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玄幻小说 > 玄穹纪:万神共契 > 第三十一章:鉴往知来
换源:


       晨光穿透云层,洒在南泽沼泽的蛊园里。阿泽蹲在竹笼前,小心翼翼地将灵草汁液滴入护灵蛊的食皿中,翠绿的蛊虫振翅飞起,在他指尖留下细碎的荧光。不远处,苗疆正和几位异族工匠围着一张图纸讨论,图纸上密密麻麻画着机关与蛊虫结合的结构——这是从《九域玄鉴》中复刻的“蛊虫机关阵”,据说能借助护灵蛊的净化力,自动修复小型灵脉节点。

“阿泽,过来看看这个齿轮的尺寸对不对。”苗疆招手喊道。阿泽快步跑过去,目光落在图纸上,忽然指着一处齿轮咬合处说:“族长,这里的齿距应该再缩小半分,不然护灵蛊进出的时候会卡住。”苗疆愣了愣,随即笑着点头:“没错,还是你心细。当年墨尘先生设计机关时,最讲究的就是这种细节。”

提到“墨尘”这个名字,阿泽的眼神亮了起来。他从小就听族里的人讲墨尘的故事,那些能在岩浆中航行的熔舟、能抵御混沌能量的界域战甲,还有留在《九域玄鉴》里的机关图纸,都让他对这位从未谋面的前辈充满敬佩。“族长,我以后也想成为像墨尘先生一样的人,用机关术帮助更多部落。”

苗疆摸了摸他的头,望向沼泽深处——那里,几架墨尘设计的改良版“灵脉探测仪”正缓缓运转,仪器顶端的晶石随着灵脉流动闪烁着蓝光。“会的。现在九域的孩子都能读到《九域玄鉴》,都能学习各族的技艺,你们这一代,一定会比我们做得更好。”

与此同时,西极荒漠的焰棘草原上,一场特殊的“技艺交流会”正在进行。阿古拉站在高台上,看着台下来自不同部落的年轻人——有学习机关术的石灵族少年,有研究星象的星灵族少女,还有来自北境的冰灵族工匠。他们围在一起,手里拿着《九域玄鉴》的复刻本,争论着如何改进机关水车的动力系统。

“我觉得可以加入星灵族的星辰罗盘,根据星象变化调整水车的转速。”星灵族少女指着图纸上的动力轴说。石灵族少年立刻反驳:“不行,西极的风沙太大,星辰罗盘容易被磨损。不如用我们石灵族的‘灵脉晶石’,借助地脉能量驱动。”

两人争执不下,转头看向阿古拉。阿古拉却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从怀中取出一本泛黄的册子——这是当年云峥和墨尘在西极时留下的手稿,上面记录着他们改进机关水车的过程。“你们看,当年墨尘先生和云峥先生也遇到过同样的问题,他们最后用的是‘双动力系统’,风沙小时用星辰之力,风沙大时用地脉能量。”

年轻人凑过去,看着手稿上密密麻麻的批注,忽然明白了什么。星灵族少女笑着说:“原来不是非要选一个,而是可以结合起来!”石灵族少年也点头:“对,就像九域的灵脉一样,只有相互连接,才能发挥最大的力量。”

阿古拉看着他们恍然大悟的样子,心中满是感慨。十年前,西极的炎砂族还在为水源争斗;而现在,各族的年轻人能坐在一起交流技艺,共同解决问题。这一切,都离不开当年云峥、苏清瑶和墨尘的努力,离不开《九域玄鉴》里记录的智慧。

北境冰原的冰脉学院里,冰凝正带着学生们进行“灵脉净化”实操。学生们手持冰脉晶,按照《九域玄鉴》中记载的方法,将冰脉能量注入被污染的灵脉节点。不远处,来自幽冥族的导师正教学生们用“镇魂灯”超度残留的亡灵怨气,两种技艺结合,原本浑浊的灵脉很快变得清澈起来。

“老师,为什么一定要用两种方法净化灵脉呢?”一个年轻的冰灵族学生问道。冰凝指着《九域玄鉴》封面上的字——“无分族类,无问域界”,轻声解释:“因为九域的危机从来不是靠一个部落能解决的。当年幽冥渊的亡灵怨气,是靠苏清瑶先生的凤凰神力和幽冥族的镇魂术共同化解的;地心狱的熔火晶核,是靠炎狱族的火焰操控术和石灵族的矿石锻造术共同开采的。只有学会借鉴其他部落的智慧,才能真正守护好九域。”

学生们似懂非懂地点头,目光重新落回手中的《九域玄鉴》上。书页间夹着一张泛黄的照片,那是十年前云峥、苏清瑶和各族首领的合影。照片上,墨尘站在最旁边,手里拿着一张机关图纸,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

傍晚时分,中枢城的书馆里依旧灯火通明。云峥和苏清瑶坐在窗边,看着前来借阅《九域玄鉴》的人们——有白发苍苍的老者,有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还有抱着孩子的妇人。一个约莫五岁的孩童指着封面上的昆仑灵根,奶声奶气地问:“爹爹,这是什么呀?”

孩童的父亲蹲下身,轻声回答:“这是昆仑灵根,是九域的命脉。当年有很多英雄为了保护它,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孩童似懂非懂地点头,伸手摸了摸封面上的灵根图案,眼中满是好奇。

云峥看着这一幕,转头对苏清瑶说:“你看,现在的孩子虽然不会再经历战争,但他们会从《九域玄鉴》里知道,九域的和平是怎么来的。”苏清瑶笑着点头,目光落在书馆墙上的“守护碑”拓片上——上面刻着所有为九域牺牲的人的名字,墨尘、古衍、还有那些不知名的战士。

“墨尘要是知道,他的机关图纸能帮助这么多人,一定会很开心。”苏清瑶轻声说。云峥望向窗外的星空,那里,那颗属于墨尘的星星依旧明亮。“他一直都知道。你看,这些孩子,这些年轻人,他们传承的不仅是技艺,更是‘守护’的信念。这才是《九域玄鉴》真正的意义。”

夜深了,书馆的灯渐渐熄灭。最后一个离开的年轻人,手里捧着《九域玄鉴》,脚步坚定地走向远方。他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却仿佛化作一道光,与九域各地的灯火连成一片——那是希望的光,是传承的光,是属于九域每一个生灵的“玄穹之光”。

在昆仑灵根下,微弱的灵光顺着地脉缓缓流淌,滋养着九域的每一寸土地。灵根深处,万神契书化作的流光与灵脉融为一体,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永恒的约定:无论时光如何流转,无论遇到多少困难,九域的生灵都会牢记“玄穹共守”的信念,用智慧和勇气,守护好这片共同的家园。

而《九域玄鉴》里的故事,还在继续。它会被一代又一代的人翻阅、传承,会让更多人知道,九域的和平来之不易,需要每一个人的守护。就像书中最后一页写的那样:“九域之脉,在乎人心;玄穹之耀,在乎传承。”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