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渐渐落下,林晚与沈砚回到据点。沈砚看着林晚,说道:“明日,清风书院有一场精彩讲学,你我一同去吧。”林晚眼中闪过一丝期待,点头答应。然而,她不知,这一去,又将在书院中掀起怎样的波澜,而心怀嫉妒的李云霄,正等着他们踏入书院……
第二日清晨,阳光透过窗户纸,轻柔地洒在林晚的床榻上。窗外鸟儿欢快的啼鸣声,像是在催促她早起。林晚悠悠转醒,想到今日要去清风书院,心中满是期待,迅速起身梳妆。
待她收拾妥当,走出房门,便看到沈砚已在庭院中等待。沈砚今日身着一袭月白色长袍,腰间束着一条黑色丝带,越发显得英姿挺拔。他手中握着一把折扇,见林晚出来,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林姑娘,时辰不早,我们这便出发吧。”
两人并肩走出据点,长安城的街道已热闹起来。街边小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有卖热气腾腾早点的,有卖精致手工艺品的。空气中弥漫着各种食物的香气,混合着清晨独有的清新气息,让人心情愉悦。
不多时,他们来到了清风书院。书院大门古朴典雅,门楣上高悬着一块牌匾,上书“清风书院”四个大字,字体刚劲有力。门口两侧摆放着两尊石狮子,威风凛凛。走进书院,便听到学子们热烈讨论诗词文章的声音。
庭院中,学子们或站或坐,手中捧着书卷,正激烈地争论着一首诗词的意境。林晚与沈砚走近,只听一个学子说道:“此诗描绘的乃是春日美景,诗中‘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将春天的生机勃勃展现得淋漓尽致。”另一个学子却摇头反驳:“我觉得这‘闹’字用得太过喧闹,破坏了春日的宁静之美。”
林晚听着他们的争论,忍不住开口道:“我倒觉得这‘闹’字用得极妙。春天本就是万物复苏、充满活力的季节,这个‘闹’字,不仅写出了红杏盛开的繁茂景象,更让整个画面有了动态感,仿佛能让人看到蜜蜂、蝴蝶在花丛中飞舞的热闹场景,将春天的活力展现得入木三分。”
学子们听到林晚的见解,纷纷转头看向她,眼中满是惊讶。他们没想到,一个女子竟能对诗词有如此独特的理解。“这位姑娘所言极是,让我等茅塞顿开。”一位学子赞叹道。其他学子也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就在这时,一位身着青色长袍,头戴方巾的老者缓缓走来。他面容和蔼,目光睿智,正是清风书院的院长柳清风。柳清风听到了林晚的一番言论,心中对她的才情大为赞赏,主动上前说道:“姑娘对诗词的见解独到,不知师从哪位先生?”
林晚见是书院院长,赶忙行礼,恭敬地说道:“院长过奖了,小女子并无名师教导,只是平日里喜爱诗词,自己胡乱琢磨罢了。”柳清风微笑着摇头:“姑娘太过谦虚,能有如此见解,绝非胡乱琢磨。”
沈砚在一旁看着自信大方的林晚,心中的好感愈发浓烈。他目光温柔地看着林晚,仿佛此刻书院中只有她一人。
然而,这一幕却被不远处的李云霄看到。李云霄本就嫉妒沈砚,看到他与林晚如此亲密,心中更是燃起怒火。他咬着牙,暗自思忖:“沈砚,你竟与这女子如此亲近,我定不会让你如意。”
柳清风与林晚又交流了许久诗词,对林晚的才情越发欣赏,甚至邀请她日后常来书院讲学。林晚受宠若惊,连忙答应。
不知不觉,日头已渐渐西斜。沈砚与林晚告别柳清风和书院的学子们,踏上归途。一路上,林晚还沉浸在今日在书院的经历中,兴奋地与沈砚分享着自己的感悟。沈砚微笑着倾听,偶尔发表自己的看法。
回到据点,天色已暗。林晚与沈砚互道晚安,各自回房休息。然而,林晚却不知,一场针对她和沈砚的阴谋,正悄然在李云霄的心中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