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玄幻小说 > 视频通古代:华夏阅兵震撼皇帝! > 第2章 以未来为镜,可见万世兴替?
换源:


       大唐位面,长安。

太极殿内,一片死寂。

香炉里的檀香早已燃尽,只剩一缕若有若无的青烟,盘旋着,最终消散于雕龙画凤的梁柱之间。

李世民身着常服,独自一人站在巨大的舆图前,久久未动。

他的目光并未聚焦于大唐那辽阔的疆域之上,而是透过舆图,望向了殿外那片被金色光幕笼罩的苍穹。

他那双曾令无数突厥枭雄为之胆寒的眼眸里,此刻却罕见地流露出一丝深沉的忧虑。

千秋万代。

这个词,说起来何其轻易。

可纵观史书,又有几人能真正做到?

三皇五帝的传说太过遥远,不可考究。

夏商周三代,延续数百年,终究化作尘土。

强如大秦,始皇帝嬴政何等雄才大略,二世而亡,徒留笑柄。

雄如大汉,高祖提三尺剑斩白蛇而起,历经四百载,亦逃不过分崩离析,化作如今的汉末乱世。

前隋文帝杨坚,亦是一代明君,开创开皇之治,国富民强,却也仅仅传到二代杨广手中,便落得个天下大乱,国破家亡的下场。

自己,李世民,从尸山血海中杀出一条路,玄武门之变,手刃兄弟,逼父退位,方才坐上这至尊之位。

他自问,登基以来,从善如流,励精图治,文有房杜,武有李卫,内平门阀,外服四夷,缔造了这前所未有的贞观之治。

可……这盛世,又能持续多久?

百年?二百年?

三百年后,自己的子孙后代,是否还能守住这份基业?

是否也会重蹈覆没的覆辙?

历史,就像一个不断重复的圆。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他这位天可汗,真的能打破这个宿命般的轮回吗?

李世民缓缓抬起头,再次望向天际的光幕,眼神变得无比复杂。

这所谓的天命,究竟是什么?

仅仅是预示着自己是真龙天子吗?

不,或许……它的作用远不止于此!

“陛下!”

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四人联袂而来,脸上皆带着无法掩饰的震惊与凝重。

“臣等,参见陛下!”

四人躬身行礼,声音中气十足,驱散了殿内几分沉闷。

李世民转过身,看着眼前这四位自己的左膀右臂,心头稍定。

“都起来吧。”

他摆了摆手,声音略带沙哑地问道:

“对于天上这道光幕,诸位爱卿有何看法?”

四人对视一眼,最终,身为宰相的房玄龄上前一步,沉声道:

“回陛下,此乃天降祥瑞,亘古未有!光幕现于长安之上,而非洛阳,更非突厥王庭,足见天命在我大唐,陛下乃天命所归之人!”

杜如晦也点头附和:“房相所言极是,此乃大吉之兆,足以安天下臣民之心!”

“哼。”

一声冷哼,打断了这其乐融融的气氛。

魏征板着一张脸,出列说道:

“陛下,天降祥瑞固然可喜,但为君者,不可沉溺于此。”

“臣以为,真正的天命,不在于天,而在于人,在于民心。”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若陛下能继续行仁政,爱万民,则大唐江山稳如泰山,天命自固。若有丝毫懈怠,便是祥瑞漫天,亦是枉然!”

这番话,说得房玄龄和杜如晦脸色微微一变。

也只有魏征,敢在如此“神迹”面前,还给皇帝泼冷水。

李世民闻言,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哈哈大笑起来。

“说得好!玄成之言,真乃金玉良言,朕心甚慰!”

他走到魏征面前,亲手将他扶起,眼中满是欣赏。

“若无玄成时时警醒,朕恐怕真要在这煌煌天威之下,迷失了本心。”

而后,他环视四人,目光灼灼,一字一句地说道:

“朕,今日召集你们前来,并非是想听你们歌功颂德。”

“朕有一个想法。”

他顿了顿,深吸一口气,仿佛要说出什么惊天动地的话语。

“过去,朕常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依靠这三面镜子,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方才有了今日的大唐盛世。”

“但是现在……”

李世民猛地伸出手,直指天穹之上那道无法理解的金色光幕!

