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年站在雪花纷飞的院子里,看着阎埠贵夫妇那副嘴脸,心中的计划已经完全成型。
既然你们都觉得我应该感恩戴德,那我就让你们看看,什么叫主动出击!
他转身大步走向贾家,脚步踩在雪地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贾家的门虚掩着,里面传来贾张氏和贾东旭的说话声。
“妈,您说的那个农村姑娘真的行吗?我总觉得…”
“行什么不行的?你个死孩子懂什么?农村姑娘踏实,不像城里那些妖精,要这要那的。”
苏年在门口停了停,嘴角勾起一丝冷笑。
就是现在!
他抬手敲门,声音清朗:“贾大妈,在家吗?”
屋里的说话声戛然而止。
“谁啊?”贾张氏的声音透着警惕。
“我,苏年。”
门“吱呀”一声开了,贾张氏探出头来,脸上带着疑惑:“苏年?你来我家干什么?”
“贾大妈,有点事想跟您商量商量。”苏年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笑容:“能进去说话吗?”
贾张氏犹豫了一下,还是让开了身子:“进来吧。”
屋里生着炭火,比苏年的南房暖和多了。贾东旭坐在炕上,看见苏年进来,眼中闪过一丝不解。
“东旭也在啊。”苏年主动打招呼,然后直接在椅子上坐下。
贾张氏还没反应过来,就听苏年开口了:
“贾大妈,咱们院里的人,论资排辈的话,我可比东旭大两个月呢。”
这话一出,屋里的气氛瞬间变得微妙起来。
贾东旭眉头一皱:“苏年,你这话什么意思?”
苏年笑了笑,没理会贾东旭,而是直视着贾张氏:“大妈,我听说您要给东旭找个农村媳妇?”
贾张氏脸色一变:“你听谁说的?”
“院里人都知道了。”苏年摆摆手:“这不是什么秘密。我今天来,就是想跟您商量个事。”
他顿了顿,声音变得诚恳起来:
“大妈,您看这样行不行?这门亲事,让给我。成了的话,少不了您的好处。”
“什么?!”贾东旭腾地站起来:“苏年,你疯了?”
贾张氏也愣住了:“你…你说什么?”
苏年依然保持着笑容,声音平静得像在谈论天气:
“大妈,您先别急着拒绝。您听我把话说完。”
他伸出一根手指:
“第一,我比东旭大两个月,按理说应该我先成亲。”
又伸出第二根手指:
“第二,我成了亲,办酒席的时候,您贾家是长辈,坐上座,风光得很。”
第三根手指:
“第三,逢年过节,我和媳妇孝敬您老人家,这是应该的。”
第四根手指:
“第四,我要是通过您的介绍成了亲,您在院里的媒人名声就打出去了,以后谁家有事都得找您。”
贾张氏听得眼睛都直了。
这些好处,她之前想都没想过。
苏年看她表情松动,心中暗喜,继续加码:
“大妈,您想想,您给我做媒成了,整个院子的人都得夸您眼光好,手段高。以后谁家的孩子要说亲,第一个就得想到您。”
贾张氏的呼吸开始急促起来。
媒人的名声,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好处啊!
“可是…”她还在犹豫:“这门亲事本来是给东旭看的…”
苏年敏锐地捕捉到她话里的松动,立刻追击:
“大妈,您说的是农村媳妇对吧?能不能问问,是哪里的姑娘?叫什么名字?”
贾张氏下意识地回答:“昌平的,叫秦淮茹。”
“秦淮茹?”苏年眼睛一亮:“就她了!”
这话说得斩钉截铁,把贾张氏都给震住了。
“你…你怎么这么肯定?”
“大妈,昌平的姑娘,能干踏实,这名字一听就是个好姑娘。”苏年拍拍胸脯:“我就认准她了!”
贾东旭在旁边听得直冒火:“妈,您别听他胡说八道!这门亲事是给我看的!”
