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大唐:摊牌了,我是前朝皇子! > 第43章 主动揭发,李二重视(求鲜花月票)
换源:


       李恪迎着李世民那冰冷而充满压迫感的目光,神色却未见丝毫慌乱。他再次深深一叩首,声音清晰而沉稳:“回父皇,儿臣不敢虚言。儿臣找到的线索,并非虚无缥缈的猜测,而是……一些可能与此案相关的物证。”

“物证?”李世民眉头紧锁,语气中的怒意未消,但探究之意更浓,“何在?”

李恪抬起头,目光平静:“因事出紧急,且牵涉可能甚广,为防不测,儿臣已命心腹侍卫,将初步搜检到的一些可疑文书,先行送回宫中,此刻应当已送至两仪殿外,由父皇的亲卫接管。儿臣恳请父皇,即可遣人取来一观。”

他这话说得滴水不漏,既解释了为何此刻手中无物证,又表明了自己对皇帝的绝对信任(东西直接送皇宫),更将可能的“栽赃”嫌疑撇清(由皇帝亲卫接管)。

李世民眼神微眯,审视着李恪,似乎在判断他话语的真伪。一旁的杜楚客却忍不住叫道:“陛下!切莫听信吴王一面之词!这分明是缓兵之计,或是想趁机将些莫须有的东西混作证据!”

长孙无忌没有开口,但神经却是越发紧绷了。

李世民沉默片刻,终究是对真相的渴望压过了即刻治罪的冲动。他侧首对身旁一名千牛备身低语几句,那名亲信立刻领命,翻身上马,朝着皇宫方向疾驰而去。

等待的时间并不长,但在场众人却感觉如同过了几个时辰般漫长。杜府庭院内气氛凝重得能滴出水来,只有杜家女眷低低的啜泣声偶尔响起。

终于,马蹄声再次由远及近,那名千牛备身去而复返,手中捧着一个看起来颇为沉重的锦盒,快步走到李世民面前,单膝跪地呈上:“陛下,东西已取到,密封完好,无人动过。”

李世民接过锦盒,入手沉甸甸的。他看了一眼依旧跪在地上的李恪,然后缓缓打开了盒盖。里面是厚厚一摞文书、账册以及几封书信。

李世民先是拿起最上面的几本账册书信和几份地契文书翻看,越看脸色越是阴沉。这些赫然是汉王李元昌贪赃枉法、强占民田、收受地方官员贿赂的种种证据!条条目目,时间地点人物,记录得颇为详细。

看到这里,李世民虽然愤怒,但心中却也是一沉。他抬眼看向李恪,语气带着失望和更大的怒火:“李恪!这就是你所谓的,与构陷你一案相关的证据?这些是李元昌贪腐的罪证!与你何干?!你难道想告诉朕,是因为李元昌贪腐,所以才构陷于你?简直是荒谬!”

他以为李恪是狗急跳墙,胡乱攀咬,想用李元昌的其他罪行来转移视线。

杜楚客见状,更是大声道:“陛下明鉴!吴王这分明是构陷不成,又行诬告!汉王纵有不是,自有宗正寺、御史台弹劾,岂能与他构陷亲王混为一谈!”

就连长孙无忌,紧绷的心弦也略微一松,觉得李恪怕是黔驴技穷了,他上前一步,沉声道:“陛下,吴王殿下或许是查案心切,以致误入歧途。这些虽是汉王罪证,但确实与本案无关。殿下私闯府邸、惊扰大臣之举,确属不当。”

然而,面对众人的质疑和皇帝的怒火,李恪却依旧平静。他抬起头,目光直视李世民,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父皇息怒,赵国公、杜长史稍安勿躁。请父皇……看盒中最底下那封,以火漆密封的信函。”

李世民闻言,强压怒火,伸手在锦盒底部摸索,果然触到一封比其他文书都要厚实、密封完好的信函。他拿起信函,撕开火漆,抽出里面的纸张。

起初,他看得很快,脸色依旧难看,但看着看着,他的速度慢了下来,眼神变得越来越锐利,捏着信纸的手指也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

那上面记录的,并非钱财往来,而是……关于李恪出生时的详细情况!包括具体时辰、在场接生的稳婆姓名籍贯!其中一页纸上,更是用一种近乎冷酷的笔触,记载了依据李恪出生时的某些细微体征如胎记、骨相。

这已远远超出了普通贪腐或党争的范畴!这是在窥探皇室最核心的隐私,是在挖掘最敏感、最禁忌的话题!其用心之恶毒,令人发指!

“混账!!!”李世民猛地将信纸拍在锦盒上,发出一声惊天动地的怒吼,整个庭院仿佛都随之震动!他额头上青筋暴起,眼中燃烧着滔天的怒火,那是一种被触及逆鳞的极致愤怒!

长孙无忌和杜楚客被这突如其来的暴怒吓了一跳,杜楚客更是噤若寒蝉。长孙无忌心中惊疑不定,忍不住上前一步:“陛下,何事如此震怒?”他下意识地以为,或许是李元昌在信中对陛下有大不敬之言。

李世民猛地转头,将那几页信纸狠狠摔到长孙无忌面前,声音因愤怒而嘶哑:“你自己看!看看朕的好弟弟!都在背地里干了些什么‘好事’!”

长孙无忌慌忙捡起信纸,快速浏览,只看几行,他的脸色也瞬间变得惨白,冷汗瞬间就浸湿了后背!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