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抗战:手搓兵工厂,老总编不动 > 012.,天不亡我中华!竟有此等虎将!
换源:


       中年军人听着,脸色逐渐变得麻木,只是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显示出他内心的焦灼。

当听到“第658师118团,团长冯某某殉国,牛头山左翼阵地于12日午后失守……”

时,他痛苦地闭上了眼睛,又是一支成建制的部队被打没了。

然而,汇报的士兵顿了顿,继续念道。

“……据后续情报及零星撤回人员叙述,阵地失守后,原负责该区域督战任务的督战队队长苏明,收拢部分118团残兵及督战队人员,一度重返阵地,依托工事顽强阻击敌军至当晚,予敌重大杀伤后,方才有序撤离。”

“等等!”

中年军人猛地睁开眼睛,打断了汇报。

“你刚才说谁?督战队队长?重返阵地?阻击至夜晚?”

他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

在全面溃败的大背景下,竟然还有一支小部队在失守后重返阵地并坚持到晚上?这听起来简直像是天方夜谭!

“是的长官!督战官,苏明。”

士兵确认道,并将手中的情报记录单递了过去。

中年军人一把接过记录单,目光急切地扫过上面的文字。

当看到“疑似利用库存军火,予敌重大杀伤”、“初步判断歼敌至少一个完整步兵中队”、“成功击退敌多次进攻”等字眼时,他的呼吸陡然急促起来,麻木的脸上重新焕发出光彩!

“好!好!打得好!这个苏明,是个人才!”

他忍不住拍案叫好,连日来的阴霾似乎都被这个消息驱散了不少。

“后来呢?这支队伍后来怎么样了?撤出来没有?现在在什么位置?”

他急切地连声追问,语气中充满了关切。

汇报的士兵似乎早有准备,立刻递上了另一张后续的情报单,但表情有些凝重。

中年军人接过第二张纸,迫不及待地看去。

刚开始,他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因为他看到了“撤离途中,于XX地域遭遇敌军一支装甲部队追截”的字样。

步兵遭遇装甲部队,在野外环境下,几乎是必死之局!

他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手指甚至有些颤抖地继续往下看。

然而,接下来的内容,让他脸上的苍白迅速被震惊、难以置信,最终化为狂喜所取代!

“……苏部迂回至一废弃阵地,利用该地遗留之大量地雷,巧妙设伏……激战片刻,竟……竟全歼该装甲中队,自身伤亡极小,现已安全转移至……”

“哈哈!哈哈哈!好!好一个苏明!好一个督战官!天不亡我中华!竟有此等虎将!”

中年军人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放声大笑起来,笑声洪亮,震得屋梁似乎都在作响,多日积压的郁气仿佛在这一刻一扫而空!

指挥部里的其他人员都惊讶地看着失态的长官,但也能理解他的心情。

在如此溃败的局势下,这样一个奇迹般的胜利,实在太提气了!

笑了好一阵,中年军人才慢慢收敛笑容,但眼中的兴奋和赞赏却丝毫未减。

他背着手在屋里踱了几步,喃喃自语。

“临危不乱,能守善攻,以弱胜强,还能在绝境中创造出如此战果……此乃真正的大将之才!放在败兵潮中撤回来,简直是明珠蒙尘,太大材小用了!”

他猛然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决断。

“晋西北……”

他沉吟道。

“那里形势复杂,敌、我、匪、顽多方势力交织,战斗频繁,正需要这种有勇有谋、敢打敢拼又能创造奇迹的干部去打开局面!对!就去那里!”

他立刻转身,对身边的机要秘书下达命令。

“立刻拟电!任命原金陵战场牛头山阵地督战官苏明,为第二战区晋西北地区督战专员,兼任晋西北抗日游击支队参谋长,授上校军衔!责令其即刻收拢沿途溃散官兵,前往晋西北赴任,整顿军纪,督导作战,相机发展抗日武装!此令,即刻下发!”

“是!”

机要秘书立刻记录,转身快步离去。

这道非同寻常的越级提拔任命,很快通过无线电波,传向了正在撤离休整的苏明队伍所在的方向。

撤离的路途是漫长而艰辛的。

连续三天的跋涉,风餐露宿,时刻警惕着可能出现的追兵,让苏明这支原本就疲惫不堪的小队伍更是到了极限。

干粮早已吃完,全靠沿途搜刮野果、偶尔打到的野物以及极少数遇到的友军零星接济度日,每个人的嘴唇都干裂起皮,眼窝深陷,军装破烂不堪,几乎与乞丐无异。

直到他们根据路上得到的模糊指引,终于抵达了一处位于山坳里的临时收容集合点。

这里显然是由后方临时设置的,规模不大,设施简陋,但至少有了简单的工事和穿着军装的人员维持秩序,更重要的是,这里飘出了久违的食物香气...是大锅熬煮的稀粥和杂面馒头的味道!

对于饥肠辘辘的苏明等人来说,这无疑是世界上最美妙的味道。

经过简单的身份核实和登记,他们终于领到了撤退以来第一顿热乎的食物...一碗能照见人影却温暖无比的稀粥,和一个硬邦邦却足以救命的杂面馒头。

苏明端着碗,拿着馒头,和弟兄们找了个相对安静的角落蹲下,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稀粥下肚,一股暖流瞬间驱散了连日来的部分寒意和疲惫。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