“上天,或许赐给了朕,赐给了我大唐,第四面镜子!”

此言一出,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魏征四人,尽皆浑身剧震,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

长孙无忌失声惊呼:“陛下是说……以……以未来为镜?!”

“没错!”

李世民重重点头,眼神中燃烧着一股前所未有的火焰!

“以史为镜,不过是看前人走过的路,总结成败得失。”

“但若是……能以未来为镜呢?”

“若我们能亲眼看到,数百年后,甚至千年之后,这世间会变成何等模样?后世的王朝,又是因何而兴,因何而亡?”

“那我们,是不是就有机会,避开所有前人未能避开的陷阱,弥补所有制度上的缺漏,真正建立一个……万世不移的太平基业!”

他的声音越来越高,越来越激昂,在大殿之中回荡不休!

“朕,要你们与朕一起!”

“一起研究这面天赐的‘未来之镜’!”

“朕要让后世子孙,皆以我大唐为楷模!朕要让我华夏万民,永享安康,百世太平!”

房、杜、魏、长孙四人,被李世民这番雄心壮志彻底点燃!

他们齐齐跪倒在地,用尽全身力气,嘶声高呼:

“臣等,愿为陛下,为大唐,万死不辞!”

……

大明末年位面,紫禁城。

与大唐君臣的雄心万丈截然不同。

此刻的乾清宫,弥漫着一股深入骨髓的绝望与腐朽。

崇祯皇帝朱由检,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龙袍,形销骨立,眼窝深陷。

他呆呆地望着殿外的金色光幕,那张本该充满威严的脸上,只剩下无尽的苦涩与自嘲。

“天命……”

“呵呵,天命……”

他喃喃自语,声音嘶哑得如同两块破瓦在摩擦。

“朕自登基以来,宵衣旰食,勤于政事,裁撤宦官,整顿朝纲,为何……为何换来的却是这般田地?”

他环视着空旷的大殿,眼神中满是悲凉。

殿外,那道象征着“天命所在”的光幕,此刻在他看来,是何等的讽刺。

天命所在?

自己的大明,真的还有天命吗?

南方,流寇四起,张献忠、李自成之流,早已成燎原之势,糜烂数省,官军屡战屡败。

关外,满清鞑子虎视眈眈,皇太极野心勃勃,大明的边防早已是千疮百孔。

朝内,那些自诩为圣人门徒的东林党人,满口仁义道德,背地里却只顾着党同伐异,兼并土地,大肆敛财。

国库空虚,连军饷都发不出来。

他想加征商税,却遭到满朝文武的集体反对,寸步难行。

他这个皇帝,看似九五之尊,实则早已被那些士大夫们架空,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孤家寡人!

这种情况下,这天命光幕,为何还会出现在自己的头顶?

难道……是在嘲笑自己吗?

嘲笑他朱由检,是这大明朝的末代君主?

不!

就在这无尽的绝望之中,朱由检浑浊的眼神里,突然爆发出了一道骇人的光亮!

他死死地盯着天空。

那不是希望之光,而是溺水之人,抓住的最后一根稻草!

他猛地从龙椅上站起,踉踉跄跄地跑到殿前,双膝一软,“噗通”一声跪倒在地。

他不管不顾帝王的尊严,对着那金色光幕,发出了杜鹃泣血般的嘶吼。

“苍天在上!”

“倘若朕,倘若我大明,真的还有一丝天命!”

“就请上天开眼,给朕指一条明路吧!!!”

“朕……不想做亡国之君啊!!!”

……

大汉位面,未央宫。

殿内的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北方的军情急报,如同雪花一般,一封接着一封地送到了汉文帝刘恒的案头。

匈奴冒顿单于之子,老上单于,率领十四万铁骑,悍然南下!

