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清浅盯着手机屏幕,手指悬在拨号键上方抖得像被电击。
她刚用民宿的无线网络刷完朋友圈,整个人已经进入一种介于脑溢血前兆和精神出离的临界状态。
林小满发来的视频里,星澜科技总部会议室俨然变成了《脱口秀大会》复活夜现场。
顾晏辰端坐C位,西装笔挺,眼神专注,手里还拿着一支红色签字笔——不是批文件,是在给员工写的“模仿苏清浅体”吐槽打分。
镜头一转,白板上赫然写着今日主题:【如果顾总突然宣布全员降薪10%,苏小编会怎么骂?】
底下五花八门的答案贴满整墙:
“他不是降薪,是给我们的人生按了暂停键,还顺手收了会员费。”
“建议把工资条做成盲盒,毕竟惊喜也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他说这是‘共克时艰’,我理解为‘你们先苦着,我继续艰着’。”
而顾晏辰正一本正经地念:“这条用了双关,情绪递进合理,逻辑闭环完整——8.5分,李维,你最近进步很大。”
苏清浅差点把手机扔进泡面桶。
这哪是科技公司?这是“总裁终结者”角色扮演大赛集训营吧!
她颤抖着拨通林小满电话,声音压低到几乎破音:“你们……现在上班不写关键绩效指标改写段子了?他还打分?!他是首席执行官还是郭德纲助教?”
“浅浅!”林小满语气激动,“你知道吗?昨天市场部一个实习生写了句‘顾总微笑时像人工智能生成的理想型男友’,直接拿了满分,奖金三千!现在全公司都在卷嘴炮创作,周总监说要设立‘首席吐槽官’岗位,竞聘材料必须用你的文风写!”
“……我要报警了。”苏清浅扶额,“这不是企业文化建设,这是集体癔症爆发。”
挂了电话,她瘫在床上,望着天花板发呆。
三个月前她还是个躲在工位后头、连跟领导对视都要做心理建设的社恐小编;现在她成了全公司嘴炮界的“孔子”,连老板都开始搞她的思想研究。
最魔幻的是,那个曾被她深夜发文怒喷“冷血资本家附体”的顾晏辰,如今不仅没开除她,反而把她捧成了企业文化的“活化石”。
而且……他还记得她随口提过的“人格解体”。
想到那天他发来的那条私信,苏清浅心头莫名一颤。
“别等到人格解体那天,我才意识到,我追的黑粉,其实是个濒危物种。”
这话要是出现在她自己的公众号评论区,她绝对当场截图配文:“霸总语录又更新了,这次走的是深情流。”
可问题是,说这话的人是顾晏辰啊!
那个每天自查百度词条、连知乎匿名提问都要法务部删帖的男人!
结果现在为了让她好好休假,竟然搞出个“清浅不在·灵感不息”特别计划?
