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昭义军节度使李筠在潞州起兵反宋。
他发布讨伐赵宋的檄文,率领昭义军南下占领了泽州。
这是大宋开国第一战,赵匡胤把赵匡义和赵普留下来看家,率领大宋禁军御驾亲征。
大宋军队分为禁军和牙军,禁军是皇帝掌握的中央军,牙军是节度使的地方军。
赵德昭阅读州县志,结合前世的地理知识,确定潞州是山西长治,泽州是山西晋城。
很快,他觉察到危险,晋城紧靠焦作和洛阳,这两个地方是兵家必争之地。
如果李筠占领豫西丘陵,就能跟大宋打持久战,到那个时候,各地的节度使都会跳出来反叛。
赵德昭认为,老赵最害怕的就是李筠攻占豫西的焦作。
“大皇子,为何愁眉苦脸?”曹璨轻声问。
“您应该高兴,官家御驾亲征,您就能随便出宫了。”石保吉嘿嘿笑道。
赵德昭等人同时看石保吉,石保吉急忙闭嘴,尴尬地挠挠头。
“希望李筠有勇无谋,让他的昭义军和禁军在泽州硬碰硬。”赵德昭喃喃自语。
“禁军比昭义军强得多,只要在泽州交战,李筠必败。”曹璨说道。
赵德昭点点头,军国大事让老赵操心去吧,自己的恶战也要开始了。
“弟兄们,宋州爆发山洪,数万百姓无家可归,咱们讨论一下?”
话音刚落,石保吉和高处俊就懵了,范贻孙和薛纬也很迷茫,他们不知道宋州在哪。
曹璨和赵承宗低头沉思。
“大皇子,你想去宋州赈灾?”曹璨疑惑道。
此言一出,石保吉等人同时看向赵德昭。
赵德昭问赵承宗:“你说,我应该去宋州赈灾?”
“我不知道。”赵承宗低下头,不看赵德昭的脸。
众人见大皇子目光锐利,都不敢说话了。
空气安静得可怕。
赵承宗开始头皮发麻:“宋州到汴京有三百里,过不了多久,大批灾民就会涌进汴京。”
曹璨立刻接话:“大皇子,咱们在城里搭建粥棚,给灾民施粥。”
赵德昭闻言,心中喜忧参半,喜的是赵承宗和曹璨很聪明,忧的是赵承宗不忠。
“平定李筠叛乱,大宋最怕什么?”赵德昭盯着赵承宗。
赵承宗硬着头皮开口:“最怕李筠占据孟州和怀州。大皇子,这是家父说的。”
“你啊……”赵德昭摇摇头,知道他在说谎。
这肯定是他自己的想法,赵普不可能跟他说军国大事。
孟州是焦作孟县,怀州是焦作沁阳,赵承宗的想法跟他不谋而合。
如果身边有这样的谋士,赵德昭会舒服很多。
赵德昭说道:“弟兄们,我打算向灾民施粥,你们帮我。”
“昭哥,家父跟着官家出征了,我娘不敢给我钱。”石保吉取下长命锁,放在桌子上,“我捐这个。”
“家父也出征了,我把玉佩捐了。”高处俊说着,摘下自己的玉佩。
其他疼纷纷拿出零花钱,支持赵德昭的施粥计划。
“我们都是小孩子,手里都没钱。”曹璨笑着解释。
“弟兄们,咱们自己挣钱,用挣到的钱施粥。”赵德昭说着,又把东西还给他们。
伴读们纷纷瞪大双眼,都是十岁左右的孩子,都没想过自己挣钱。
曹璨疑惑道:“我们不会做买卖,怎么挣钱?”
赵德昭微微一笑:“肯定有很多茶馆和酒馆挂靠在你们家,对吧?”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
汴京城的商人为了不被恶霸勒索,会找官员们当后台,这便是挂靠。
“承宗,我让你整理葫芦兄弟,整好没有?”赵德昭问道。
“已经写了前十二回,还差最后一回,我现在就写。”赵承宗拿出书稿,立刻准备笔墨纸砚。
“我打算把葫芦兄弟卖给说书人,你们觉得呢?”赵德昭道。
空气再次安静,公子们顿时面面相觑。
石保吉一拍大腿:“好主意,我去得月楼,那里生意红火。”
高处俊接话道:“我去春月馆,那是我家保护的酒馆。”
“我去城东的华彩茶庄,那里也有说书人。”
……公子们热情高涨,自己挣钱建粥棚,给灾民一口饭吃,此事既好玩又有意义。
赵德昭看向赵承宗:“你把最后一回写完。弟兄们,你们现在就抄写。”
众人立刻行动,纷纷抄写葫芦兄弟,书房里变得安静祥和。
赵德昭看着他们劲头十足的样子,十分欣慰,当铺计划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他也不闲着,出门去找长春宫的管事宫女孙泽香,让她通知李长安准备马车。
很快,李长安派来十个侍卫,安排六辆马车。
吃完中午饭,六辆马车离开皇宫,兄弟七人分头行动。
赵德昭和石保吉坐一辆车,前往御街附近的得月楼。
石保吉抱着《葫芦兄弟》手稿,兴奋得小脸通红。
“保吉,咱们做的事有意义吗?”赵德昭问道。
“有!”石保吉连连点头,“大皇子,跟着你真是太有趣了。”
“有趣就好。”赵德昭笑道,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赵德昭开始思考,只能在老赵极度愧疚的情况下,才有可能答应开当铺的请求。
要让老赵极度愧疚,最好的办法就是被他冤枉,受的冤枉越大,老赵的愧疚就会越深。
给灾民施粥是制造冤枉的最好契机,同时也是他引蛇出洞,打击赵匡义的好机会。
赵德昭淡淡一笑,赵匡义肯定会中计,如果能牵涉太后和皇后,计划就完美了。
许久,车外传来侍卫的声音:“少爷,到地方了。”
赵德昭掀开车帘,看着对面的得月楼。
这是一座两层高的茶楼,店里人来人往,从二楼传出了喧哗声。
“少爷,说书人在二楼。”石保吉道。
赵德昭跟着他两来到二楼,茶馆掌柜急忙招待,吩咐侍女送上香茶。
一个留着八字胡的青年正在说书,说的正是南柯太守传,南柯一梦的故事。
故事说到一半,有人不耐烦了。
“你这憨货,不是说南柯一梦,就是说枕中记和钟馗抓鬼,我早就听腻了。”
“王五,你就不能整点新鲜故事?”
“天天都是老生常谈,再没有新故事,我们就去别的地方喝茶。”
茶客们你一言我一语,不满的声音越来越大,二楼乱了起来。
王五急忙向茶客们鞠躬道歉,急得满头大汗。
茶馆掌柜匆匆上楼,不停的给客人赔礼。
“保吉,把耳朵凑过来。”赵德说道。
石保吉立刻弯下腰,仔细听着吩咐,最后笑着点头。
等现场安静,他掏出葫芦兄弟手稿:“王五,我有个话本,你试试看。”
“小官人饶命啊,我都愁死了。”王五说着,擦了擦额头的冷汗。
“少废话,赶紧说书!”石保吉瞪起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