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短篇小说 > 四合院:我许大茂,只想进部! > 第17章:一盒咖啡见岳父,未来规划赢赞许
换源:


       夜色如同一块被水洗过的靛蓝绸布,温柔地笼罩着归家的路。

自行车“吱呀”的链条声,成了此刻唯一规律的节拍。

“我送你回家吧。”

许大茂的声音在晚风中显得格外沉稳,不带一丝轻浮,只是一种理所当然的提议。

娄晓娥的心跳漏了一瞬,她抬起眼,看到的是许大茂坦然的侧脸,路灯的光影在他脸上跳跃,勾勒出清晰的轮廓。

“……好。”

她没有拒绝的理由,或者说,她不想拒绝。

轻轻提起裙摆,娄晓娥侧身坐上了自行车的后座,双手小心翼翼地抓着车座的边缘,指尖传来冰凉的金属触感。

车子平稳地启动,带着她滑入夜色之中。

起初是沉默,只有风声在耳边呼啸。

娄晓娥有些局促,她能闻到从身前男人身上传来的、淡淡的肥皂清香,干净而陌生。这味道,连同这个人,都与她记忆中那个油嘴滑舌、总想占点小便宜的许大茂,割裂得一干二净。

“刚才的电影,其实改编自巴尔扎克的《高老头》。”

许大茂的声音打破了沉默,像一颗石子投入静水。

“你也读巴尔扎克?”娄晓娥的语气里藏不住惊讶。

“读过一些。”许大茂的声音带着笑意,“不过我总觉得,书里的人性比电影里复杂得多。电影为了时长,简化了太多东西。”

话题一旦开启,便再也收不住。

从法兰西文学的厚重,聊到人性的复杂,再到轧钢厂里那些鸡毛蒜皮的趣闻。许大茂总能用一种全新的、有趣的视角去解读那些司空见惯的事情,引得娄晓娥不时发出一两声轻笑。

她的身体不知不觉地放松下来,原本紧抓着车座的手,也变成了轻轻扶着许大茂的衣角。

她发现,自己正在重新认识这个人。

眼前的许大茂,谈吐间自有章法,眼界开阔,思维清晰。他不再是那个只会在大院里斗鸡耍狠的放映员,而像一个……一个运筹帷幄的智者。

这种巨大的反差,让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奇与吸引力。

自行车在一个挂着“侨汇商店”牌子的地方停了下来。这里灯火通明,与周围的昏暗形成了鲜明对比。

“你等我一下。”

许大茂支好车,转身对她说了一句,便径直走了进去。

在他迈入商店门槛的那一刻,一个只有他能听见的声音在脑海中响起。

【叮!签到成功!恭喜宿主获得【进口雀巢咖啡豆一盒】、【瑞士八音音乐盒一个】!】

许大茂的嘴角勾起一抹弧度。

他没有丝毫犹豫,直接走向柜台,将这两样在这个年代足以让任何普通家庭咋舌的顶级奢侈品取出,并用侨汇券付了款。

这是敲门砖,也是他展示自身实力的第一步。

当许大茂提着两个包装精美的盒子走出来时,娄晓娥的眼中充满了疑惑。

他只是笑了笑,没有解释,重新跨上车,一路向娄家那座带着独立院落的小洋楼骑去。

站在那扇雕花的铁艺大门前,娄晓娥的心情有些复杂。她领着许大茂走进去,穿过打理得井井有条的小花园,推开了厚重的木门。

温暖的灯光倾泻而出,一个风韵犹存的中年妇人迎了上来。

“晓娥回来啦。”

“妈。”娄晓娥应了一声,侧身让出身后的许大茂,“这是我朋友,许大茂。”

“伯母好。”许大茂不卑不亢地递上手中的礼物。

当那装着咖啡豆的铁盒与造型精巧的八音盒被放在客厅的茶几上时,立刻吸引了娄家母女的全部注意力。

娄母拿起那个八音盒,轻轻一拧发条,一阵清脆悦耳、如同山间清泉叮咚作响的音乐缓缓流淌而出。

“哎呀,这东西可真稀奇!”娄母的脸上满是惊喜。

而娄晓娥则被那盒印满外文的咖啡豆吸引了。

“大茂,这咖啡……要怎么喝?”娄母放下八音盒,好奇地拿起铁盒问道。

“用热水冲泡,可以根据口味加点糖和牛奶。”许大茂的介绍熟练而自然,仿佛他每天都在享受这种生活,“提神醒脑,味道很不错。”

