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和堂妹换亲后 > 001 亲事艰难
换源:


       “整个清水县,就没有比那李存更好的儿郎了?我不信!你再好好找找,指不定就能找到与咱们家清儿相配的。”

大清早的,堂屋内就吵吵开了。

许素英围着自己男人团团转,一会儿给递个擦脸巾,一会儿又拿自己做的润肤膏给男人脸上涂。

陈松五大三粗一个男人,比许素英高出一个脑袋有余。他长相威武,人也好生气派了得,单是站在哪儿,就足够唬人的。

一大早就被自家媳妇团团围着,陈松心里不是不受用。可一看到媳妇手中的香膏,陈松骇了一跳,赶紧往后退。

“我在衙门中当差,日常要缉凶查案,弄得一身脂粉香味儿,那不像话,媳妇你快饶了我吧。”

在许素英开口骂他不识好歹之前,陈松赶紧开口说,“县里适龄的男子,从十五到二十,我大致都摸排过一遍了。你既要女婿是个读书人,还要他模样与清儿相配,又要求学问扎实、人上进、家里清净,我寻摸来寻摸去,排除已经定亲的,整个县城也就李存堪配。碰巧他家也特意请了媒人来说亲,你若觉得好,我今天去衙门,顺道拐去媒人哪儿递个信儿。”

许素英妩媚的面容紧绷着,眉间拧出一个疙瘩来。

显然,李存的条件并不能让她满意,她心里对这个未来女婿,着实不看好。

“他家那寡母忒厉害了些,清儿被咱们教的有主见,以后若嫁过去,婆媳两个少不了争执。咱们闺女是做人媳妇的,到时候还不是处处受辖制?”

“那就是相不中了?行,咱们再另外蜇摸。反正我现在有了公差,咱家日子好过,不怕清儿以后说不到好女婿。”

“不急什么不急,那孟家的锦堂回来了。之前都传他遇到水匪死在河里了,结果可好,人不仅回来了,还带着媳妇一道回来的。如今满县城的人,都等着看咱们家的笑话呢。”

提起孟家,许素英胸口堵了好大一口气。

孟家的孟锦堂,生的好生明朗阔利的模样。笑起来更是意气风发,朝阳般温暖明亮。

她看中了那孩子好相貌、好学识、好家境,因而在孟家登门提亲时,一口便应下了。

那孟锦堂对女儿倒也一心一意,日常总也不忘送个好吃好玩的来。

两个小年轻正经的处的不错,谁料,三年前,孟锦堂去府城参加乡试,遇到水匪,人没了!

当时都说他被水匪杀了,人被鱼吃了;又说被绑到匪寨,做了那花肥!

反正孟家不知道从哪儿得到的消息,确证那孟锦堂死的不能再死了。

大好的女婿就这么没了,许素英也伤心,可她还没跟着落几滴泪呢,那孟家人就登门了,吵吵嚷嚷的要让女儿嫁过去,给那孟锦堂守寡。

守望门寡许素英尚且不同意,更别提是直接嫁过去守寡了,许素英不应,当即就与来人吵了起来。

可那孟家人有备而来,竟是打着更恶的主意。他们趁着婉清出来拉她,一言不合就动手,那砖头直接往人头上砸。

后来许素英才知道,孟家原是想将清儿“意外”打死,让她与那孟锦堂结做阴亲一起下葬。

丧了良心了!

当时若不是赵家村的老少闻讯过来帮忙,女儿指不定真被人埋到地里去了。

因此事,陈家与孟家交恶。

谁又能想到,三年过去,那孟锦堂起死回生了。

不仅人回来了,还带回来一个媳妇,以及一儿一女两个孩子。

他是早先被水匪捅了两刀,又砸中了脑袋,这才落了水。

也是命大,被他现在的媳妇救了。

听说养了一年伤,人好了,却依旧想不起过往的点滴。于是,就这么着留在人家,娶了女方,成亲生子。

一个月前说是上房捡瓦片,从屋顶上滚下来了。侥幸掉在柴火垛上,人没摔坏,却碰到了脑袋,于是,记忆恢复了。

恢复了记忆的孟锦堂带着媳妇孩子回了清水县,结果那孟家的人知道他娶了个孤女,顿时大闹起来。

他们扯出了陈婉清,说是孟锦堂与陈婉清,在两人十三岁时就定了亲。他耽搁的女方至今未嫁,总要给女方一个说法。

其实就一个意思,要孟锦堂把陈婉清娶过门,把他如今的媳妇贬做妾。

这乌糟事儿啊,许素英嫌脏嘴,都懒得说。

即便为避免孟家人找上门,也得快些给清儿说门合适的亲事,更不用说,女儿今年都十八了。

“你见那家姑娘这么大年纪了,还在家里留着的?我不是嫌弃女儿不嫁人,那是我生的,她在家留一辈子我都愿意……”

