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枫痣予晚 > 第九章 江沈初遇:剧本讨论会,互怼引爆火药味
换源:


       晨光刚漫过《青芜记》剧组的摄影棚顶,临时会议室的木质长桌就已被文件与咖啡杯占据。沈长星抱着笔记本电脑快步推门而入时,热气腾腾的美式咖啡正袅袅冒着白雾,她熟练地拿起最靠边的一杯——杯壁贴着的便签上,“双份奶少糖”的字迹清秀,是苏晚晚一早让小桃送来的。

“沈编剧,您可算来了!”场记小陈连忙起身,将一摞打印好的剧本推到她面前,“这是李导标注的修改意见,重点在‘青芜救治瘟疫患者’那场戏,他说情感冲击力还不够,想让您再打磨下台词。”

沈长星坐下,指尖划过剧本上密密麻麻的红色批注,眉头渐渐蹙起。这场戏是青芜的核心高光时刻,原台词里“我不能走,这些患者还需要我”虽直白,却少了几分绝境中的倔强。她咬着笔杆沉思,指尖在键盘上轻轻敲击,脑海里浮现出苏晚晚拍戏时的模样——若是晚晚演到这里,眼神里该有不甘,有坚定,或许还该带点被误解的委屈。

“砰”的一声,会议室门被撞开,江思辰踩着黑色皮鞋走进来,手里把玩着车钥匙,身后跟着拎着文件袋的熹和助理。他扫了眼满桌的剧本,目光最终落在沈长星身上,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这就是传说中能让陆淮深亲自点名的编剧?看起来也没什么特别的,倒是这会议室的咖啡,闻着还不如我家楼下的速溶。”

沈长星抬头,撞上他眼底的轻慢,握着咖啡杯的手指微微收紧。她早从晚晚口中听过江思辰——陆淮深的发小,商界里出了名的毒舌,却没想到第一次见面,对方就带着这般居高临下的姿态。她放下咖啡,语气平淡却带着锋芒:“江总要是来品鉴咖啡的,楼下便利店有二十种口味可选;要是来聊剧本的,麻烦先把你那套‘商人思维’收一收,创作不是做买卖,讲究的是情感,不是回报率。”

江思辰挑了挑眉,拉开椅子坐在她对面,将文件袋扔在桌上,发出沉闷的声响:“巧了,我还真要跟你聊聊‘回报率’。陆淮深砸了八位数在这部剧上,不是让你写些不切实际的‘圣母戏码’。你看看这段——青芜都快被村民打死了,还想着救别人,现实里哪有人这么傻?观众看了只会觉得假,到时候收视率扑街,你负责?”

他手指重重戳在剧本“村民扔石头”的段落上,纸张被戳出浅浅的印子。沈长星看着那处印记,心里的火气瞬间上来了:“江总懂什么是角色弧光吗?青芜的‘傻’,是她作为医者的底线!要是为了所谓的‘真实’,让她在危难时刻放弃患者,那这个角色还有什么意义?观众要看的是坚守,不是趋利避害的精致利己主义!”

“坚守?”江思辰嗤笑一声,身体前倾,目光锐利如刀,“我只知道,没有收视率,再好的‘坚守’也没人看。你以为陆淮深为什么让我来盯剧本?就是怕你只顾着抒发情怀,把好好的剧写成文艺片。我建议你把这段改了,让青芜先自保,再找机会反击,这样既真实,又有爽感,收视率才能上去。”

“不可能!”沈长星斩钉截铁地拒绝,将剧本往回一拉,“角色的核心不能改!青芜要是连这点坚守都没有,她后面开办医校、培养女医的情节就成了笑话。江总要是不懂创作,就别在这里指手画脚,熹和要是觉得我写得不好,大可以换编剧!”

两人的声音越来越大,引得门口路过的工作人员纷纷探头。场记小陈想劝,却被江思辰的助理悄悄拉住——这位江总的脾气,在商界是出了名的火爆,谁劝怼谁,还是别凑这个热闹为好。

“换编剧?”江思辰冷笑,从文件袋里掏出一份数据报告拍在桌上,“你以为找个懂中医、还能写出细腻情感的编剧很容易?陆淮深为了请你,推了三个金牌编剧的档期,你要是真要走,我现在就给张默打电话,看他能不能在三天内找到替代你的人!”