苏年转头看了贾东旭一眼,淡淡地说:
“东旭,你见过这个秦淮茹吗?”
“没…没见过,但是…”
“你连她长什么样都不知道,怎么就说是给你看的?”苏年摊摊手:“再说了,人家姑娘也没答应啊。”
贾张氏听到这里,心里开始动摇了。
确实,东旭连人都没见过,哪来的先后之分?
苏年看出她的心思,立刻趁热打铁:
“大妈,您听我说。今天这事赶得巧,听说那姑娘正好进城了。咱们现在就去见见,如果成了,我请客下馆子庆祝,媒人的钱我出,一分不少您的。”
“下馆子?”贾张氏眼睛亮了。
她这辈子都没在饭馆里吃过几顿好的。
“对,下馆子!”苏年一拍大腿:“成了这门亲事,咱们就去最好的饭馆,您想吃什么点什么。”
贾东旭急了:“妈,您别听他的!这门亲事本来就是给我的!”
苏年冷笑一声:
“东旭,你先许给你了?有媒人的话吗?有聘礼吗?什么都没有,凭什么说是你的?”
贾东旭被问得哑口无言。
确实,什么手续都没办,只是贾张氏托人打听了一下而已。
苏年看准时机,继续施压:
“大妈,我跟您实话实说。院里已经有人在说闲话了。”
“什么闲话?”贾张氏立刻紧张起来。
“他们说,您给东旭找媳妇,挑三拣四的,要求这个要求那个,最后还是找了个农村的。”苏年压低声音:“还有人说,您是舍不得给东旭花钱,才找农村姑娘的。”
贾张氏的脸色瞬间变了:
“谁说的?谁敢这么说我?”
“大妈,您别激动。”苏年安抚道:“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您要是先给我办了这门亲事,那些闲话就不攻自破了。”
他伸出手指,一条一条地分析:
“您想想,我主动上门求您做媒,说明您的眼光好,人脉广。我成了亲,您是大媒人,风光得很。等东旭再成亲的时候,您已经是院里有名的媒婆了,谁还敢说闲话?”
贾张氏听得连连点头。
这话说到她心坎里了。
她最怕的就是别人说闲话,说她抠门,说她给儿子找不到好媳妇。
“可是…东旭那边…”她还在纠结。
苏年看出她的顾虑,立刻给出解决方案:
“大妈,这样吧。我成了亲办酒席,您让东旭也同时办,分流客人,大家都有面子。”
“同时办?”贾张氏眼睛一亮。
“对!同一天办酒席,您贾家一下子办两场喜事,这在咱们院里可是头一回。”苏年越说越兴奋:“到时候全院的人都得夸您,说您有本事,一天促成两门亲事。”
贾张氏的心彻底动了。
同一天办两场喜事,这得多风光啊!
“那…那媒人钱…”
“我出!”苏年大手一挥:“不但媒人钱我出,今天去见秦淮茹,下馆子的钱也我出。您就当是看个热闹。”
贾东旭在旁边听得直跳脚:
“妈!您怎么能这样?这门亲事本来就是我的!”
苏年转头看了他一眼,淡淡地说:
“东旭,你急什么?又不是不给你找。你妈这么有本事,还怕找不到好姑娘?”
然后他转向贾张氏:
“大妈,您看这样行不行?咱们现在就去九道湾找王大婶,她不是说今天能见到秦淮茹吗?”
贾张氏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行,那就去看看。”
“妈!”贾东旭还想阻止。
“闭嘴!”贾张氏瞪了他一眼:“苏年说得对,我先给他办了,再给你办,这样更有面子。”
苏年心中狂喜,但脸上依然保持着平静。
“那咱们现在就走?”
“走!”贾张氏站起身:“我倒要看看,这个秦淮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姑娘。”
两人一前一后走出贾家,雪花依然在飘洒。
走在路上,贾张氏忽然开口:
“苏年啊,你刚才说同一天办酒席…”
“对啊,大妈。”苏年笑得很灿烂:“到时候您就是院里最风光的人。”
贾张氏满意地点点头,心里却在盘算着别的。
同一天办酒席,客人肯定要分流。到时候她可以让亲戚朋友都去苏年那边,东旭这边就办得简单点,能省不少钱。
苏年看出她的小心思,心中冷笑。
老太婆,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在想什么?
