脸上带着擦伤的小战士啐了一口带泥的唾沫,恨恨地骂道。他叫小王,是新兵。
“火箭筒呢?40火再给它来一下!”另一个老兵喊道。
旁边一个背着40火发射筒的副射手沮丧地摇头:“不行!距离太远,够不着!刚才老刘扛着摸到两百米内试了一发,跳弹了!根本没啃动!差点被他们的机枪咬住!”
扛着沉重弹药箱的射手老刘瘫坐在一旁,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脸上满是汗水和无奈。
40火威力不足且精度有限,对付这种坚固工事,往往需要抵近到极危险的距离射击,而且常常需要多发才能奏效,对射手来说无疑是鬼门关前跳舞。
李铁柱的心沉了下去,拔不掉这个钉子,连队就被钉死在这里,无法完成穿插任务,还会成为敌人火力的活靶子。
呼叫炮火支援?这里地形复杂,精度难以保证,而且容易暴露己方位置。
就在这时,通讯员猫着腰沿着交通壕飞快地跑过来,脸上带着一丝按捺不住的兴奋:“连长!连长!营部派人来了!说是送来了新家伙!”
“新家伙?”李铁柱一愣,这个时候能送来什么新家伙?
很快,营部后勤的几个战士,在一个参谋的带领下,扛着几个长长的、墨绿色的密封箱,艰难地来到了连队阵地。
“李连长!”营部参谋敬了个礼,指着那些箱子:
“总部刚紧急配发下来的新式武器‘红箭-1’单兵火箭筒!说是威力大,打得准,还轻便!首长命令,优先配发给一线尖刀连队试用,看看效果!”
“红箭-1?”李铁柱和周围的战士们都围了上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些外观简洁、甚至有些其貌不扬的长筒。它们比40火发射筒看起来更粗短一些,通体墨绿,上面喷着白色的字样和编号。
参谋打开一个箱子,拿出其中一具,按照随箱附带的、印着简易图解和操作说明的硬纸片,快速讲解道:
“看,就这么用:撕掉前后盖,把这个简易支架卡上,竖起这个表尺,大概估一下距离,瞄准,扣扳机就行!一次性使用,打完就扔!注意后方安全距离!”
“就这么简单?”李铁柱接过那具“红箭-1”,入手的第一感觉是——轻!比40火的发射筒轻多了!全重估计也就八九斤的样子,一个兵轻松背两具没问题。
“对!就这么简单!说明书上说有效射程300米,静破甲深度能打穿600毫米的钢甲!”
“对付混凝土工事效果更好!”参谋的语气也带着一丝不确定,毕竟参数太惊人,他也没亲眼见过。
“600毫米?”周围的战士们发出一片低低的惊呼,他们都是玩过40火的,深知300毫米破甲和600毫米之间的天壤之别!
“吹…吹的吧?”老刘下意识地嘟囔了一句。
李铁柱眼神闪烁,现在是死马当活马医的时候了!他立刻下令:“二排长!组织火力掩护!小王!你读过高中,脑子活,你看说明书,你來打这一发!”
“我?”新兵小王愣了一下,随即激动又紧张地挺起胸,“是!连长!”他赶紧接过那张简易说明书,飞快地扫视着,上面的操作步骤果然简单明了。
很快,连队的轻重机枪、迫击炮开始向敌火力点猛烈开火,进行压制。敌人的注意力被吸引过去。
小王深吸一口气,在李铁柱和众人紧张的目光注视下,按照说明撕开了“红箭-1”两端的密封盖,将筒身卡进那个小巧的支架,粗略地估算了一下距离,大概280米,竖起表尺,将瞄准线牢牢套住了那个不断喷吐火舌的射击孔。
他的心跳得飞快,手心全是汗。这玩意儿真的像说的那么神吗?万一打不响怎么办?万一打偏了怎么办?
“小王!快!”李铁柱低吼道。
小王一咬牙,不再犹豫,猛地扣动了扳机!
“砰嗤——咻!”
一声不同于40火发射的、略显沉闷的喷气声响起,后坐力比想象中小得多!
一道黑影以惊人的速度离筒而出,弹道又低又直,几乎是眨眼之间,就精准地钻进了那个狭窄的射击孔!
“打进去了!”有眼尖的战士立刻喊道。
下一秒——
“轰!!!!!!!”
一声沉闷而极具毁灭性的巨响从敌工事内部猛然爆发!那声音不像在外面爆炸那样扩散,而是被约束在工事内部,显得更加深沉可怕!
在所有人惊骇的目光中,那个坚固的石砬子工事,仿佛从内部被一只巨手狠狠攥了一下。
顶部和正面猛地向外膨胀、鼓裂,紧接着大量的碎石、枪械零件、甚至还有敌人的肢体被狂暴的气浪从射击孔和裂缝中抛射出来!浓烟和火光随之涌出!
整个工事,在一声巨响之后,彻底哑火!原本疯狂扫射的机枪声戛然而止,只剩下一些碎石滑落的窸窣声和燃烧的噼啪声。
阵地上出现了一瞬间的死寂。
所有人都被这恐怖的一击之威惊呆了!