他的从容与镇定,让娄母眼中的欣赏又多了几分。

就在这时,楼梯上传来一阵沉稳的脚步声。

一个男人走了下来。

他年过半百,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虽然穿着居家的便服,但那双眼睛却锐利得让人不敢直视。一股久居上位者的气势,随着他的走近,无声地笼罩了整个客厅。

许大茂知道,正主来了。

传说中的京城商界大鳄,娄半城——娄振华。

娄振华的目光没有在那些新奇的礼物上停留分毫,而是直接落在了许大茂的身上,那眼神,带着一种审视货品般的挑剔和犀利。

“年轻人,听说你在轧钢厂当放映员?”

他开门见山,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压力。

空气,瞬间紧绷起来。

娄晓娥和她母亲都有些紧张地看着许大茂。

许大茂却依旧站得笔直,脸上没有丝毫的慌乱,他迎上娄振华的目光,平静地回答。

“以前是,现在不是了。”

他的声音清晰而有力,瞬间就化解了对方施加的压力。

“哦?”娄振华眉毛一挑,显然对这个答案有些意外。

“厂里新成立了一个‘厂社挂钩流动维修小组’,由我负责。”许大茂不疾不徐地解释道,“主要工作,就是把厂里的技术带到乡下去,帮助各个公社维修农业设备,也算是响应国家号召,为工农联合做点贡献。”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点明了自己身份的转变,又站在了国家政策的高度上。

娄振华眼中的审视淡了一些,但依旧没有放松。

“为国家做贡献是好事。”他点了点头,话锋却陡然一转,“但这终究是个维修的活,能有什么大前途?”

这才是真正的考验。

许大茂笑了。

他没有再谈那些风花雪月的理想,也没有去讲那些虚无缥缈的大道理。

他往前走了一步,整个人的气场为之一变,从一个谦逊的晚辈,变成了一个指点江山的战略家。

“伯父,您说得对,如果只把它看成一个维修小组,那它的确没什么前途。”

“但如果,我们把它看成一个窗口呢?”

“一个深入广阔农村市场的窗口。”

许大茂的声音充满了强大的自信和感染力,瞬间就抓住了娄振华的全部心神。

“通过这个小组,我们的技术人员会走遍京城周边的每一个公社,接触到成千上万的农民。我们能最直观地了解到,他们需要什么,他们缺少什么,他们的购买力在哪个层级。”

“这些,是坐在办公室里看报告,永远也得不到的第一手信息!”

“就拿我们轧钢厂准备投产的自行车来说,城里人喜欢轻便、漂亮的款式。但农民兄弟呢?他们需要的是什么?是能载几百斤粮食、皮实耐用、坏了自己就能修的‘铁疙瘩’!”

“我们可以针对农村市场,专门开发‘耐用款’和‘载重款’自行车!这背后是一个多么巨大的市场?这是一个尚未被任何人注意到的,庞大的蓝海!”

“这个维修小组,现在看是付出,是支援。但在未来,它会成为我们轧钢厂连接农村市场的神经末梢,成为我们新产品开发的风向标!这,才是它真正的价值,也是我们轧钢厂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一番话,掷地有声。

客厅里一片寂静。

娄晓娥和母亲已经听得呆住了,她们从未想过,一个小小的维修小组,竟然能被许大茂说出如此宏大的商业布局。

而娄振华,那双锐利的眼睛里,审视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亮的精光,是棋逢对手的兴奋,是发现璞玉的惊喜!

他一辈子在商海沉浮,见过太多夸夸其谈之辈。但他最看重的,只有两样东西——超越常人的眼光,和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

眼前这个年轻人,两者兼备!

他看到的不是一个维修小组,而是一个撬动万亿市场的支点!

这种超越了整个时代的商业思维,让他这个老江湖都感到一阵心惊。

“好!”

娄振华猛地一拍手掌,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

他站起身,快步走到许大茂面前,眼中的欣赏和赞许再也无法掩饰。

“好!有想法,有魄力!”

他用力地拍了拍许大茂的肩膀,语气中充满了激赏。

“晓娥能交到你这样的朋友,是她的福气!”

许大茂心中一块大石轰然落地。

他知道,自己这第一关,算是稳稳地通过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