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天地间,女娲成圣的余韵仍在回荡。
无尽的混沌虚空中,那道绝世身影缓缓升起,超脱了三界六道的束缚,踏足于天地之外的无垠虚无。
她的每一步都踏在道则之上,每一息都与天地同频。
圣人之威浩荡八荒,却又内敛如渊,不显山不露水。
女娲娘娘立于九天之外,俯瞰着那片她亲手造就的洪荒大地。
山川河流尽收眼底,万灵众生皆在心中。
她轻抬玉手,混沌之气自然聚拢,在虚空中构建起一座恢弘无比的仙宫。
娲皇宫!
宫阙巍峨,琼楼玉宇,每一寸都蕴含着造化之妙。
这将是她的道场,也是她远离红尘的象征。
女娲在宫中盘膝而坐,目光深邃如星海,透过无尽虚空注视着洪荒众生。
她看到了昆仑山上的三清道人,看到了不周山下的十二祖巫,看到了天庭中的妖族帝王。
更看到了大地上那些刚刚诞生不久的人族子民。
“众生皆苦,皆在迷途中摸索前行。”
女娲轻叹一声,声音虽轻,却传遍了整个洪荒天地。
“然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
“这一线生机,便在于自悟,在于顺天而行。”
她缓缓起身,身影在混沌中显得无比神圣。
圣人之音响彻九天十地,传入每一个生灵的心中。
“尔等须得自行领悟!”
“顺应天道而为!”
“切勿逆势而行!”
这三句话如醍醐灌顶,如暮鼓晨钟,震撼着每一个听到的生灵。
昆仑山上,太清老子猛然睁开双眼。
他感受到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明悟,仿佛心中的迷雾被一扫而空。
“顺应天道…”
“无为而治…”
“这便是我的道!”
老子眼中闪过一丝明光,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成圣契机。
那是一条与女娲截然不同的道路,却同样通向至高的圣境。
不远处的元始天尊同样有所感悟。
“阐教,阐明大道,教化众生。”
“这便是我的使命!”
而通天教主则握紧了手中的青萍剑。
“有教无类,万物皆可成道。”
“这就是我要走的路!”
三清各自领悟,各自明道,却都因女娲的这番话而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不仅是他们,洪荒中的其他大能也都有所感触。
西方的接引准提,血海中的冥河老祖,甚至是那些刚刚开启灵智的妖族。
每一个都在女娲的话语中寻找着属于自己的道路。
女娲看着这一切,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圣人不可轻易出手干预天地运转。”
“否则便是逆天而行,必遭天谴。”
她深深地看了一眼洪荒大地,随即转身走向了娲皇宫深处。
从此以后,她将高居九天之外,不再轻易插手洪荒之事。
这便是圣人的觉悟,也是对天道的敬畏。
……
洪荒封神时期世界中。
朝歌王宫内,商纣王正端坐在龙椅之上,观看着光幕中的景象。
当他听到女娲那句“切勿逆势而行”时,不禁抚掌大笑。
“哈哈哈哈!”
“说得好!说得妙!”
纣王的笑声在大殿中回荡,带着一种畅快淋漓的痛快。
“上古之时,巫妖两族何等强盛!”
“巫族自诩盘古正宗,妖族占据九天十地!”
“可他们将我人族视为蝼蚁,不把人族放在眼里!”
“这便是逆天而行!”
纣王越说越激动,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如今巫妖皆衰,正是天道报应!”
“而我人族崛起,占据天下主角之位,这才是顺天应人!”
他猛然起身,龙袍猎猎作响。
“朕身为人王,顺应人族大势,必有天道相助!”
“什么阐教截教,什么仙神佛陀,都要在朕面前俯首称臣!”
纣王的声音充满了自信和霸气,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一统三界的辉煌未来。
然而他却不知道,自己的命运早已被天道安排得明明白白。
封神大劫即将到来,而他正是这场劫难的核心人物。
顺天?逆天?
有时候连当事人都分不清楚。
……
魔童哪吒世界中。
陈塘关内,哪吒正瞪着大眼睛看着光幕。
他的小脸上写满了困惑和不解。
“师父,为什么女娲娘娘要离开洪荒啊?”
“她那么厉害,留在那里不是更好吗?”
哪吒歪着小脑袋,天真地问道。
太乙真人捋了捋胡须,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哪吒,你可曾见过有人养蚂蚁的?”
“蚂蚁?”哪吒更加困惑了。
“养蚂蚁的人会时时刻刻盯着蚂蚁窝吗?”太乙真人继续问道。
“当然不会啊!”哪吒想都没想就回答。
“那为什么不会呢?”
“因为…因为蚂蚁太小了,而且它们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哪吒挠了挠头。
太乙真人点了点头。
“没错,对于养蚂蚁的人来说,蚂蚁的一举一动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但他不会去干涉蚂蚁的日常生活,因为那样做毫无意义。”
“圣人与众生的关系,便如同人与蚂蚁一般。”
哪吒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圣人站得太高,看得太远,已经超脱了凡俗的层次。”
“如果时时刻刻插手凡间之事,反而会打乱天道的运转。”
太乙真人的声音变得深沉起来。
“女娲娘娘远离洪荒,正是因为她明白这个道理。”
“圣人至高,不轻易干涉,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哪吒虽然年纪小,但天资聪颖,很快就理解了师父的意思。
“原来如此!”
“所以女娲娘娘不是不关心洪荒,而是用另一种方式在守护着它!”
太乙真人欣慰地摸了摸哪吒的头。
“孺子可教也!”
“记住,真正的强者从不炫耀自己的力量。”
“真正的智者也从不显露自己的智慧。”
“这便是天道大势,凡俗难以理解的至高境界。”
……
洪荒巫妖争霸时期世界中。
天庭凌霄宝殿内,帝俊端坐在帝座之上。
他的目光深沉如渊,正在思考着女娲的那番话。
“顺应天道而为,切勿逆势而行…”
这句话如同一根刺,深深地扎在了他的心中。
“何为顺天而行?”
帝俊喃喃自语,眼中满是困惑和忧虑。
“是我妖族占据九天十地,统御万灵众生?”
“还是巫族掌控大地山川,号令四方?”
“亦或是那刚刚诞生的人族?”
他想起了女娲造人的场景,想起了那些弱小却充满生命力的人族。
在巫妖两族的眼中,人族不过是蝼蚁一般的存在。
但女娲却因为造人而成圣,这其中必然有着深层的含义。
“难道…天道真的偏向人族?”
帝俊的心中涌起了一种不祥的预感。
他想起了最近发生的种种异象,想起了人族日渐兴盛的趋势。
“不!我妖族乃是天地正统!”
“天庭在上,妖族当兴!”
帝俊猛然起身,眼中燃起了炽热的火焰。
但这火焰中,却隐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不安。
他知道,巫妖大战已经不可避免。
而这场大战的结果,将决定洪荒未来的走向。
“无论如何,我都要为妖族争取一个未来!”
“哪怕是逆天而行,也在所不惜!”
帝俊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带着一种悲壮的决绝。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这种想法本身,就已经偏离了天道的轨迹。
巫妖量劫即将到来,而他们都将成为这场劫难的牺牲品。
天道无情,大势难违。
任何试图逆转乾坤的行为,最终都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女娲的话语仍在诸天万界中回荡,提醒着每一个生灵。
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也是天道运转的根本法则。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