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日后山矿洞的惊心发现后,张小书变得更加谨小慎微。他深知自己触碰到的可能是一个足以让他万劫不复的秘密,任何一丝一毫的差错,都可能步家人的后尘。
他依旧每日劳作,沉默寡言,扮演着那个逆来顺受的“胆小鼠”。只是在无人察觉的眼底深处,冰冷的警惕和观察从未停止。他格外留意与张师兄、赵虎等人相关的任何信息,也暗中关注着宗门内关于资源调配、人员动向的零星传闻。
几天后,一个消息在杂役弟子中悄然传开:玄艮峰发现了一处新的小型灵矿脉,位于后山黑风林边缘某处,峰内已决定组织人手进行初步开采,以补充宗门日常用度。
消息传得模糊,并未提及具体位置。但张小书听到“后山黑风林边缘”、“新灵矿脉”这几个字时,心脏猛地一缩!
黑风林边缘…那处异常的废弃矿洞,不正是在那里吗?!
难道说,那处被隐藏的、散发着阴冷吞噬气息的矿洞,被官方宣称成了新发现的“灵矿脉”?这是欲盖弥彰,还是巧合?
很快,命令下达。包括张小书在内的一批杂役弟子,被抽调出来,编入临时的“采矿队”,由张师兄直接负责带队。任务就是前往那处“新矿脉”进行初步的开采作业。
张小书低着头,混在人群中,听着张师兄站在前面训话。
“…此次开采,乃是为宗门贡献,尔等需尽心尽力!开采所得灵石,宗门自有记录,绝不会亏待大家。但需谨记,矿脉初开,结构不稳,一切需听从指挥,不得擅自行动,更不得深入未勘探区域,违者严惩不贷!”
张师兄说得冠冕堂皇,面色严肃,仿佛真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宗门任务。
但张小书却注意到,赵虎等几个张师兄的心腹,脸上似乎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与其他杂役弟子兴奋与忐忑不同的神色,那是一种知情且带着点优越感的漠然。
队伍出发,再次前往后山。路线与张小书那日采集药草时截然不同,显然是绕了远路,但从大致方向上判断,最终的目的地,恐怕就是那处废弃矿洞附近!
越靠近目的地,张小书怀中的平安符木牌再次传来微弱的温热感!虽然比上次微弱许多,似乎那里的阵法或被刻意压制或改变了波动,但那种同源阴冷的感觉不会错!
果然!
当队伍停下时,呈现在众人眼前的,是一个被明显修缮扩大过的矿洞入口。洞口原本的藤蔓和杂草已被清理干净,甚至还用新砍伐的木材做了简单的支撑。洞口上方岩壁上,被人为地凿刻了三个大字——“丙字矿”。
看起来,就像一处刚刚被发现的、亟待开采的新矿脉。
“就是这里了!”张师兄指着矿洞,“工具都已放在里面。你等每日任务便是入内开采‘血髓石’,每日需上交定额,多劳多得。我会在此监督。现在,进去干活!”
杂役弟子们好奇又有些畏惧地依次进入矿洞。洞内光线昏暗,壁上每隔一段距离插着燃烧的火把,提供照明。空气流通不畅,弥漫着泥土和一种淡淡的、奇异的矿石气味。
叮叮当当的敲击声很快在洞内回荡起来。
张小书拿起一把沉重的矿镐,找了一处人稍少的壁面,开始机械地挥镐挖掘。岩壁坚硬,开采并不容易。很快,就有弟子挖到了一种暗红色、隐隐散发着微弱灵气的矿石——正是最常见的低阶灵石“血髓石”。
弟子们发出一阵小小的欢呼,干劲似乎足了一些。
但张小书的心思完全不在开采上。他一边装作努力干活,一边全力感应着四周。
这矿洞…内部结构复杂,岔道不少。他们现在开采的,显然是主道和几条明显被清理出来的岔道。但他能隐约感觉到,更深、更隐蔽的地方,似乎有极其微弱的能量波动传来,与他那日感受到的阴冷吞噬感同源,却被巧妙地掩盖在了正常的开采动静和血髓石的微弱灵气之下。
而且,他注意到,张师兄本人并未进入矿洞深处,只是守在洞口附近。但赵虎等几人,却时不时会借口巡查,向矿洞更深处的某些岔道走去,每次进去的时间都不短。
有一次,赵虎从一条偏僻岔道出来时,腰间似乎多了一个不起眼的灰色布袋,鼓鼓囊囊,而他的脸色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和…兴奋?
那不是用来装血髓石的袋子!血髓石都用统一的藤筐盛放。
张小书的心跳再次加速。他几乎可以肯定,那深处,另有乾坤!这所谓的“丙字矿”开采,很可能只是一个幌子!真正的秘密,隐藏在那条岔道之后!
他必须想办法确认!
然而,看守严密,张师兄的目光时不时扫过所有人。他根本没有机会脱离众人的视线,前往探查。
接下来的几天,采矿任务每日进行。张小书每次都试图更靠近那条可疑的岔道,但总是被各种理由支开或警告。他不敢表现得过于明显,只能将更多的细节,用只有自己能懂的方式,默默记在心里,等待机会。
灵脉的异动被完美地隐藏在了开采任务之下。大多数杂役弟子只为能多得几块下品灵石奖励而卖力干活,浑然不觉自己可能正站在一个巨大阴谋的边缘。
张小书混在其中,挥汗如雨,眼神却如鹰隼般锐利。
他像一块沉默的海绵,吸收着一切可疑的细节,积攒着,等待着。
仇恨在压抑中发酵,真相的碎片在暗中收集。
这丙字矿,绝非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