一发!仅仅一发!
隔着近三百米!
一个新兵操作!
就直接将那个让他们头疼不已、付出伤亡代价的坚固工事,从里到外给彻底端掉了?!
“我…我的娘啊…”老刘张大了嘴巴,看着远处还在冒烟的废墟,又看看小王手里那具已经发射完、冒着青烟的发射筒,世界观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这…这也太厉害了吧!”旁边的战士们终于反应过来,爆发出巨大的欢呼!
“小王!好样的!”
“这新家伙真神了!”
小王自己也懵了,看着手里的发射筒,又看看远处的战果,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李铁柱连长猛地一拍大腿,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狂喜的笑容!他一把抓过营部参谋的胳膊:“参谋!这‘红箭-1’!还有多少?全都给我们连!”
接下来的战斗,形势陡然转变!
得到了加强的突击连,士兵们每人额外背负一至两具“红箭-1”,轻便的重量完全不影响机动。
遇到坚固火力点,不再需要付出巨大代价抵近爆破或者等待重火力,往往只需一名战士寻找一个合适的射击位置,简单瞄准后一击必杀!
“二点钟方向,岩石后面,机枪巢!”
“我来!”一个老兵迅速架起“红箭-1”,稍作瞄准。
“咻——轰!”岩石后的爆炸声夹杂着敌人的惨叫。
“正前方,竹林里的土木掩体!”
“收到!”又一个战士出列。
“轰!”竹屑泥土纷飞,掩体被炸上天。
推进速度前所未有地加快!战士们士气大振!这种“点名”式的拔点作战,极大地减少了步兵的伤亡和心理压力。
“红箭-1”操作简单、威力巨大的特点迅速赢得了所有一线官兵的由衷喜爱。
他们给这个新武器起了个亲切的外号——“开罐器”,专开敌人各种“乌龟壳”!
消息像风一样在前线各部传开。越来越多的“红箭-1”被紧急配发到一线尖刀部队。
原本僵持的战线,开始出现一个个突破口,敌人赖以固守的工事堡垒体系,在“红箭-1”面前,犹如纸糊。
…
后方,红星机械厂依旧日夜轰鸣,全力生产。
这天,厂部办公室的电话急促地响起,赵建国正好在场,他拿起电话:“喂?哪里?”
听筒里传来一个激动而高昂的声音,是总部装备部门的某位领导:“老赵!是我!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南疆前线刚刚传回正式战报和反馈!”
赵建国立刻挺直了腰板,按下免提键,让林默、何建设等人都能听到。
“领导!前线情况怎么样?我们的‘红箭-1’…”
“好!好得不得了!”总部领导的声音充满了兴奋,“前线部队反应极其热烈!都说你们红星厂立了大功了!‘红箭-1’在战场上屡立奇功!”
“操作简单,新兵都能快速掌握!威力巨大,敌人的各种工事、装甲目标,基本上一发就能解决!大大减少了部队的伤亡,加快了进攻节奏!好几个原来啃不动的硬骨头,都被你们这‘开罐器’轻轻松松敲掉了!”
办公室里,林默的表情依旧平静,但眼神亮了起来。
何建设、张援朝、马为国等人则已经激动得握紧了拳头,脸上放光。
“好!太好了!”赵建国也激动不已。
“总部首长非常满意!”领导继续道,“根据前线急需,总部经过研究决定:
“第一,正式向你们红星机械厂,以及所有参与‘红箭-1’研发生产的干部职工,发出嘉奖令!全体三等功!表彰你们的卓越贡献!”
嘉奖令!在这个年代,可以算得上莫大的荣誉!
更何况还有三等功!
何建设等人已经忍不住小声欢呼起来。
“第二!”领导的声音更加洪亮,“基于‘红箭-1’的卓越表现和前线巨大需求,总部正式下达第二批生产订单!”
“多少?”赵建国迫不及待地问。
“再追加一万具!同样要求,最快速度,最高质量!相关经费和物资调拨文件随后就到!”
又是一万具!
办公室里的气氛瞬间被点燃了!巨大的喜悦和自豪感充盈在每个人心中。
放下电话,赵建国猛地转身,用力握住林默的手:
“林默!老弟!听到了吗?嘉奖令!又是一万具订单!咱们成功了!战士们认可咱们了!”
何建设激动得眼圈发红:“值了!值了!这么多天的辛苦,值了!”
张援朝哈哈大笑:“我就说咱们的东西行!哈哈哈!”
马为国憨厚的脸上也满是笑容,用力点头。
林默看着兴奋的同事们,脸上终于露出了欣慰而灿烂的笑容。
他知道,这不仅仅意味着订单和荣誉,更意味着他们的工作,真正为保卫国家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各位!”林默提高声音,“这是总部对我们工作的最高肯定!也是总部对我们的信任和重托!”
“第二批订单,任务更重,时间更紧!我们不能有丝毫松懈!要继续加班加点,保证质量,按时交付!要让更多的‘红箭-1’,尽快交付。”
“是!”所有人齐声响应,声音铿锵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