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请父皇赴死! > 第18章 兵临城下,朝野震惊
换源:


       “该死!我们被骗了!”

“谁说河西城没有人防守的?真是混蛋!”东夷大将金孝昌骑在马背上,大声唾骂。

他紧赶慢赶,还是来晚了一步。

没有王建怀的配合,他们这支远道而来的疲兵,想要攻打河西城,恐怕要费不少功夫。

甚至能不能打得下来,都还是两说。

金孝昌满脸怒容,大声呵斥:“罗文英,你给我解释解释!”

“如果不给我一个满意的交代,就算你是王上册封的大学士,我也要你血溅当场!”

若不是听信了罗文英的话,他也不会派出大军,数百里奔袭。

现在,东夷大军深入太康境内,处于敌人的重重包围中,一个不好就有全军覆没的风险,怎能让人不愤怒、不担忧?

他将这一切,都怪罪到罗文英身上。

“将军恕罪!”罗文英连忙拱手讨饶,好一阵赔罪,“并非我的情报出错,而是敌人反应太快了。”

“都怪这个王建怀,真是没用!”

“他举兵造反,竟然连三天都没坚持到,就被人彻底歼灭,连脑袋都挂到了城墙上,坏了我们的大事!真是死一万次,都不够顶罪!”

罗文英一边推卸责任,一边破口大骂。

他心里真的恨极了王建怀——真是半点用都没有。他本就没指望王建怀能取得多大战果,只要王建怀自己不死,在河西城多坚持两天,他的支援就能赶到。

结果就这?

不仅自己丢了脑袋,还把东夷大军也给坑了进来,真是猪队友。

“少说这些没用的废话,我问你,现在该怎么办?”金孝昌大声质问道。

看到罗文英低头嗫嚅,不敢说话,他心中更加气愤:“我们总不能虎头蛇尾,就这样掉头而走吧?”

“劳师远征却无功而返,我无法在王上面前交代,就算砍下你的脑袋,也不能顶罪!”

罗文英急得满脸通红,额头冒汗。

一阵抓耳挠腮之后,总算想出了个说法:“将军,别急,我们还有机会!”

“据我所知,河西这地方根本没有什么军队镇守,唯一的两千府兵,也早被王建怀葬送掉了。”

“现在守城的,完全是一支临时征召的军队,绝对不是我们东夷精锐大军的对手。”

“只要我们发起进攻,一切都会好起来,定能攻破城池,俘虏太康皇子!”

此时,他们已经来到河西城墙之下。

抬头就能看到,城上防守的士兵根本没穿什么制式衣甲,甚至连像样的兵器都没有,完全是一群乌合之众。

只有少数人穿着太康官兵的制服,不知在忙碌什么。

金孝昌仔细观察,发现确实如此,脸色这才缓和几分,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你说的有道理。”

“这群防守的军队,绝对不是太康王朝的精兵,我们还有的打!”

久经训练的正规军,跟临时拉来凑数的军队,完全不是一回事,战斗力天差地别。

对方的军容状况,让金孝昌看到了希望。

不过,他还是略微沉思,没有直接让大军发动进攻:“我们远道奔袭而来,士兵早已疲累不堪,还是先就地扎营,暂作休整。”

“等士兵们恢复体力,再大举攻城,一定要拿下河西!”

于是,东夷大军在城墙上敌军的虎视眈眈之下,开始安营扎寨、生火做饭。

陈渊也乐得如此,抓紧最后的机会加强城防。

而此时,太康王朝京城之中。

陈渊巧用妙计平定王建怀叛乱的消息,刚刚送到朝中。

“报!”

“二皇子送来军情奏报,逆贼王建怀已经伏诛,河西城安然收复,整场叛乱已被殿下平定!”

“赶来支援的常德府统领朱宇光,正在协助二皇子殿下收拾收尾……”

陈渊解决王建怀后,立刻就把请功的奏折送了回去,只是按流程,此刻才递上朝堂。

群臣听完,纷纷侧目,私下里议论纷纷,脸上尽是不信之色。

就连太康帝也有几分将信将疑:“这么快就把叛乱平定了?”

“老二什么时候有如此本事了,连朕都没料到。”

不过,太康帝也知道,陈渊不敢在这样重大的军事情报上撒谎,看样子,王建怀是真的死了。

他派过去的援军,根本没发挥任何作用,显然是白跑一趟。

“荒谬!”御史大夫胡方第一个跳出来反驳。

“二皇子手中无兵无将,凭什么能在短短三天之内平定王建怀?我不信!”

“臣恳请陛下召二皇子回京,当面对质,详细讲述平乱经过。”

户部侍郎王纯等人也纷纷附和,大声质疑,根本不相信陈渊能做到此事。

眼看群臣声音越来越大,太康帝也开始犹豫,想着要不要把陈渊召回京城。

可就在这时,又一位头顶插着红色鸟羽的传信兵,慌忙无比地闯进宫来:“报!陛下,大事不好了!”

“东夷人突然大举发兵,绕过边境城池,不知怎么出现在河西城东边的腹地!”

这道消息如同一声惊雷,在朝堂之上炸响。

群臣百官皆是面色大变,满脸不可置信。

“东夷人?!”

“不!这不可能!我们与东夷的边境上,有数座军事重镇,更有五万大军镇守,东夷人是怎么绕过来的?”

“难道这五万大军全都是瞎子,故意放纵敌军不成!”

御史大夫胡方等人一连串地质问,想要否认这个消息。

可谁都知道,这种紧急军情绝不可能作假,他们只是下意识地不愿承认、不愿面对这一幕。

“都给朕闭嘴!”太康帝大吼一声,猛地一拍桌案。

他怒目扫视群臣,咬牙切齿:“尔等昏庸无能之辈,就只会在这里摇唇弄舌,提不出半点有意义的对策!”

“朝堂之上全是你们这群酒囊饭袋,难怪东夷人敢大举入侵,不把我太康王朝放在眼里!”

比起东夷人入侵,群臣不堪的表现,更让太康帝生气。

依靠这样一群废物,怎么能治理好国家?太康王朝的江山社稷,就是这样一点点败坏的!

“臣等有罪,请陛下责罚!”

群臣大为惊慌,全都跪下来请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