沈长星看着那份数据报告,指尖微微颤抖。她知道自己脾气急,刚才的话确实有些过分,可江思辰的态度也实在让人难以接受。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里的火气:“我不是要走,我只是希望江总能尊重创作。剧本修改可以,但不能违背角色的核心设定。如果你有具体的修改建议,我们可以一起讨论;但如果你只是来否定我的工作,那恕我不奉陪。”

就在这时,会议室门被轻轻推开,陆淮深拿着一杯热牛奶走进来。他显然是听到了里面的争执,却没直接提及,只是将牛奶递给沈长星:“刚听小桃说你胃不好,空腹喝咖啡容易疼,特意让厨房热了杯牛奶。”

沈长星接过牛奶,温热的触感顺着指尖蔓延到心底,刚才的火气瞬间消了大半。她抬头看向陆淮深,小声说了句“谢谢”。

江思辰看着这一幕,心里莫名有些不爽。他靠在椅背上,双手抱胸,语气带着几分调侃:“陆总,你这‘护短’也太明显了吧?我不过是跟沈编剧讨论下剧本,你就急着送牛奶,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欺负她了。”

陆淮深在沈长星身边坐下,拿起桌上的剧本,目光扫过两人争执的段落,嘴角带着淡淡的笑意:“我倒是觉得,你们俩的意见都有道理。江思辰担心的是观众接受度,长星坚持的是角色核心,其实并不矛盾。”

他指着剧本上“村民扔石头”的段落,继续说道:“我们可以在保留青芜坚守的前提下,增加一个细节——她被石头砸中后,没有立刻反驳,而是捡起一块石头,在地上写下‘医者仁心’四个字。这样既体现了她的倔强,又不会显得过于‘圣母’,还能让观众感受到她的坚定,岂不是两全其美?”

沈长星眼睛一亮,瞬间明白了陆淮深的意思。这个细节既保留了角色的核心特质,又增加了视觉冲击力,比单纯的台词更有感染力。她连忙拿起笔,在剧本上快速记录:“这个主意太好了!我还可以在她写字的时候,加入一段母亲的闪回——母亲当年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也是用同样的方式坚守自己的信念,这样还能呼应之前的红枫叶伏笔。”

江思辰看着沈长星兴奋的样子,心里的不爽渐渐消散。他不得不承认,这个女人虽然脾气急,但在剧本创作上确实有天赋,刚才的争执,或许也只是因为两人对“好剧本”的定义不同。他拿起剧本,指着另一处段落:“那这段‘青芜研制解毒剂’的戏,我觉得可以增加一个反派角色的干扰。比如华阳传媒想塞进来的那个女二号,让她在药材里动手脚,既增加了戏剧冲突,又能为后面的反派线埋下伏笔。”

沈长星愣了一下,随即点头:“这个建议不错!之前我总觉得反派线太单薄,加了这个细节后,人物关系更复杂了,戏剧张力也更强。不过,女二号的动机要处理好,不能太突兀,最好在前面加一些她嫉妒青芜的铺垫。”

“这个简单,”江思辰从文件袋里掏出一份人物小传,“我让助理整理了女二号的背景资料,她原本是医馆掌柜的侄女,因为青芜的到来,失去了在医馆的地位,所以才会心生嫉妒。你可以根据这个背景,加一些她暗中使绊子的小情节。”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从角色动机聊到情节逻辑,从镜头调度聊到观众心理,刚才的针锋相对早已不见,取而代之的是默契的讨论。陆淮深坐在一旁,看着两人认真的样子,嘴角不自觉地弯起——他就知道,只要找到合适的切入点,这两个“毒舌”总能找到共同话题。

