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凡的手指在主控界面停顿了一瞬,指尖下方是刚刚弹出的金色提示框。那行字安静地悬浮在屏幕中央:【检测到用户抗压能力达标,解锁“视频任务倍率模式”(每日可用3次)】。
他没有立刻点击确认,而是先扫了一眼右侧的十台设备状态栏。信号全部稳定,五台主力机已完成新一轮任务预加载,其余五台正处于低功耗待命状态。网络跳转记录显示,过去三小时内每台设备至少完成两次跨运营商切换,伪装路径足够混乱。
确认无异常后,他才点下“启用”。
系统轻微震动了一下,仿佛内部齿轮咔嗒咬合。紧接着,一个半透明的倒计时窗口浮现:【首次倍率权限准备就绪,是否全局应用?】
陈小胖端着空泡面桶从厕所回来,刚走到桌边就愣住了。“这……这是新功能?”
“嗯。”林凡低声应了一句,目光没离开屏幕,“一次十倍收益,一天只能用三次。”
“那还不赶紧用!”陈小胖声音陡然拔高,“咱们昨晚拼成那样,不就为了多赚点?现在机会来了你还等什么?”
林凡没答话,而是调出近六小时的数据流面板。他在找当前回报最高的任务类型。柱状图迅速排序,最终定格在“本地生活探店类”上——基础单价15元,平台补贴额外加成5元,且该类别任务池更新频率快,适合批量处理。
“就它了。”他说。
手指滑动,在主控端勾选“全局绑定”,将第一次倍率权限同步至全部十台设备的任务队列。倒计时启动:3、2、1。
下一秒,所有手机同时刷新页面,自动加载指定类别的短视频内容。播放进度条开始滚动,几乎在同一时刻,第一段视频结束。
叮。
150元。
第二台设备紧随其后。
叮。
150元。
第三台、第四台……接连响起入账提示音,像雨点落在铁皮屋顶上,密集而清脆。林凡盯着总收益统计表,数字以每秒近千的速度往上蹿升。
不到两分钟,累计进账已破八千。
陈小胖站在旁边,呼吸都放轻了,眼睛死死盯着电脑右下角的实时汇总窗口。当他看到总额越过九千时,整个人猛地往前一倾,手扶住桌沿才没撞上去。
“要……要破万了?”他喃喃道。
林凡没说话,只是把监控阈值重新设为每三十秒自动截图存档,并开启资金流向追踪模块,确保每一笔到账都能被独立验证。
第五分钟,最后一台设备完成本轮任务。系统结算延迟导致部分金额未即时到账,但有效入账总额最终定格在10,287元。
房间里静了几秒。
然后陈小胖一拳砸在桌上,震得几部手机微微颤动:“我们发财了!真的发财了!”
他原地转了个圈,差点踢翻椅子,又扑回来抓着林凡肩膀:“凡哥!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咱们一天赚的,比别人一个月还多!这可不是小打小闹,是真能翻身的节奏啊!”
林凡嘴角微动,终于露出一丝笑意。他没回应,而是迅速按下快捷键,截下当前操作界面,文件命名“里程碑001——万元日收达成”,上传至加密云盘备份。
他知道这个数字的意义——不仅是收入突破,更是整个运作体系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收割的转折点。
但他也没放松警惕。
高倍率运行持续了整整五分钟,期间平台侧并未触发封号机制,但有两台边缘设备出现了短暂的任务加载失败提示。他立即调取日志,发现是某运营商网关响应超时所致,随即启用备用DNS通道,并将失败任务重定向至信号更强的主力机重新执行。
为了避免集中操作痕迹过于明显,他还启用了“随机延时模块”。现在每台设备的任务启动时间都被打散,间隔控制在12到47秒之间,完全模拟真实用户的碎片化使用习惯。
同时,所有非必要通知全部关闭。屏幕不再频繁闪烁,风扇转速也调整到了最低安全值,尽可能减少对外界的视觉干扰。
“接下来怎么办?”陈小胖坐回折叠床,语气已经从狂喜转为认真,“还能再用两次倍率,要不要继续冲?”
“不能连用。”林凡摇头,“系统设了冷却机制,每次使用后至少间隔四小时才能激活下一次。而且越往后,平台监测越严,我们必须更谨慎。”
他指着其中一台手机的日志记录:“刚才那次任务潮,已经让平台后台出现轻微流量波动。虽然没达到预警线,但再这么来一次,很可能被标记为异常集群行为。”
“那咱们歇会儿?”
“歇不了。”林凡打开调度面板,重新分配任务权重,“剩下的时间,我们要用普通模式维持收益节奏,保持账号活跃度,同时为下一轮倍率做准备。”
他说完,开始逐一检查各设备的电量和散热情况。一台位于窗台边的旧机温度偏高,他顺手把它移到阴凉处,又拆开外壳清理了积灰的散热孔。
陈小胖见状,也主动拿起工具帮另一台机器更换数据线。两人配合默契,动作熟练得像是干了好几年的老搭档。
窗外天色渐亮,走廊里传来脚步声和洗漱间的水声。新的一天开始了,而302宿舍内的十台手机仍在无声运转,视频画面不断切换,任务进度条稳步推进。
主控界面上,剩余倍率使用次数清晰标注:2/3。
林凡喝了口凉水,润了润有些发干的喉咙。他的手指始终搭在键盘边缘,随时准备应对任何突发反馈。
就在他准备切换到后台数据分析界面时,其中一台手机突然弹出一个提示框:
【系统检测到非常规网络环境】
是否继续操作?
林凡眼神一凝,慢慢伸手,移开了盖在那台手机上的泡面桶。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