同一天办酒席?
到时候各吃各的,谁也别想占便宜!
雪花越下越大,两人的脚步声在胡同里回响。
九道湾就在前面,苏年的心跳开始加速。
秦淮茹,我来了!
这一次,我要彻底改写所有人的命运!
九道湾胡同口,雪花漫天飞舞,苏年和贾张氏踩着积雪一路走来。
“就是前面那个门洞。”贾张氏指了指:“王大婶就住那儿。”
苏年点点头,心中却在快速盘算着接下来的策略。
关键就在这一刻了。
两人刚到门口,就听见屋里传来说话声。
“淮茹啊,你别紧张,那小伙子马上就来了。”
“王大婶,我…我有点害怕。”
这声音软糯糯的,带着乡下姑娘特有的羞涩。
苏年心中一动,这就是秦淮茹?
贾张氏正要敲门,苏年忽然拉住她:“大妈,您等等。”
“怎么了?”
“您听,里面那个女孩的声音。”苏年压低声音:“就是秦淮茹吧?”
贾张氏侧耳听了听,点点头:“应该是。”
“那行。”苏年深吸一口气:“大妈,您一会儿别提东旭的名字。”
“为什么?”
“您想啊,万一这媒人还不知道换人了呢?”苏年眼珠一转:“咱们直接说是我来相亲,省得节外生枝。”
贾张氏想了想,觉得有道理:“也对,反正都是咱们院里的孩子。”
苏年暗暗松了口气。
第一步,成功。
他抬手敲门:“王大婶,我们来了。”
“来了来了!”屋里传来脚步声。
门开了,一个五十多岁的妇女探出头来,看见贾张氏,脸上立刻堆满笑容:“哎呀,张大妹子,你来了!”
然后她的目光落在苏年身上,愣了一下:“这位是…?”
关键时刻到了。
苏年抢在贾张氏开口前说道:“王大婶,我是苏年,跟贾东旭一个院的。张大妈说东旭今天有事来不了,让我先来看看。”
王大婶眨了眨眼:“你是…苏年?”
“对,我住在他们院的南房。”苏年笑得很自然:“我比东旭大两个月,张大妈说按理应该我先成亲。”
王大婶看了看贾张氏。
贾张氏点点头:“就是这么回事。”
“那…那东旭呢?”王大婶还是有些疑惑。
苏年心中暗笑,这媒人果然没见过贾东旭。
“东旭啊,他今天厂里有事。”苏年一本正经地说:“张大妈说了,既然我年龄大,就让我先来看看。要是成了,就给我办;要是不成,再让东旭来。”
王大婶将信将疑,但看贾张氏没有反对,也就没再多问。
“那…那行吧。”她让开身子:“你们进来吧。”
苏年暗自得意。
第二步,也成功了。
屋里生着炭火,很暖和。
苏年一进门,就看见炕上坐着一个姑娘。
那姑娘大概十八九岁的样子,瓜子脸,柳叶眉,皮肤白净,眉目清秀。
虽然穿着朴素的蓝布棉袄,但掩不住天生的秀丽。
这就是秦淮茹?
苏年心中一动,比他记忆中的还要好看。
秦淮茹听见动静,抬头看了一眼,正好与苏年的目光对上。
那一瞬间,她的脸刷地红了。
苏年长得本就俊朗,在这个年代,这样的长相在农村更是少见。
再加上他身上那股城里人的气质,一下子就吸引了秦淮茹的目光。
“这位就是秦淮茹吧?”苏年主动开口。
“是…是的。”秦淮茹声音很小,不敢正眼看他。
苏年观察着她的反应,心中暗喜。
看这反应,是有戏的。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