不知不觉间,窗外的太阳已经升到半空。沈长星合上笔记本电脑,伸了个懒腰,才发现肚子已经饿得咕咕叫。她看了眼时间,惊讶地说:“都快十二点了!我还以为才刚过十点,跟江总讨论剧本,时间过得也太快了。”

江思辰挑了挑眉,语气带着几分得意:“那是因为我的建议够专业,才让你这么投入。不过,看在你这么认真的份上,中午我请你吃饭,就当是刚才我态度不好的赔罪。”

沈长星愣了一下,随即笑了:“赔罪就不用了,不过饭我可不会客气。我听说附近有家私房菜,做的糖醋排骨特别好吃,晚晚跟我提了好几次,一直没机会去。”

“巧了,那家店的老板是我朋友,”江思辰拿起车钥匙,起身说道,“我现在就打电话订位置,保证让你吃到正宗的糖醋排骨。”

陆淮深看着两人并肩离开的背影,嘴角的笑容更浓了。他拿出手机,给苏晚晚发了条微信:“你猜我刚才看到了什么?你的闺蜜和我的发小,居然在会议室里‘和平共处’地讨论剧本,还约了中午一起吃饭。”

很快,苏晚晚的消息就回过来了:“真的吗?他们没吵架吗?我还以为他们一见面就会掐起来呢!看来我的担心是多余的,说不定他们还能成为好朋友呢!”后面还加了一个看热闹的表情包。

陆淮深笑着回复:“何止是好朋友,我看他们离‘欢喜冤家’也不远了。等下吃饭的时候,我帮你多观察观察,看看江思辰对你的闺蜜有没有意思。”

放下手机,陆淮深拿起桌上的剧本,翻到刚才讨论的段落。纸上密密麻麻的修改意见,既有沈长星细腻的情感描写,又有江思辰理性的商业考量,两种不同的思维碰撞出奇妙的火花。他知道,有了这两人的“强强联手”,《青芜记》的剧本一定会更加精彩,而晚晚,也能在这个过程中,收获更多成长。

中午的私房菜馆里,沈长星正拿着筷子,大口吃着糖醋排骨。酸甜可口的味道在舌尖化开,和晚晚描述的一模一样,甚至比她想象中还要好吃。她抬起头,看到江思辰正看着她,眼神里带着一丝无奈的笑意,才发现自己吃得太急,嘴角沾了不少酱汁。

“你慢点吃,又没人跟你抢。”江思辰递过一张纸巾,语气里带着几分嫌弃,却还是细心地帮她倒了杯温水,“这家店的糖醋排骨确实有名,不过你也不用吃得这么狼狈,要是喜欢,以后我再带你来。”

沈长星接过纸巾,擦了擦嘴角,脸颊微微泛红:“谁让你不早点带我来!我跟晚晚说了好几次,她都因为拍戏没时间陪我来。不过,看在你今天请我吃排骨的份上,之前你对我态度不好的事,我就不跟你计较了。”

江思辰笑了,拿起筷子夹了一块排骨放进她碗里:“行,算你大度。不过,你刚才在讨论剧本的时候,提到青芜的母亲是中医,这个设定很有意思。你是不是对中医很了解?”

沈长星点头,眼神里带着一丝怀念:“我外婆就是中医,小时候我经常在她的药铺里帮忙,认识不少药材,也听过很多关于中医的故事。这次写《青芜记》,很多情节都是根据外婆的经历改编的,比如青芜从母亲的药箱里翻出红枫叶,就是外婆当年跟我说过的故事——她年轻的时候,也遇到过一个救了她的人,那个人留给她一片红枫叶,让她一直珍藏到现在。”

江思辰看着她眼底的温柔,心里泛起一阵异样的感觉。他一直以为这个女人只是个脾气火爆的编剧,却没想到她还有这么感性的一面。他轻声说:“你外婆的故事很感人,要是有机会,我真想听听更多关于她的事。”

沈长星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好啊!等这部剧拍完,我可以带你去我外婆的老药铺看看,那里还有很多她当年留下的药材和药方,说不定还能给你提供一些新的剧本灵感。”

