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敌后侦查营,我真不想当战神 > 第1章 我刚穿越就听见敌军在推演?
换源:


       林骁是被冻醒的。

刺骨的风像刀子一样刮过脸颊,他猛地睁开眼,鼻腔里灌满泥土和铁锈的腥气。

身下是湿冷的战壕泥地,后背贴着冰冷的混凝土掩体,头顶上灰蒙蒙的天压得人喘不过气。

耳边是此起彼伏的呼噜声,还有远处零星的枪响,像是某种不详的节拍器,敲在他刚复苏的神经上。

“我……不是在加班吗?”

他记得清清楚楚——凌晨三点,写字楼最后一盏灯,咖啡杯底结了层褐色的垢,键盘上手指机械地敲着PPT,脑子里只剩最后一句:“这破班再上下去真要命。”

然后,心脏一紧,眼前发黑。

再睁眼,就到了这儿。

还没等他理清思绪,一巴掌狠狠拍在他脸上。

“新兵蛋子别装死!轮到你值班了!”赵磊蹲在他旁边,咧着嘴笑,嘴里叼着根草,活像个边疆版的地痞,“第一天就打摆子?排长说了,谁睡岗谁去扫厕所一周,连蹲坑都给你刷出反光来。”

林骁晃了晃头,冷意顺着脊椎往上爬。

他低头看自己——迷彩服沾满泥,左肩上一枚列兵衔,右臂的侦察营臂章已经褪色发白。

这不是演习,也不是梦。

他穿越了。

而且穿成了敌后侦察营的炮灰列兵。

“敌后侦察营?”他冷笑一声,声音沙哑,“敌后在哪?敌人都没动静,你们在这集体冬眠?”

“哟,还挺有脾气。”周大勇懒洋洋靠在掩体上,嘴里叼着半截烟,没点着,就那么干嚼着,“新来的,听哥一句劝,这儿不兴拼命。咱们的关键绩效指标是‘活着’,不是‘立功’。规矩就一条——别惹事。”

林骁眯眼打量四周:望远镜蒙着灰,岗哨歪斜,弹药箱敞着口,几个兵横七竖八地躺着,活像被遗弃的野战仓库。

远处敌军阵地黑沉沉的,连探照灯都懒得开。

这哪是侦察营?分明是“养老观察站”。

他前世是互联网大厂的卷王,连续三年绩效S,拿命换晋升,最后猝死在工位上。

结果一睁眼,全世界都躺平了?

“我命都拼没了,现在让我混?”他攥紧拳头,指甲掐进掌心,“那我穿越是来当咸鱼的?”

午夜,轮到林骁独自值守。

寒风如针,扎得脸生疼。

他强迫自己打起精神,抓起那台老旧的夜视望远镜,对准对面敌军阵地。

起初一切如常——死寂、黑暗、毫无动静。

可就在凌晨一点十七分,一队敌军巡逻兵突然从侧翼出现,六人编队,间隔两米,步伐整齐,但路线与白天侦察记录完全不符。

更奇怪的是,领头那人左腿微跛,走路时右肩下沉,像是旧伤未愈。

林骁下意识记下:人数、间距、行进角度、口令节奏、装备配置,甚至那人战术背心第三颗纽扣松动的细节。

可就在他放下望远镜的瞬间,脑子里的画面竟一丝不差地回放出来,清晰得像刚拍完的录像。

“……什么情况?”

他心头一震。这不是普通记忆,是过目不忘。

前世他记代码、记需求、记老板的临时变更都能过目即录,可那也是反复刷屏的结果。

而现在,只一眼,整套信息就像被刻进大脑深处,纹丝不动。

“金手指?”他自嘲地扯了扯嘴角,“合着我穿越的福利就是当个人形U盘?”

正愣神,一道黑影悄无声息地靠近。

“咔嚓——”

快门声轻响。

林骁猛地转身,望远镜对准声源:“谁?!”

“别紧张嘛。”苏晚棠从掩体后探出头,相机还举着,脸上带着狡黠的笑,“战地记者,苏晚棠。刚才你那副‘全世界就我清醒’的表情太有戏了,忍不住拍一张。”

“拍我犯困?”林骁冷冷收回望远镜,“不如去拍排长打呼,那才叫艺术。”

“张排长?”苏晚棠笑出声,“他今晚又在帐篷里煮泡面,说‘敌军不开战,我绝不加班’。”

