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家村“特产鲜鱼”的名声越传越远,其“极致鲜活”的品质和独特的生态养殖模式,
吸引了真正意义上的重量级访客,市农业局的考察团。
他们此行目的非常明确:调研这个突然崛起的“渔业样板村”的成功经验,考虑是否在全市范围内推广。
考察团到来的当天,恰好是乔家村为扩大养殖规模,
计划集中进行新鱼塘开挖和道路升级的日子。村长和校长正忙着指挥,
那六台新组装的智能挖掘机和一台造型奇特的超级修路机已经就位,准备开始作业。
考察团的车辆刚进村口,就被眼前的一幕震撼得挪不动步了。
没有预想的欢迎仪式,没有冗长的汇报材料,映入他们眼帘的是一幅超越想象的未来农业图景:
只见六台无人驾驶的智能挖掘机,如同拥有统一意志的钢铁军团,在开阔的场地上同步启动。
它们精准、高效、不知疲倦地执行着挖掘、平整、回转等一系列复杂动作,
效率之高,动作之齐整,远超人工操控的机械!尘土飞扬中,是绝对冷静和精准的科技之美。
更让他们目瞪口呆的是旁边那台超级修路机。
它“吞”入普通的沙石和少量建筑垃圾,通过内部不可思议的流程,
很快“吐”出一段泛着金属光泽、坚硬如铁、平整如镜的全新路面!
有随行人员不信邪,用随车工具猛砸路面,竟只留下一个白点,路面本身纹丝不动!
“这……陈村长,这些是……?”
农业局局长指着那些机器,声音都有些颤抖,他意识到自己看到的可能远比渔业本身更重要。
村长还没来得及解释,一阵喧哗声传来。
原来是县电视台的采访车也到了,他们是听闻市领导要来,
跟着来报道渔业典型的,却意外撞上了更大的新闻现场!
摄像师几乎是本能地将镜头对准了那些正在自主作业的钢铁巨兽和那条神奇的路。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小工装裤、抱着平板电脑的娇小身影,
出现在了那台最大的挖掘机旁边,时不时低头查看屏幕数据。
“那是……?”局长问。
“那就是安安,这些机器都是她带着我们弄出来的。”校长无比自豪地介绍。
镜头瞬间聚焦到安安身上。
一个四岁萌娃与庞大冰冷的高科技机械形成的极致反差,构成了极具冲击力的画面!
考察团的调研主题瞬间从“渔业”升级为“农业高科技与智能装备应用”。
电视台的报道方向也从“致富经”变成了“科技创新奇迹”。
接下来的发展以雷霆万钧之势推进:
1.媒体爆炸:县电视台的新闻当晚播出后,视频片段迅速在网络上病毒式传播。
#四岁总工
#未来农场
#黑科技修路
等话题席卷热搜。
国家级媒体、财经媒体、科技自媒体蜂拥而至,乔家村瞬间被全国目光锁定。
2.合作狂潮:
农业部门当场拍板,不仅要推广养殖模式,更要重点扶持“智能农业装备”的研发与应用,将乔家村定为国家级智慧农业示范基地。
顶尖创投机构的电话被打爆,无数投资经理带着TS(投资意向书)找来,估值高得吓人,希望投资安安的技术团队。
国内工程机械巨头和科技公司的高管团队直接带着合作方案上门,
不是要买机器,而是希望技术授权或成立合资公司,共同推进这些划时代技术的商业化。
建筑、物流集团则对“超级修路机”表现出极度狂热,希望能优先采购或合作,用于全国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3.订单雪崩:
智能挖掘机的租赁订单不再是周边村镇,
而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农业合作社、大型农场、工程公司,
订单排到了一年后。修路机的询价单也如雪片般飞来。
安安和她的团队(主要是学校那些领导和老师组成),一夜之间站到了时代的风口浪尖。
她最初那个“让家人过好日子”的愿望,已经滚雪球般地演变成一场推动整个行业变革的浪潮。
乔家村瞬间被推到了全国瞩目的风口浪尖。小小的村委会办公室,此刻却汇聚了足以影响行业格局的力量。
长条会议桌的一边,坐着以安安为核心,紧张又自豪的村长、校长和李老师;
另一边,则坐着几家国内顶尖科技巨头和投资机构的代表,气氛凝重而热切。
谈判的核心,自然是那两项划时代的专利技术:超级修路机和智能无人挖掘机。
投资方和科技公司们慷慨陈词,描绘着入股合作后上市融资、市值千亿的宏伟蓝图,给出的估值一个比一个惊人。
安安安静地坐在特意为她加高的儿童椅上,小短腿还够不到地面,晃悠着。
她怀里抱着一个旧布娃娃,看似在走神,实则她那高达380的隐藏智商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着多维度的风险评估和未来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