边境烽火连天,数座城池失守,大汉的将士死伤惨重,百姓更是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面对如此危局,天空那道金色的光幕,在汉文帝看来,显得那么的遥远和不真实。

他甚至没有抬头多看一眼。

天命?

什么狗屁天命!

天命能变出粮食吗?能变出兵器吗?

能让那十四万匈奴铁骑,自己退回草原吗?

“诸位,都说说吧。”

汉文帝刘恒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声音疲惫。

“匈奴大军压境,该当如何应对?”

殿下,文武百官,鸦雀无声。

左丞相申屠嘉,右丞相陈平,皆是低头不语,沉默得像两尊石像。

他们能说什么?

打?

拿什么打?

高祖刘邦当年何等英雄,亲率三十万大军,不也被围困于白登山,差点回不来吗?

如今大汉立国不久,国力尚未恢复,百姓需要休养生息,实在经不起一场大规模的战争。

良久。

太尉周勃缓缓出列,苍老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

“陛下……”

“臣以为,如今之计,唯有……议和。”

“议和?”汉文帝的嘴角泛起一丝苦笑。

周勃硬着头皮,继续说道:

“老上单于初登大位,急于立威。我等……我等不如效仿高祖旧事,再行和亲之策。”

“挑选一位宗室之女,封为公主,再……再多备些金银布帛,丝绸茶叶,一并送去。”

“想必那匈奴得了好处,又得了美人,应该……应该会退兵的。”

这番话说完,整个大殿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所有人都低着头,脸上火辣辣的,仿佛被人狠狠抽了一巴掌。

和亲!

又是和亲!

将自己国家的公主,像货物一样,打包送给塞外的蛮夷,以换取那卑微而短暂的和平!

这是何等的屈辱!

汉文帝刘恒的双手,在龙袍之下,死死地攥成了拳头,指甲甚至已经刺入了掌心。

他笑了。

笑得比哭还难看。

“呵呵……呵呵呵呵……”

“天命……好一个天命啊!”

他猛地抬起头,双目赤红地盯着殿外那道金色的光幕,声音中充满了无尽的悲愤与不甘!

“若真有天命!”

“为何不赐我大汉百万雄师!为何不天降神兵,助朕荡平匈奴!”

“到头来,还是要靠一个弱女子,去换取国家的安宁!”

“这……这是奇耻大辱啊!!!”

怒吼声在未央宫中回荡。

然而,就在他声音落下的那一刻!

异变陡生!

嗡——!

贯穿所有历史位面的金色光幕,猛然一震!

其上流转的亿万玄奥符文,在这一瞬间,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搅动,开始飞速地旋转、汇聚!

一股比之前还要浩瀚、还要威严的气息,轰然降临!

无论是霸气外露的曹操,还是震惊愕然的朱棣,亦或是孤傲自信的嬴政,以及满怀期待的李世民,悲愤欲绝的崇祯和汉文帝……

所有人的目光,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化,牢牢吸引!

只见那无尽的金光之中,所有的符文最终汇聚成了几个巨大无比,笔走龙蛇,充满了铁血与铿锵之意的方块大字!

每一个字,都仿佛一座太古神山,镇压在所有人的心头!

【华夏大阅兵】

这五个字,他们一个都不认识。

但是,这五个字所代表的含义,却如同天道烙印一般,瞬间被所有人理解!

“华夏……大阅兵?”

嬴政眯起了眼睛,口中喃喃自语。

“阅兵?是检阅兵马的意思吗?”

曹操的脸上,露出了极度感兴趣的神色。

“是哪家的兵马,竟有资格,在这天命光幕之上受阅?”

而就在所有人惊疑不定之际。

一道他们从未听过的,仿佛不属于这个世界任何一种音律的宏大声音,响彻了每一个位面,每一个角落!

那声音,像是钟鸣,又像是号角,充满了庄严、肃穆与力量!

紧接着。

光幕之上,那五个大字之下,又浮现出了另外四个字。

【开始播放】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