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贾敏的资金支持与合伙意向,林望舒心中底气顿足。
诸事繁杂,千头万绪,她决定首要之事,便是将药铺开设起来,此乃她安身立命之本,亦是积累声望、践行理念之基。
那几间收回的铺面中,她特意留下了位置相对僻静、但院落较为宽敞的一间,准备用作药铺。
药铺之道,与那胭脂水粉、绸缎百货不同,并非一味追求闹市繁华。医者仁心,药材地道,即便身处深巷,患者亦会慕名而来。
这日,她带着抚剑并两个懂些土木的仆役,再次来到那选定的铺面。与前次的仓促查看不同,此次她看得极为仔细。
“这临街的门面,需得开阔敞亮,辟为诊堂和药柜。后面这处小院极好,正好用来晾晒、炮制药材,务必打扫干净,砌好灶台药碾等物。”
林望舒指着院内空地规划着,“厢房可以隔出几间静室,一来可供重病者暂歇,二来……”
她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些,对身旁的抚剑道,“尤为重要者,需得设一处专为女眷看诊的隔间,务必清净隐蔽,出入便宜。另在楼上设置官眷专用的屋子吧,避免被冲突了,我们倒是还好,平常百姓怕是要惹官非,踏步设置私密一些。”
抚剑目光一闪,立刻领会,沉声道:“奴婢明白,定会安排妥当。”
看罢铺面,林望舒心中已有全盘规划。
修缮之事,交给了赵猛手下一个曾做过泥瓦匠的护卫监工,要求务必用料扎实,整洁通风。
接下来,便是最关键的人了,文嬷嬷。
她再次乘车前往那处偏僻庄子。
此次再见,文嬷嬷似乎早已料到她会来,院中已收拾得越发利落,那些长势良好的药材也被分门别类地捆扎好,显是准备随时带走。
“嬷嬷看来是知晓我的来意了。”林望舒笑道。
文嬷嬷依旧是那副沉静模样,行了礼方道:“姑奶奶那日所言,非是虚话,老奴自然需早作准备。”
她目光扫过林望舒带来的仆役,“这些药材,皆是老奴近年所种所采,炮制亦算精心,或可充作药铺初期的备用之资,省却些采买银钱。”
林望舒心中甚慰,道:“有劳嬷嬷费心,铺面我已选好,正在修缮。今日便可接嬷嬷回城,往后这药铺的筹建、药材收储炮制、乃至日后坐堂问诊,诸多事宜,皆需倚重嬷嬷了。”
文嬷嬷并未推辞,只问:“小姐于这药铺,可有具体章程?”
林望舒沉吟道:“我欲将此药铺名为‘济安堂’,取‘悬壶济世,佑护平安’之意。立意不在牟取暴利,而在治病救人。药材务求地道,定价务求公道,遇贫苦者,可视情况减免诊金药费。”
她顿了顿,看向文嬷嬷,语气愈发郑重:“此外,我另有一想,需与嬷嬷商议。如今世道,许多女眷患有隐疾,或羞于启齿,或不便与男医者言说,往往延误病情。嬷嬷亦是女子,精通药理,我想在这济安堂内,专设一‘女科’,由嬷嬷主持,专为女眷调理诊治。初始可先从调理气血、温养容颜入手,此类需求,无论贫富女子,大抵皆有。待日后名声渐显,再逐步深入。不知嬷嬷以为如何?”
文嬷嬷听罢,那双古井般的眼中骤然迸发出一抹极亮的光彩,她深深看了林望舒一眼,缓缓道:“小姐仁心,思虑周全,老奴佩服,此事实在是积德行善之大举,老奴必当竭尽所能。”
她语气中带着难得的激动,宫中多年,她见过太多因讳疾忌医而香消玉殒的女子,林望舒此法,无疑是给了这些女子一条生路。
“如此甚好。”林望舒抚掌,“具体如何运作,譬如如何招徕女客、如何保障隐秘、用药分寸如何把握,还需嬷嬷多费心筹划。我虽通医理,于此间世情规矩,却远不如嬷嬷通透。”
“老奴省得。”文嬷嬷郑重应下。
事情议定,文嬷嬷并无多少行李,只一个简单的包袱,并几大箱她视若珍宝的药材。林望舒让人小心装车,一同返回扬州城。
将文嬷嬷暂时安置在芷兰苑的厢房,林望舒又忙碌起来。
她需得为文嬷嬷制备些合身的衣裳,添置些日常用物,又要与贾敏商议药铺后续银钱支取、人手招募等事。
这日下午,她正与贾敏在房中对着单子核算药材采购的初笔款项,黛玉领着承璋过来了。
承璋一进门就扑到林望舒腿边,仰着胖脸:“姑母,抱!”
望舒顺势将小胖墩抱了起来,看向黛玉。
黛玉则好奇地看着桌上摊开的药材图册和账本,小声问:“姑母和母亲在忙药铺的事吗?”
贾敏笑着将女儿揽到身边:“是呀,你姑母要开一间大大的药铺,帮助生病的人呢。”
黛玉眼睛一亮,看向林望舒的目光充满了崇拜:“姑母真厉害。”
她又看向那图册上画的灵芝、人参等物,细声问,“这些药材,真的能治好很多病吗?”
林望舒放下笔,将她抱到膝上,指着图册柔声道:“是啊,天地万物皆有其性,用对了,便能祛病强身。比如这甘草,便能润喉止咳……”
她趁机将一些浅显的药理知识融入其中,说得生动有趣。
黛玉听得极为入神,连吵闹的承璋也安静下来,眨巴着眼睛听着。
正说着,文嬷嬷换了身新衣,进来回话。她虽依旧是素净打扮,但整个人精神了许多,那份沉静的气度也愈发凸显。
黛玉和承璋都有些好奇又怯生生地看着这位陌生的老嬷嬷。
文嬷嬷规矩极重,一丝不苟地行了礼,目光扫过黛玉略显苍白的小脸和单薄的身形,眉头几不可察地微微一蹙,却并未多言,只与林望舒回禀了些安置药材的琐事。
待文嬷嬷退下,贾敏才低声道:“这位文嬷嬷,瞧着确是不凡。”
林望舒点头:“有她主持药铺女科,我可放心大半。”
她看着依偎在怀里的黛玉,心中暗道,待药铺步入正轨,定要请文嬷嬷好生为玉儿调理一番身体。
窗外日头渐西,将房间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色。
账册、图册散在桌上,承璋又开始追着忠伯满地跑,黛玉则安静地翻看着药材图册,小手指着上面的图画小声问着问题。
林望舒与贾敏相视一笑,继续商讨着药铺事宜。
济安堂的雏形,便在这春日暖阳与家常琐碎中,一点点变得清晰起来。
仁心已具,只待药香满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