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短篇小说 > 四合院:签到成圣,众禽跪服! > 第36章 时光飞逝,金圆券下的疯狂囤积!
换源:


       光阴荏苒,如指间流沙。

两年时光,在时代的洪流中不过是短暂的一瞬,却足以让天地倾覆。

时间,定格在1948年的深冬。

国民政府推行的金圆券改革,已然沦为一场席卷全国的荒诞闹剧。这枚被寄予厚望的“金圆”,非但没能挽救濒临崩溃的经济,反而化作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将整个国统区拖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物价,不再是一日三涨,而是以时辰为单位,进行着匪夷所思的跳跃。

清晨,街角王麻子炸好的一根油条,尚需几张金圆券。

到了黄昏,同样数额的纸币,或许只能换来一阵北风的呼啸。而那根油条的价格,却已经能买下整整一袋面粉。

曾经坚挺的法币,如今与草纸无异,被孩童们拿来折成纸鸢,或是被绝望的市民当成引火的柴薪,在萧瑟的寒风中化为一缕缕灰烬。

苛捐杂税,苛政猛于虎。

各种名目的摊派多如牛毛,仿佛要榨干民众骨髓里的最后一滴油。

整个国统区,哀鸿遍野,民不聊生。

然而,这场吞噬了无数家庭的经济海啸,在冲刷到林卫国面前时,却仿佛遇到了坚不可摧的堤坝,连一丝浪花都未能溅起。

他的世界,与外界的哀嚎和绝望,泾渭分明。

早在一年多以前,当金圆券改革的风声刚刚吹起,当无数投机者和普通民众还沉浸在虚假的繁荣幻想中时,林卫国便已洞悉了这场骗局的最终结局。

他凭借着超越这个时代的认知,下达了一道不容置疑的指令。

蔡全无,这位对他忠心耿耿的掌柜,动用了瑞福祥绸缎庄积攒下的所有人脉和渠道,以一种近乎疯狂的效率,将林卫国名下所有见不得光的浮财,悉数清空。

那些足以让银行经理眼红心跳的法币和金圆券,被毫不留情地抛售,换成了一箱箱沉甸甸的黄鱼、一摞摞泛着清冷光泽的袁大头,以及一叠叠散发着油墨香气的崭新美金。

这些,才是乱世之中,唯一坚挺的硬通货。

但这仅仅是第一步。

林卫国真正的布局,远比单纯的保值更为宏大。

他以瑞福祥和娄家轧钢厂的联合名义,在北平城外几处地图上都找不到标记的偏僻所在,秘密租下了数个巨大到足以容纳一个团兵力的废弃仓库。

这些仓库,有的曾是前清的粮仓,有的则是日占时期遗留的军用设施,位置隐蔽,结构坚固。

随后的两年里,林卫国几乎将所有能动用的资金,都化作了涌向这些仓库的物资洪流。

他的行为在许多人看来,是一种无法理解的偏执与疯狂。

当别人还在为一根金条的涨跌而彻夜难眠时,林卫国的资金,正源源不断地变成一袋袋码放整齐的粮食、一座座堆积如山的煤炭、一卷卷厚实保暖的棉布。

此刻,若是有人能潜入其中任何一个仓库,都会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空气中弥漫着谷物特有的醇厚香气与煤炭的冰冷气息。

视线所及之处,皆是堆砌到屋顶的物资。粮食的麻袋垒成了连绵的矮墙,乌黑的煤块堆成了起伏的山丘,一捆捆棉布如同列队的士兵,整齐而肃穆。

在仓库的最深处,用油布严密覆盖的,是更为珍贵的战略物资——盘尼西林、磺胺粉等各类在战时足以换取人命的珍稀药品。

这些储备,别说支撑一个家族度过乱世,便是让一支满编军队眼红,也毫不夸张。

财富的积累,只是他计划中的一环。

这两年,林卫国的社会地位,同样发生了质的飞跃。

他不再仅仅是瑞福祥背后那个神秘的少东家。

他成了赵副局长府上的常客,两人时常在书房中密谈至深夜,从时局动荡聊到民生疾苦,赵副局长不止一次地感慨,林卫国对局势的判断,比他手下那些高参还要精准三分。

他也是娄家别院的座上宾。

与娄爷这位民族资本家的领军人物,从轧钢厂的经营管理,聊到海外的工业发展,再到品鉴一件件稀世古玩。林卫国所展现出的见识与眼光,让年过半百的娄爷都为之折服,引为忘年之交。

“林先生”,这个称呼,开始在北平上流社会的圈子里流传。

人们只知道他年轻得过分,背景深不可测,人脉通天。却无人能说清他的来路,更无人敢轻易招惹。

他就像一颗突然升起的星辰,光芒虽不刺眼,却沉稳地悬挂在北平的夜空,让所有人都无法忽视。

在进行这一切外部布局的同时,林卫国从未放松过对自身根基的夯实。

他脑海中那枚由签到系统赋予的【八级钳工技能】,是他面向未来的最大底牌之一。

他时常以“学习交流”的名义,出入娄爷的轧钢厂。

那里,有当时国内最先进的工业设备,更有娄家花重金从苏联请来的顶级专家。

当那些专家在指导生产、调试机器时,总能看到一个年轻的身影,安静地站在一旁,眼神专注,仿佛要将每一个零件的构造、每一道工序的原理都刻进脑子里。

他提出的问题,往往一针见血,直指核心,让那些眼高于顶的苏联专家都收起了轻视,愿意与他深入探讨。

他在“偷师”。

他在疯狂地汲取着这个时代最前沿的工业技术和机械原理。

他在为那个即将到来的、以工业为主导的崭新时代,悄然进行着自己的知识储备与工业化布局。

外人眼中,林卫国是少年得志,风光无限的神秘权贵。

他们看到的是他出入豪门,谈笑风生。

他们羡慕的是他富可敌国的身家,和他那点石成金的商业头脑。

却无人知晓。

这个少年的心中,所谋划的棋局,棋盘是整个华夏。

他要落下的每一颗棋子,都关乎着一个时代的未来。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