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家父赵匡胤 > 第13章 赵普急了
换源:


       曹璨回到家,立刻去书房里找曹彬,绘声绘色地讲述《葫芦兄弟》的故事。

曹彬见儿子一脸兴奋,就知道他晚上肯定睡不着,这孩子好奇心太强,会被葫芦娃的后续吊着。

“璨儿,后面的六个童子各有本事,他们陆续去妖洞里救人,被妖怪各个击破。最终,他们团结起来打败了妖精,救出了那位老丈。”

“啊?”曹璨挠挠头,疑惑道,“阿爹,昭哥给你讲过葫芦兄弟?”

“我猜的。”曹彬说道,“大皇子想告诉你们,要团结在他身边,单打独斗不能成事。”

曹璨瞠目结舌:“阿爹,二娃到七娃都有什么本事?”

曹彬闻言,顿时哭笑不得,本想让儿子安心睡觉,这下更睡不着了。

他苦笑一声:“罢了,你还有事吗?”

“爹,大皇子想让你做两个一尺见方的木板,用毛笔写或雕刻爨字,然后切割成七七四十九个小木板。”

“前些天,他让我打听潘惟固被禁足的原因,原来是潘惟固输了祖传如意。”

“我猜,大皇子想去金钩赌坊,跟赌坊老鸨赌拼图,赢走潘家的玉如意。”

曹璨一口气说完,小心翼翼的观察父亲的脸色。

“你猜对了。”曹彬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爹,大皇子为何要帮潘惟固?”曹璨轻声问道。

“他想结交潘美。璨儿,不要多问,也不要多说。”曹彬说着,皱起了眉头。

他知道,潘美参与过陈桥兵变,是官家信任的人。

虽然潘美现在是从八品的东头供奉官,将来一定会得到官家的重用。

曹彬沉声道:“大皇子城府深,不像九岁孩童。璨儿,千万不要欺瞒他。”

曹璨立刻点头:“阿爹,放心吧,我知道怎么做。”

几天后,长春宫。

吃完中午饭,赵德昭继续讲葫芦兄弟的故事。

故事的最后一集,七个葫芦兄弟团结一心,合体后的葫芦娃威力无比,最终战胜了妖精。

伴读们听得如痴如醉,曹璨既佩服赵德昭的故事,又佩服父亲曹彬的聪明。

赵德昭说道:“故事讲完了,你们都说说自己的看法。”

曹璨立刻开口:“大皇子想告诉我们,单打独斗不能成事,团结力量大。”

“说得好!”赵德昭给他竖起大拇指。

“我还是想当大娃,力大无穷,将来可以在战场上大杀四方。”石保吉说道。

学堂里顿时响起了笑声,众人纷纷调侃石保吉,他是最没脑子的一个。

“我当二娃,千里眼顺风耳,将来给保吉刺探军情。”高处俊说道。

薛纬和范贻孙分别钟爱水和火,抢走了水娃和火娃。

曹璨喜欢刀枪不入,抢走了铁头娃。

公子们纷纷讨论着葫芦兄弟的本事,学堂里一阵欢乐。

隔壁的程夫子听到动静,笑着摇摇头,闭上眼继续休息。

“承宗,现在剩下了老六和老七,你挑一个。”赵德昭道。

空气突然安静,所有人都看向赵承宗。

赵承宗缓缓开口:“六娃最聪明,悄悄进入敌人内部,洞悉了妖精的计谋和弱点,做到了知己知彼。”

赵德昭追问:“除了团结,这个故事还有什么寓意?”

赵承宗不想回答,他爹的命令是,不让跟赵德昭深入交谈,只能敷衍了事。

但他讨厌这种相处方式,每天看着同窗们有说有笑,自己却憋着一肚子话,想说又不能说。

赵德昭笑眯眯看着他,曹璨等人也看着他,脸上都带着好奇。

片刻后,他硬着头皮说:“您就是合体后的葫芦金刚,我们要做你的左膀右臂。”

“好!总结的真好!”赵德昭伸手鼓掌,“希望你言出必践!”

啪啪……

掌声响起来,众人纷纷学着赵德昭的样子,给赵承宗拍手叫好。

赵承宗感到了骄傲和喜悦,然后是羞涩和不知所措,白嫩的脸突然红了。

赵德昭微微一笑,顶级特工都扛不住情绪价值,小孩子更扛不住。

“昭哥,咱们七个结为兄弟,就像葫芦兄弟那样。”曹璨建议道。

“我早就想说了,我赞成。”石保吉立刻赞成。

“我也赞成……”高处俊、范贻孙和薛纬纷纷出言附和。

赵承宗急忙摆手,又低下头,白脸彻底红透了。

“强扭的瓜不甜。”赵德昭说道,“承宗,我想把葫芦兄弟的故事给官家,你帮我写出来?”

赵承宗一阵为难,刚拒绝了拜把子,再拒绝写故事,就是给脸不要脸了。

最终,他点点头:“我写。”

黄昏时分,赵德昭站在宫门外,目送六个同窗出宫。

赵承宗回到家,随便吃了几口饭,便去卧室里写葫芦兄弟。

不知道过了多久,他听到了呼吸声,抬头看见赵普,急忙把手稿藏在身后。

赵普轻叹一声:“大皇子为什么让你伴读?你应该知道原因。”

赵承宗轻声回道:“他想把我变成他的人,让您协助他继承皇位。”

“你既然知道,就不应该跟他深交。”赵普说着,摸了摸他的头。

赵承宗想起今天得到的掌声,想起这些天跟赵德昭的相处,觉得赵德昭当皇帝也可以。

赵普一声轻叹:“孩子,你要是成了他的人,我就会受制于他,明白吗?”

赵承宗的手一哆嗦,点点头:“爹,我会跟他保持距离。”

此言一出,赵普眼中闪过一丝震惊。赵承宗越是这样表态,他就越担心。

他没有再说话,转身离开了。

回到自己的书房,赵普坐在太师椅上,揉了揉胀痛的太阳穴。

“大皇子,老夫小看你了。”他低声呢喃,声音里充满了疲惫。

十天不到,儿子对大皇子的态度就出现了大改观,这让他措手不及。

照这个速度下去,要不了多久,儿子会彻底接受大皇子,赵家也要被迫站队。

“不行,不能支持大皇子,不能再让承宗伴读,不能让承宗跟他走的太近。”

“承宗不知道,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官家并不想传位给赵德昭。”

“从朱温篡唐,到大宋代周,政权更迭频繁,君主常常因主少国疑被部下篡位。”

“稳定压倒一切,大宋朝最需要的是稳定。大皇子只有九岁,政治和军事威望远不及赵匡义。”

想到这里,赵普立刻出门,来到了赵匡义家。

赵匡义得知他的来意,笑道:“则平兄,这事很简单,咱们一起去见太后,就能解决问题。”

赵普点点头:“什么时候去?明天怎么样?”

“哈哈。”赵匡义笑道,“我在监造将军炮,过些日子再说。到时候我带承宗去见太后,保证手到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