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守平坐在桌前,手指轻轻摩挲着木盒边缘。窗外的风从门缝钻进来,吹得煤油灯火焰微微晃动,影子在墙上拉长又缩回。他没去管灯,只将盒子打开,取出那只汤碗,放在桌中央。
碗底的“秦”字朝上,那道细如发丝的残痕斜切在右下角,像被人匆忙刻下又刻意磨平。他盯着那痕迹,脑海里浮现出放大镜下的画面——那一笔起势陡峭,收尾急促,是个“军”字的开头。
他从内袋掏出玉佩,放在碗边。
这是井底签到得来的物件,青灰石质,正面雕着虎头,背面刻着“易氏承运”四字。当时只觉是普通老物,如今再看,却觉得那虎眼凹陷处似有暗光流转。
他闭了下眼,回忆起放大镜下那道划痕的角度。右手慢慢移动玉佩,调整位置,直到虎头正对碗底“秦”字。他屏住呼吸,左手按住碗沿,右手食指轻轻压住玉佩顶端。
脑中忽然一震。
没有声音,也没有画面浮现,只有一股强烈的感知如冷水灌顶——
“检测到关键组合:玉佩 汤碗,触发隐藏剧情——易家祖辈恶行。”
他没动,也没睁眼。
下一瞬,景象涌入。
夜,雪,火光冲天。
四合院的大门被撞开,木屑飞溅。几个穿灰布军装的兵冲进来,枪托砸在石阶上。井台边跪着一个穿长衫的男人,双手被麻绳反绑,脸上血迹横流。他抬头望向主屋方向,嘴里喊着什么,可声音被风雪吞没。
镜头一转,画外音响起,低沉而冷:
“秦家不交宅契,就别想活过三更。”
一名戴瓜皮帽的老者从屋内走出,身后跟着两名副官模样的人。他站在廊下,抖了抖袖口的雪,冷冷看着井台边的人。
“老秦,你守这宅子三十年,也该歇了。”他说,“易家要扩院,你这一进三的独门四合,正合适。”
长衫男子怒吼:“这是我祖父从咸丰年间挣下的基业!你凭什么叫扩?”
老者冷笑:“凭我现在是保安团副统领。你说凭啥?”
话音未落,一名兵卒提起药瓶,直接灌进男子口中。他挣扎,药汁顺着嘴角流下,在雪地上腐蚀出黑烟。
“这是……断魂散。”老者轻声道,“三刻钟内,七窍流血,死状极惨。但若你现在交出地契,我让你体面走。”
男子咳出一口黑血,仰头大笑:“你们易家……不得好死……祖宅有灵,必报此仇……”
他声音渐弱,身子一歪,倒在井台边缘。
老者挥了挥手,有人递上一份文书。他提笔落款,印泥盖下——“易承宗”三字清晰可见。
画面切换。
一间密室,墙上挂着军阀旗。易承宗双手奉上地契,对面坐着一名肩扛将星的军官。
“秦家已除,宅院归我易氏。”易承宗说,“知情者,死。”
军官点头:“你办事,我放心。明日调令下来,你儿子就任保安团正职。”
画外音再次响起:
“民国二十三年腊月十七,秦氏先祖秦德远被毒杀于井台,祖宅强占。易承宗勾结军阀,伪造地契,灭门夺产。幸存幼子藏于柴房,由奶妈连夜带出,从此流落外乡。”
画面戛然而止。
秦守平猛地睁眼,额头渗出冷汗。他低头看桌上的玉佩和汤碗,两者依旧静置,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幻觉。
可他知道不是。
他伸手摸向玉佩背面,“易氏承运”四字冰冷刺骨。易承宗——易中海的父亲。那个曾在院里德高望重、如今早已下葬的老太爷,竟是这场百年血案的始作俑者。
他缓缓吐出一口气,胸口闷得发疼。
原来不是巧合。
贾张氏偷粮、下毒、夺碗,不是个人贪念,而是易家几十年来渗透、蚕食、瓦解秦家的延续。易中海打压他、挑拨邻里、散布谣言,也不是临时起意,是血脉里的惯性——他们一家,世代都在清除秦家的痕迹。
他想起父亲临终前那句话:“咱们这院子……不干净。”
当时不懂,现在明白了。
干净的院子,不会每一代秦家人刚站稳脚跟,就被逼得走投无路。
他把玉佩翻过来,虎头的眼睛在灯光下泛着幽光。他忽然意识到,这玉佩为何会沉在井底——那是父亲被害的地方。也许当年有人想毁掉它,也许有人想留下线索。不管怎样,它沉了三十多年,等到了他。
他将玉佩贴身收进内衣口袋,紧贴胸口。那石头冰凉,却像一块烧红的铁,烙进他的骨头。
汤碗被重新放回木盒,盖上,塞进床板下。他起身走到书桌前,拉开抽屉,取出《八极拳》本子。翻开最后一页空白纸,他提笔写下三行字:
“易老太爷,勾结军阀,夺宅杀人;
易中海,承父余毒,构陷夺产;
三代之罪,血债血偿。”
笔尖顿了顿,他在最后一行下面画了一道横线,用力得几乎划破纸背。
写完,他合上本子,放回抽屉。转身从柜子里拿出一块旧布,包住煤油灯,熄了火。
屋里顿时黑了下来。
他坐到床沿,双手交叠放在膝盖上,呼吸放慢。窗外月光斜照进来,落在井台石沿上,映出一道细长的光痕,正正切在当年父亲倒下的位置。
他闭上眼。
没有愤怒的咆哮,也没有复仇的嘶吼。心火不是烧出来的,是一点点压进骨头里,锻成刀刃的过程。
他知道现在还不能动。
易中海仍是院委会主任,人脉深,后台硬,贸然揭发只会被反咬一口。况且,这些记忆来自系统,无法示人。他必须等,等一个能一击致命的机会。
但他也清楚,这一局,从他发现碗底残痕那一刻,就已经变了。
不再是被动防御,不再是零敲碎打。
是清算。
他睁开眼,望向窗外。
井台静立,月光如霜。
他缓缓站起身,走到门边,轻轻拉开一道缝。
院里没人。
贾东旭早已回屋,贾张氏闭门不出,王婶也洗完衣服回了房。整个四合院陷入沉寂,只有风掠过屋檐的轻响。
他退回屋内,从床下拖出一只旧皮箱。打开,里面是一叠粮票、几张房契复印件、还有一本记事簿。他翻到最新一页,写下两个字:“易宅”。
然后合上箱子,重新藏好。
他回到床边坐下,从内衣口袋取出玉佩,握在掌心。石头已被体温焐热,虎头纹路清晰可辨。
他盯着那纹路,忽然发现虎口处有一道极细的裂痕,像是曾被重击过。他用指甲轻轻一拨,裂痕微微张开,露出一丝暗红。
像是干涸的血迹。
他不动声色地将玉佩收回,放进贴身小袋。
站起身,他走到窗前,掀开一角窗帘。
东厢房的灯还亮着。
易中海还没睡。
他站在窗后,静静看着那扇亮灯的窗户,右手缓缓握紧,指节泛白。
风从窗外吹进来,掀动他衣角。
他一动不动。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