“好,好,你的意思我都知道了。我这就再去找,若有合适的,赶紧知会你。今天我要随县太爷去查案,且不得闲。等我回家,咱们再继续说啊。”

陈松耐不住媳妇念叨,连早饭都不吃了,只胡乱扯了扯衣裳,整了整腰间的佩刀,迈着大步就往院外走。

“爹,等一等,拿两个包子吃着走。”

一个穿着素净,长相却妩媚娇艳的姑娘,快步从灶房中走出来。

沉沉雾霭中,就见姑娘容貌出挑,宛若那下凡的仙女。

她一手拿着两个冒着滚滚白烟的包子,一手用帕子包了两个煮鸡蛋,另将水囊灌了满满的温热水,夹在两个手腕间,一股脑的塞给陈松。

“天冷,不吃早饭不行。只粥还没煮好,爹您就喝点热水凑合吧。我在您随身的荷包里装了肉干,爹您办案时,若时间不凑巧,就吃点肉干先垫两口。”

陈松听着闺女的碎碎念,手里拿着热乎乎的包子和煮鸡蛋,心里滚烫的厉害。

他这闺女啊,啥啥都好,不管是长相还是能耐,别说在村里了,就是在县城,那都是一等一的。

奈何亲事坎坷,连着说了两个都不行,还险些把命搭进去,忒的可怜了些。

陈松蒲扇般的巴掌拍在女儿肩膀上,看着闺女的发丝,在晨起的浓雾中变的水润,他说道,“行,爹都知道了。你也快回灶房去,外边冷,再冻着了。”

说着话,就和从正房走出来的媳妇摆摆手,迈着大步赶紧上差去了。

陈松一离开,许素英就和女儿一道进了灶房。

陈家的灶房建的宽敞,即便母女俩个在里边忙活,也丝毫不显拥挤。

许素英将李存的大概情况,与女儿说了说,末了道,“你爹觉得他家不错,娘却不太看好。李存那母亲是出了名的泼辣,你却不喜与人争执。若嫁过去,还不任由婆婆欺负……”

许素英又吧啦吧啦说了许多,总归就一个意思,觉得这门亲事不太行,且得再仔细蜇摸个更好的。

说了半天,不见女儿女儿应声,放下手中的烧火棍抬眼看去,就见女儿正从罐子中夹出腌制的小菜来,放在案板上仔细的切成块或丝。

深秋了,地里的活儿忙完了,百姓家的饭食也简单起来。

就像是陈家,日子算好的,早起每顿饭都有包子、鸡蛋,或是烙饼、花卷,再配上熬好的稀饭,一些小咸菜,就是非常美味的一顿了。

今天起了大雾,外边光线不太好,但灶房内烧了火,也将灶房映的亮堂堂的。

许素英的视线中,就见自家闺女白莹莹的脸在火光的照耀下,显得愈发白皙可人。她神态安静,眉眼柔和,朱唇皓齿恁的惹目,当真是个非常出挑的大姑娘。

“娘说这么多,也不见你搭句话。清儿你倒是说说你的想法,你觉得那李家可好,这亲事可能成?”

陈婉清一边将切好的咸菜放进盘子里,一边看着她娘说,“自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的亲事自有您与我爹做主,我都听你们的。”

“你这丫头,这是你的大事,让你说你就说。”

陈婉清就含着浅笑道,“您与爹为我好的心我都懂,你们把我捧在手掌心,自然也恨不能,给我选一门十全十美的亲事。但是,娘,这世上十全九美已是难得,十全十美怕是神仙也为难。”

她又不紧不慢的往咸菜中放了些香醋,滴了一滴香油,轻轻搅拌着,继续说,“况且,我一直觉得,日子都是人过出来的。只要夫妻齐心,再难的日子也能过的花团锦簇,反之,再好的日子,最后也是一塌糊涂。”

“那娘倒要如何给你择一个,能与你齐心过日子的夫婿?都说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娘又没有长了双能预知未来的通灵之眼,如何能看明白,那男人到底能不能托付终身。”

陈婉清又一笑,“所以说,这事儿不急,且慢慢来就是。”

*

用过早膳,许素英将女儿撵出灶房,自己留下来洗涮。

然而,陈婉清才拿出大扫把,准备把院子里的落叶扫一扫,便见从大门外走进来一个颇为熟悉的身影。

小老太太半佝偻着腰,穿着一身褐色的棉衣。她脑后挽着个小小的发髻,甚至上边还插着一根银簪子,细瞅竟然皮肤细致,保养的相当不错。

这小老太太也不是别人,正是陈婉清的祖母方氏。

方氏进门撩了一眼陈婉清,扯开嗓子说,“你娘呢?让你娘出来,我有点事儿要和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