林骁没接话,目光重新投向敌军阵地。

可就在那一瞬,他的瞳孔微微一缩。

那队巡逻兵中,有人肩部的通讯器曾短暂亮起,发出过一串极短的无线电信号——嘀、嘀、嘀、嘀长——频率特征与常规巡逻通讯完全不同。

而更诡异的是,那段声音,此刻正清晰地在他脑海中循环播放,一模一样。

凌晨三点十七分,敌军方向再次传来那串短促的无线电嘀声。

嘀、嘀、嘀、嘀长——和之前一模一样。

林骁瞳孔骤缩,浑身汗毛倒竖。

不是幻觉,也不是疲劳导致的错觉。

那频率像一把锈钥匙,猛地捅进他记忆的锁孔,咔哒一声,所有画面瞬间对上了。

他猛地从战壕边弹起身,动作快得连自己都吓了一跳。

湿冷的迷彩服贴在身上,但他已经顾不上这些。

脑子里那支巡逻队的影像自动回放:六人编队,右翼斜切,左腿微跛的领队走在最前,肩部通讯器在换岗交接时亮了不到两秒——就是那时,信号发出。

“不对劲。”他低声自语,声音在寒风里几乎被吹散,“常规巡逻不会用加密频段短波通讯,这不像例行联络,倒像是……接头暗号。”

他翻出值班日志,纸页被风刮得哗哗作响。

手电筒微弱的光下,他快速翻到前两夜的记录。

白天的情报汇总表他也偷偷抄了一份,此刻全摊在地上,用石头压住边角。

第一夜:敌军C区巡逻时间为整点出发,路线沿山脊直线推进,通讯使用标准频道,间隔均匀。

第二夜:时间推迟八分钟,路线偏移十五度,绕开我方一处废弃观察哨,通讯频率出现一次异常跳变。

今夜:时间再推迟十二分钟,路线进一步调整,且出现了肩部短波信号——非制式装备,极可能是特种侦察单位。

“他们在试节奏。”林骁盯着数据,脑中逻辑链条飞速拼接,“不是随机变动,是递进式调整……他们在模拟渗透路径,试探我们的反应阈值!”

他抓起铅笔,在日志背面飞速写下报告:

【异常预警:敌方C区巡逻行为呈现规律性变异,推测正在进行小规模渗透预演。

建议立即加强三号哨所至五号岗之间夜间警戒,重点排查无线电异常频段来源。】

写完,他看一眼手表:三点四十六分。

排部帐篷还在百米外,张排长肯定已经睡死。

可这报告不能再等。

林骁抓起文件,顶着寒风冲了过去。

冻土硬得像铁,每一步都震得脚底发麻。

他一脚踹开排部帐篷的门帘,惊得张排长从行军床上一个激灵坐起来。

“谁?!干什么?!”

“报告!”林骁把纸拍在桌上,声音冷静得不像个新兵,“敌军正在重组侦察节奏,可能准备渗透,这是证据。”

张排长眯着眼,抓过眼镜戴上,扫了一眼报告,眉头越皱越紧:“你……你大半夜不睡觉,写这个?敌军连炮都没放一发,你凭啥说他们要渗透?”

“数据。”林骁指了指图表,“时间偏移、路线偏移、通讯异常,三者呈递进关系。这不是偶然,是试探。他们在找漏洞。”

“哟,还挺有学问。”周大勇不知什么时候也跟了过来,靠在帐篷门口,叼着那根没点的烟,嗤笑道,“新兵蛋子,你该不会真记住了敌军走了几步吧?要不要再报个身高体重?”

赵磊也探头进来,小声嘀咕:“他不会疯了吧……这谁记得住啊。”

林骁没理他们,只盯着张排长:“您要是不信,就当我在胡扯。但三号哨所那边,最好加个人。”

张排长正要骂人,突然,桌上的战术电台“刺啦”一声炸响。

“指挥部急电!”通讯员的声音透着慌,“边境三号哨所发现敌方单兵足迹,携带夜视设备,疑似侦察兵渗透预演!命令侦察营立即提升戒备等级,展开反侦察部署!重复,立即行动!”

帐篷里瞬间死寂。

张排长脸色变了,一把抓起林骁那份报告,逐字逐句再看一遍。

越看,手越抖。

时间、区域、行为模式——全都对上了。

他猛地抬头,死死盯住林骁:“你……从哪儿得的消息?”

林骁耸了耸肩,语气平淡得像在汇报KPI:“观察。顺便,我记性好。”

没人说话。

周大勇嘴里的草掉了。

赵磊张着嘴,像条离水的鱼。

而此刻,苏晚棠正躲在自己帐篷里,借着应急灯的光,把几张偷拍的照片传回后方编辑部。

其中一张,是林骁伏在战壕边,眼神锐利如鹰,手在本子上疾书;另一张,是他闭眼凝神,仿佛在脑中回放什么。

她敲下标题:

《敌后战壕里的“活体监控”?新兵竟能预判敌情!》

发送前,她最后看了一眼林骁的照片——他正揉着太阳穴,侧脸轮廓冷峻。

而在他脑子里,昨夜敌军每一个脚步声的节奏,正清晰回放,分毫不差。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