她翻了个身,打开微博小号,搜了搜#星澜科技段子大赛#,话题阅读量已经破千万。
网友热评第一:
【原来真的有人能把职场变成真人秀,建议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代社畜的精神代餐。】
苏清浅揉了揉太阳穴,忽然意识到一件事——
她逃了三天假,公司非但没停摆,反而更热闹了。
而她这个“嘴替”,好像……正在被系统性地替代。
茶几上的手机又震了一下,是企业微信弹窗:
【您有一条来自首席执行官信箱的新消息】
她点开,只有短短一行字:
今天收到第372条投稿。
没人写得出你那种“笑着捅刀还不带脏字”的劲儿。
所以,别真消失。
苏清浅盯着那句话看了足足一分钟,忽然笑了。
笑得有点涩,又有点暖。
然后她默默打开备忘录,新建文档,输入标题:
《关于一个键盘侠被迫转正后,组织行为失控的观察报告》
光标闪烁,像在等待某种反击的号角。
而她,也该换个方式登场了。
苏清浅决定反击的那一刻,脑子里闪过三个念头:第一,她可能要被自己玩脱了;第二,这波操作一旦翻车,她的社恐人生将直接升级为社死现场;第三——管他呢,反正顾晏辰已经把公司搞成了段子收容所,她再加一把火也不算过分。
她连夜披上“前互联网嘴替”的荣光,打开剪映,调出最伪纪录片的滤镜,配上了低沉磁性的AI旁白,标题起得又狠又文艺:《消失的嘴替:一场关于真实的实验》。
视频开场就是黑白镜头,慢放脚步声,背景音乐是《寂静之声》混音版。
画外音幽幽响起:“在一个KPI与PPT共舞、微笑与内耗齐飞的科技帝国里,有一位匿名者,用文字刺破虚伪,用吐槽喂养真实……她不是员工,她是系统的bug,是沉默中的尖叫,是那个——敢说‘皇帝没穿衣服’的小孩。”
接着剪辑拼贴开始发力:偷拍的会议片段(打了码)、匿名采访录音(林小满激情输出:“没有浅浅,我们连阴阳怪气都阴阳得不够优雅!”)、还有顾晏辰在段子大赛上认真点评“如果老板突然宣布弹性工作制但其实是变相加班”那条神回复时,嘴角微微上扬的0.3秒特写。
高潮部分,她用了反讽蒙太奇——一边播放公司宣传视频里“以人为本、开放包容”的口号,一边叠加快剪员工憋笑念吐槽稿、周总监亲自示范“如何用清浅体写周报”的魔幻画面。
最后定格在一张空白工位的照片,字幕缓缓浮现:
“当讽刺成为KPI,我们是在致敬真实,还是在表演叛逆?
当嘴替被供上神坛——
是不是意味着,再也没有人敢真正开口了?”
她匿名上传到几个行业大群,顺手设了关键词提醒:“星澜科技”“首席吐槽官”“顾晏辰破防”……然后关机睡觉,仿佛刚刚不是发布了一枚舆论炸弹,而是点了份夜宵。
结果不到半天,炸的是整个互联网圈。
财经号转发:“星澜科技为何突然全员学骂老板?背后藏着Z世代职场治理新模型?”
心理博主深挖:“从压抑到集体嘴炮:一家公司的代偿性情绪释放机制。”
甚至连官媒都下场点评:“当企业开始鼓励批评,是进步,还是另一种形式的控制?”
热搜第四位赫然挂着#谁杀了首席吐槽官#,底下热评第一:“建议查查顾晏辰,我怀疑他把黑粉养成吉祥物了。”
而最绝的是,李维竟然真的提交了“首席吐槽官”竞聘书,全文模仿苏清浅风格,结尾一句震古烁今:“我不是来接班的,我是来证明——没人能复制一个活生生的讽刺符号。”
第三天傍晚,苏清浅的手机突然响起。
来电显示:顾晏辰。
她差点以为自己眼花,手指一滑,接通了视频。
画面一亮——好家伙,公司大厅人山人海,全体员工举着五颜六色的手绘牌子,齐刷刷对着镜头喊:
“求首席吐槽官归位!”
“没有你,我们连阴阳怪气都不会了!”
“回来吧,我们保证以后吐槽只模仿,不抄袭!”
顾晏辰站在C位,西装照旧一丝不苟,手里却举着个歪歪扭扭写着“我错了”的A4纸。
他笑着把镜头递向人群,声音透过嘈杂传来:
“你看,他们现在都知道——真话不是攻击,是养分。”
顿了顿,他低头看了眼手机,眼神忽然认真起来,声音压低,像只终于承认迷路的高冷猫:
“但我才知道,原来最怕你走的人,是我。”
镜头外,周总监正指挥后勤搬出一个巨型蛋糕,奶油裱花写着一行字:
“欢迎回来,我们的麻烦制造者。”
民宿阳台,苏清浅盯着手机里那段“全体员工举牌迎接”的视频,指尖在回复键上悬停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