两人边吃边聊,从中医聊到剧本,从童年聊到梦想,越聊越投机。沈长星发现,江思辰虽然嘴上毒舌,却是个心思细腻的人——他记得她不吃香菜,特意让老板做糖醋排骨时不要放香菜;他知道她胃不好,还特意点了一份养胃的山药排骨汤;甚至在她聊到外婆时,他会认真倾听,还会时不时地提出一些贴心的问题。

吃完饭,江思辰开车送沈长星回剧组。车子停在片场门口,沈长星解开安全带,正准备下车,就听到江思辰说:“等一下。”

她回过头,疑惑地看着他。江思辰从副驾驶座的储物格里拿出一个小小的香囊,递给她:“这个是我从庙里求的平安符,里面装的是艾草和薄荷,能驱蚊,还能安神。你经常熬夜改剧本,身边放个香囊,能睡得好一点。”

沈长星接过香囊,鼻尖萦绕着淡淡的艾草香,心里泛起一阵暖意。她看着江思辰,认真地说:“谢谢你,江总。这个香囊我很喜欢,我会一直带在身边的。”

“不用谢我,”江思辰笑了,“就当是我对你的‘补偿’,谁让我之前对你态度不好呢。以后要是在剧本上有什么问题,随时给我打电话,我虽然不懂创作,但在商业逻辑和观众心理上,还是能给你一些建议的。”

沈长星点了点头,推开车门走了下去。她站在片场门口,看着江思辰的车渐渐远去,心里满是复杂的情绪。她原本以为江思辰是个傲慢无礼的商人,却没想到他还有这么温柔的一面。或许,她之前对他的印象,真的太片面了。

回到编剧室,沈长星把香囊放在笔记本电脑旁,淡淡的艾草香让她的心情格外舒畅。她打开剧本,看着上午和江思辰一起修改的段落,嘴角不自觉地弯起。她拿起笔,在剧本上写下一行字:“江思辰,或许你也不是那么讨厌。”

而此时的江思辰,正坐在车里,看着手机屏幕上沈长星的联系方式,心里泛起一阵异样的感觉。他想起刚才沈长星吃糖醋排骨时的样子,想起她聊到外婆时眼底的温柔,想起她收到香囊时开心的笑容,嘴角不自觉地弯起。他拿起手机,给陆淮深发了条微信:“那个沈长星,好像也没那么讨厌。”

很快,陆淮深的消息就回过来了:“怎么?我们江总这是动心了?我就说你们俩很般配,一个毒舌编剧,一个毒舌商人,简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江思辰的脸颊微微泛红,连忙回复:“别胡说!我只是觉得她在剧本创作上有天赋,跟她讨论剧本很有意思。你要是再瞎想,我就不帮你盯剧本了。”

放下手机,江思辰发动车子,嘴角却始终带着笑意。他不知道自己对沈长星到底是什么感觉,只知道跟她在一起的时候,很开心,很放松,这种感觉,是他从未有过的。或许,正如陆淮深所说,他们真的很般配。

夕阳西下,《青芜记》剧组的拍摄还在继续。苏晚晚站在镜头前,认真地演着每一场戏,她的眼神坚定,充满了对演艺事业的热爱。沈长星坐在编剧室里,看着修改后的剧本,嘴角带着满意的笑容。江思辰则坐在监控旁,看着屏幕里的苏晚晚,时不时地跟陆淮深讨论着剧情。

一场关于剧本的争执,意外地让两个“毒舌”找到了共同话题;一段不经意的相处,悄然地在两人心里埋下了爱情的种子。而这一切,都只是《青芜记》拍摄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更多的故事,更多的缘分,还在后面等待着他们。

夜色渐浓,片场的灯光渐渐亮起,像一片星星的海洋。沈长星收拾好东西,准备离开编剧室。她拿起桌上的香囊,轻轻嗅了嗅,淡淡的艾草香让她的心里满是温暖。她知道,从今天起,她的生活里,除了剧本和晚晚,又多了一个特别的人。而这个人,或许会给她的生活带来更多意想不到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