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改造和新工厂建设的计划一经提出,安安立刻意识到传统建造方式太慢了,
无法满足她迫不及待想要看到新家园的心情。于是,她再次沉浸到研究与设计中。
两天后,一份新的、更加冗长和昂贵的材料清单放到了校长的办公桌上。
校长只看了一眼总价,就差点从椅子上滑下去,光材料初步估算就要两千万!
清单上不再是普通的传感器和电机,而是出现了大型3D打印臂、高精度激光烧结头、纳米级材料预处理仓等他闻所未闻的部件。
“安……安安……这……这又是要造什么?”校长声音发颤。
“造一个能快速盖房子的机器呀,校长伯伯。”
安安语气轻松得像在说要搭个积木,
“它能把材料直接‘打印’成结实的墙和柱子,比工人叔叔们快很多很多倍哦!”
想到那扣除税费后四十多亿的信托基金,再想到安安从未失手过的奇迹,
校长深吸一口气,再次展现了惊人的魄力:“买!只要能快点把新学校和新工厂建起来!”
与此同时,那天在乔家村见证了天价专利交易的记者,
将精心撰写的稿件和震撼的视频素材发了出去。新闻标题极为吸睛:
《四岁神童!两项发明获国家认可,专利转让费高达六十亿!》
新闻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核弹,瞬间引爆全国!
四岁天才萌娃#
六十亿专利费#
等话题以恐怖的速度席卷所有社交平台和新闻门户网站的头版头条。
安安的名字和照片家喻户晓,人们被她惊人的天赋与巨大的财富形成的反差震撼得无以复加。
甚至在国际上,也引起了科技界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她被称为“来自东方的奇迹”。
乔家村再次陷入了沸腾。村民们彻底将安安视为了文曲星和下凡的财神爷,
各种夸张的传说开始流传。邻居和亲戚们提着比上次更丰厚的礼物,
挤满了安安家那原本逼仄的土坯房,道贺声、恭维声几乎要掀翻屋顶。
安安的爷爷奶奶脸上洋溢着前所未有的荣光,毫不犹豫地再次张罗起盛大的宴席,要宴请全村。
外婆那边的亲戚这次来得更齐,态度更是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言语间充满了近乎谄媚的巴结和讨好,绝口不提往日的刻薄,仿佛那些伤害从未发生过。
安安被父母从学校叫了回来(主要是外婆强烈要求她必须在场)。
她被淹没在嘈杂的人声和无数陌生人(甚至有些她都不认识的远亲)的抚摸、夸奖和合影要求中。
每个人都在对她说话,夸她聪明、漂亮、有出息,吵得她小脑袋嗡嗡作响。
她的小脸上努力维持着礼貌的笑容,但内心已经不耐烦到了极点。
她不喜欢这种被当成“展览品”的感觉,她只想回学校实验室或者安静地看书。
就在宴席气氛最热烈,外婆正拉着她的手,对众人夸耀“我家安安就是厉害”时,安安终于忍不住了。
她抽回小手,走到院子中间,用她清亮软糯、却足以让全场瞬间安静下来的声音,抛出了一颗重磅炸弹:
“爸爸,妈妈,”
她先看向父母,“我们把家里的房子重新修一下吧?
修一个很大、很漂亮、很坚固的房子,带大大的院子,
让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她礼貌性地包括了)都可以经常来住得舒服的那种。”
一瞬间,整个院子鸦雀无声。
父亲乔大勇和母亲周慧彻底愣住了,张着嘴,看着女儿,完全没反应过来。
外婆脸上的谄媚笑容瞬间凝固,转而变为极度的震惊和难以置信。
所有亲戚邻居也都惊呆了,随即爆发出更热烈的议论!
“哎呀!乖乖!要盖大别墅了!”
“大勇,慧芳,你们可享福了!”
“这得花多少钱啊……”
外婆猛地回过神,声音都变了调,带着无比的急切和惊喜:
“修!必须修!盖最大的!钱……钱够吧?”她下意识地担心那六十亿是不是只是个传说。
安安淡定地点点头:“嗯,够的。”仿佛只是在说够买一根棒棒糖。
喧嚣的宴席终于结束,送走了所有宾客。安安回到了自己简陋的小房间。
她并没有立刻休息,而是从她的小背包里取出了那台李老师给她买的平板电脑。
这台平板的操作系统早已被她彻底重写,界面简洁无比,运行速度流畅得吓人,安全性极高。
她打开一个自己编写的建筑设计软件,开始构思她的新家。
这不仅仅是一栋房子,在她构想中,这是一个集成了她所有技术的智能家居范本:
•结构:使用她新设计的“快速建造机”打印的新型复合材料,抗震、保温、超坚固。
•能源:屋顶全覆盖太阳能薄膜发电,实现能源自给自足。
•水循环:内置雨水收集和净化系统,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
•智能控制:全屋由她编写的AI管家管理,控制灯光、温湿度、安防、甚至为家人提供健康监测。
•环境:利用生态技术,营造出四季如春的室内微气候。
她的小手指在屏幕上飞快地滑动、点击,一个个超越时代的建筑设计元素逐渐成型。
对她而言,这不是一个任务,而是一个有趣的、送给家人的礼物。
窗外月色如水,窗内,一个四岁的孩子,正在为她所爱的人们,
绘制着通往未来生活的蓝图。而所有人都相信,她笔下的奇迹,必将再次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