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短篇小说 > 我在四合院举报成神 > 第31章 尘埃落定,木香依旧(大佬们收藏搞起来啊,满500收必爆肝更!!!)
换源:


       张逐野最终没去区工业局。

他去了街道办,找到王主任,很正式地表达了感谢,但婉拒了调令。理由很简单,他说自己没什么文化,就会点木匠手艺,去了机关也是添乱,还是在合作社踏实。

王主任有些意外,劝了几句,见他是真心不想去,也就没再强求,只是拍着他肩膀说:“也好,是块金子在哪都发光。合作社那边,以后还得靠你多挑大梁。”

消息传回合作社,马主任没说什么,只是下午干活时,扔给张逐野一包好烟。老杨头依旧沉默,但接下来几天,让张逐野上手干的活,难度明显又高了一截。

日子好像又回到了从前,每天刨锯凿钉,木屑飞舞。但又完全不同了。

院里的人见了他,客气里带着疏远,敬畏中藏着算计。刘海中彻底偃旗息鼓,见了面都绕道走,听说在家天天逼着刘光福刘光当学习,指望儿子能出息,别像他一样没眼力见。阎埠贵还是爱算计,但再也不敢算计到张逐野头上,偶尔还会“无意”中透露点院里的小道消息给他。

贾家消停得诡异。贾张氏不再指桑骂槐,但那双三角眼里的怨毒没减分毫。秦淮茹更加沉默,干活更拼命,只是有次张逐野下班回来,看到她正吃力地拎着一桶水,犹豫了一下,还是上前帮了一把。秦淮茹吓得像受惊的兔子,连声道谢,眼神复杂得厉害。

傻柱还是那个傻柱,咋咋呼呼,但再也不拿张逐野开涮,有时从食堂带点好菜,会让何雨水送一份过来。张逐野不收,他就自己嘟囔着“不吃拉倒,喂狗”,但下次还送。何雨水后来也不来送了,见了张逐野脸就红,低头快步走过。

只有后院聋老太太,一切照旧。张逐野隔三差五送点吃的用的过去,她也不推辞,偶尔会蹦出一两句没头没脑的话,像是“树大招风”,“手艺是自己的”。

系统里的情绪值还在慢悠悠地涨,大多是些【敬畏】、【好奇】、【嫉妒】。张逐野用积攒的情绪值,把【中级木工技巧】点到了高级,又兑换了些增强体质和精神的被动技能。他发现,手艺到了高处,每一点提升都极难,需要的是水磨工夫和感悟。

天气转凉,秋天到了。

机械厂那边的风波渐渐平息,新的领导班子上任,雷厉风行地整顿秩序。张翰文和林婉的追悼会和平反大会在新落成的厂礼堂举行,办得很隆重。张逐野去了,穿着合作社发的新工作服,站在第一排,听着厂领导念悼词,宣布恢复名誉,追认烈士。他心里很平静,只是把那张小小的烈士证明书和抚恤金increase的通知单仔细收好。父母留下的那点钱,他一部分买了新的专业工具,剩下的,都存了起来。

马主任说话算话,在合作社里给他父母弄了个小小的纪念角,摆上了他们的照片和平反证明复印件,还有张逐野用那块紫檀边角料精心雕刻的一个小小的齿轮模型——那是父母设计生涯的起点。

生活仿佛步入了一种新的轨道。平静,充实,甚至有点……平淡。

这天,合作社接了个大单子。区图书馆要定做一批仿古式的藏书柜,要求高,工期紧。马主任直接把活派给了张逐野和老杨头。

老杨头负责总体设计和最难的部分,张逐野带着两个细心的学徒工负责主体制作。那段时间,合作社里弥漫着好木料的香气,敲打声日夜不息。

张逐野完全沉浸了进去。高级木工技巧带来的不仅仅是手艺的精湛,更是一种对材料的深刻理解和掌控。他能通过触摸感知木料的纹理走向,能通过声音判断榫卯的结合程度。老杨头偶尔在旁边看着,浑浊的眼睛里会闪过极其细微的赞赏。

就在藏书柜项目进行到最关键的时候,一天下午,一辆黑色的伏尔加小轿车无声地停在了合作社门口。

车门打开,一个秘书模样的年轻人先下来,然后,那位鬓角微白的首长走了下来。

马主任正在门口指挥人卸木料,一看这阵仗,吓了一跳,赶紧迎上去。

首长摆摆手,很随和:“路过,听说你们这手艺好,过来看看。”他的目光扫过忙碌的车间,最后落在了那排已经初具雏形的巨大藏书柜上,以及正在柜顶调整一个复杂榫卯结构的张逐野身上。

张逐野听到动静,低头一看,也是一愣,赶紧从梯子上下来。

“首长。”

首长打量着他,点点头:“气色不错。伤好了?”

“早好了。谢谢首长关心。”

“嗯。”首长背着手,走到那排藏书柜前,仔细看着那精湛的工艺和古朴的设计,手指拂过光滑的木面,“手艺没丢下,挺好。”

他转回头,看着张逐野和马主任:“有多大能力,端多大饭碗。在哪都是为人民服务。把手艺传承好,也是大功一件。”

他又简单问了几句合作社的情况,勉励了大家几句,便上车离开了。来去不到十分钟,却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

合作社里炸开了锅。工人们兴奋地议论着,看张逐野的眼神更加不一样了。

马主任看着远去的车尾灯,咂摸了半天,对张逐野说:“这位……是给你撑腰来了。”

张逐野明白。这是告诉所有人,他虽然留在合作社,但也不是谁都能动的。

他心里有些暖,又有些沉。这份关照,是动力,也是压力。

傍晚下班,他没直接回院里,而是绕道去了父母厂里的宿舍区。原来的老房子早就分给别人了,他在以前家附近的那棵老槐树下站了一会儿。

夕阳西下,给一切都镀上了金色。

他想起父母以前下班,总会在这棵树下歇歇脚,说说话。父亲会捡片叶子吹口哨,母亲会笑着拍他。

那些温暖的、遥远的记忆,终于不再被屈辱和仇恨覆盖。

仇恨结束了。生活还得继续。

他深吸一口带着凉意的空气,转身往回走。

前面的路还长,但他心里踏实了很多。

至少,他手里有锯,有刨,有凿子。

还有一身的力气,和一门饿不死的手艺。

这就够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