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厢内和直播间里,气氛随着刘卫国的讲述变得无比凝重。
那段尘封的历史,透过这位亲历者颤抖的声音,让所有.人再次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以及那段沉痛历史的血腥!
“那群侵略者叫嚣三个月灭亡龙国……”
刘卫国重复.着这个当年敌人狂妄的叫嚣,声音里充满了历史的沉痛。
这句话像一把钥匙,瞬间让的无数人回忆起来了。
年轻一代的网友们或许只在历史书的铅字里见过这.段描述,但年长一些的,或者对历史稍有了解的人,无不震惊。
“我想起来了,中学历史课本上讲过,是那场‘绞肉机’战役!”
“我的天,原来李老和.刘老他们经历的就是那场战斗?”
“历史书上就几行字,说什么粉碎了敌人的速胜计划,而背后竟然.是这么惨烈的代价…”
“几十万将士的血啊,怪不得说是用血肉铸成的长城!”
“向所有参与那场战争的老兵致敬!没有你们,就没有今天的我们!”
弹幕上充满了肃穆的敬意和对历史真相的震撼,书本上冰冷的数字和结论,当时的他们还不能理解。
只是一串轻飘飘都数字而已。
但是从亲历者怎么讲出来之后,他们知晓其中的意义,变得.无比具体和刺痛人心。
刘卫国的呼吸变得沉重,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残酷而又艰难的年代。
“那场仗真的太惨了,”
他每一个字都像是从肺腑里挤出来,“敌人的炮火像下雨一样,无数坦克,成群结队地冲,而我们的兄弟成片成片地倒下去,没办法,我们的武.器装备差距太大了……这不是战术就可以抗衡的。”
“好多部队填进去,几个小时就就打光了,整个编制都被打没了,”
他的声音哽咽,所有人内心再次一沉
何等惨烈的战.役才会直接把一个军直接打没。
“可是不管敌人有多么强大,我们没人后退,前面的倒下了那就后面的继续顶着上,就连一些以前只顾着自己地盘的军阀队伍,也都红了眼,豁出命跟鬼子干。”
“没有人想做亡国奴!”
他顿了顿,努力平复激动的心情,轻叹一声:
“那时候我已经,不在长寿哥的直接指挥下了,被调到了别的纵队,但我知道,长寿哥的134军,就在最前线,守着一个叫‘鹰嘴崖’的关隘,那是通往内陆的咽喉,一旦被突破……后果不堪设想…”
“134军成了…第一批顶上去的硬骨头。”刘卫国的语气中带着无比的沉重,
“他们,没有退路…”
刘卫国的讲述进入了最核心,也是最让他痛心的部分。
他的身体微微颤抖,老泪纵横。
“战斗打响前,我好不容易,接通了长寿哥指挥部的电话…”
他回忆着,声音带着当时的焦急和无力,
“我在电话里喊长寿哥,你们再坚持一下,等我们大部队集结完毕,一起上!不能硬拼啊!’”
他模仿着李长寿当时在电话里的声音,那声音仿佛穿越了时空,依旧清晰:
“我听到长寿哥在那边,炮声隆隆的……他喊,二狗!等不了了,鬼子不会给我们时间,我们是离得最近的,这个头…必须我们来开!’”
“‘告诉后面的兄弟…我们134军…会钉死在这里,给龙国打出个样子来!’”
众人沉默,这是.何等的决心啊!
明知必死也要上!
刘卫国说到此处,已是泣不成声:“那是我最后一次听到他的声音”
“后来战斗…越来越激烈,通讯全断了…,等我们部队,终于冲破重重阻拦,赶到鹰嘴崖的时候。”
他痛苦地闭上眼,“仗已经快打完了……战场上到处都是尸体…根本分不清谁是谁。”
“134军的番号…几乎被打没了活着的没剩几个,都说李军长带.着警卫排…冲在最前面…炮弹落下来…就就再也没人见过他”
“我们都以为他和134军的弟兄们,一起殉国了”
这段壮烈的往事,通过刘卫国断断续续、饱含血泪的叙述,清晰地呈现在所有人面前。
那种明知是死,却毅然赴死的决绝,让整个车厢和无数.屏幕前的人,都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和巨大的悲恸之中。
良久,人们才从那段惨烈的历史中缓过神来。悲伤之余,一个被.忽略的关键信息,如同惊雷般在许多人脑海中炸响!
记者最先反应过来,他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小心翼翼地求证:
“刘…刘老将军…您,您刚才说…李老先生当时是134军.的领导人?您称呼他…李军长?”
这个问题,如同一块巨石砸入水面,瞬间激起了更大的波澜!
所有人都猛地抬起头,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李长寿和刘卫国身上!
军长?!
李长寿当年不是师长,而是军长?
统领一个军.的兵力?
这比师长的级别更高,权力更大,是真正的高级将领!
在战争年代,一个军的指挥官,其地位和重要性,远超普通人的想象!
按照建国后的.授衔标准,这样的资历,授予中将军衔都丝毫不为过,甚至是上将!
直播间彻底疯了:
“军长!我是不是听错了?!”
“134军军长!开国前的军长!!!”
“我的妈呀,这身份,苏家真是作死作出新高度了!”
“怪不得刘老将军.对他如此尊敬!这是老上级啊!”
“李老,您这些年到底为什么……”
众人看向李长寿.的眼神,充满了前所未有的震撼、探究和深深的敬意。
这位看似普通的百岁老人身上,竟然隐藏着如此惊天动地的过往!
他不仅仅是.战斗英雄,更曾是一位执掌过数万兵马、为国浴血的沙场宿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