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三国:暴君型长子,曹操破防了! > 22,丞相后继有人,实乃我等之幸!
换源:


       “诸位同僚,此次南征,本欲彰显朝廷天威,招抚荆州张绣。奈何那张绣,狼子野心,阳奉阴违,竟行诈降之计,欲于宛城,行刺本相,颠覆朝纲!”

曹操的声音中,充满了痛心疾首的愤怒,仿佛他才是那个最大的受害者。

“然,天佑大汉!危难之际,吾家长子曹昂,洞若观火,提前识破了张绣的奸谋!他以一人之智,巧设空营之计,妙用反间之策,于谈笑之间,便将那张绣与毒士贾诩,戏耍于股掌之上,逼退敌军主力!”

“后,昂儿又料定张绣会衔尾追击,亲率精兵,设伏于梅林!一战,便斩敌首级三千,俘虏上万,缴获兵甲无数!那张绣被打得丢盔弃甲,狼狈奔逃,若非刘表接应,早已为我儿擒获!”

他这番话说得是慷慨激昂,将曹昂的功绩,夸大了数倍不止。斩首数百,在他口中变成了三千;俘虏近千,更是变成了上万!

同时,他又极其自然地,将自己未能彻底剿灭张绣的原因,归结于自己“过于真诚,轻信了奸佞之言”,不仅将自己的过失,洗得一干二净,更是给张绣扣上了一顶“背信弃义、反复无常”的大帽子。

帐下,荀彧等一众心思深沉的谋士,听着这番话,心中各自盘算,虽然知道其中必然有夸大和粉饰的成分,但脸上却无一例外地,都露出了恰到好处的震惊与赞叹。

无人敢于,也无人会去拆穿。

“大公子竟有如此经天纬地之才?真乃国之栋梁啊!”

“虎父无犬子!丞相后继有人,实乃我等之幸!”

赞美之词,不绝于耳。

荀彧的眼中,更是异彩连连。他望着那个在曹操身后,神色平静、不骄不躁的年轻人,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他了解曹昂,知道他生性淳厚,至纯至孝。一个忠孝之人,如今又展现出了经天纬地般的智慧与韬略,这……这简直就是上天赐给大汉的辅国良臣啊!

一个念头,不可抑制地,在他的心底疯狂滋生。

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其心难测。但若是将来,由曹昂这等忠孝智慧之人,继承了曹操的基业,那他……会不会像昔日的霍光、伊尹一般,忠心耿耿,辅佐汉室,重振社稷?

这个念头,让荀彧的心,瞬间变得火热起来。他看向曹昂的目光,也多了一丝以往从未有过的期许与意动。

而曹仁、程昱等曹氏嫡系心腹,则是发自内心的喜悦与骄傲。他们看向曹昂的眼神,充满了赞赏与认可。

经此一役,再经由曹操这番当众的、不遗余力的宣扬,曹昂的声名,如同一颗璀璨的新星,在许都的政治舞台上,冉冉升起!

“麒麟儿”之名,不胫而走。

一番吹捧之后,一名朝廷大臣,手捧圣旨,上前宣读。

无外乎是代天子,对曹操进行一番褒奖,赏赐了大量的金银布帛。其余有功将士,则由曹操统计功绩之后,再统一表奏朝廷,进行封赏。

宣读完毕,荀彧上前一步,躬身说道:“丞相,天子已在宫中备下庆功酒宴,为丞相与诸位将士接风洗尘。”

所有人都以为,曹操会欣然前往。

然而,曹操却摆了摆手,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容,用一种看似随意的语气说道:“有劳陛下与文若费心了。只是操离家日久,颇为挂念幼子的学业,今日便不去宫中了。待明日早朝,再向天子请安吧。”

此言一出,百官皆惊。

天子御赐的酒宴,他说推就推了?而且理由,竟然只是“挂念幼子的学业”?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托词了,这是一种姿态!一种将家事,置于国事之上的,赤裸裸的权臣姿态!

荀彧的眼底,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黯然。

“既如此,我等便不叨扰丞相与家人团聚了。”他躬了躬身,让开了道路。

“驾!”

曹操不再多言,双腿一夹马腹,策马当先,径直入了许都城。

曹昂、典韦,以及一辆载着邹夫人的马车,紧随其后。

其余的将士,除了需要值守和家不在许都的之外,皆是就地解散,各自归家,与亲人团聚。

喧闹的欢迎仪式,就此落下了帷幕。

高大的许都城门之下,荀彧望着曹操那逐渐远去的背影,看着他那身比龙袍还要威严的黑色甲胄,听着城中百姓那山呼海啸般的“丞相”欢呼声……

他站在原地,良久,良久。

最终,只化为了一声,无人听闻的,悠长的叹息。

那声叹息里,有对汉室衰微的无奈,有对曹操权势滔天的忌惮,也有一丝……对他那个名为曹昂的儿子,所生出的,复杂而难明的期许。

风,吹过他的衣角,扬起一片尘埃。

神色难明。

府门大开,以正妻丁夫人为首,卞夫人、环夫人等一众妻妾,以及曹丕、曹彰、曹植、曹冲等诸子,早已在此等候多时。

为首的丁夫人,身着一袭素雅而端庄的深色长裙,发髻梳理得一丝不苟,脸上未施粉黛,神情中却带着一股难以掩饰的憔悴与牵挂。

她虽非曹昂生母,但曹昂自幼丧母,便是由她一手抚养成人,母子情分,视如己出,甚至比对亲生子女,还要更疼爱几分。

这一次,是曹昂首次随军出征,便听闻宛城遭遇大变,险死还生。这一个多月来,丁夫人的心,就没一天是安稳的。她食不知味,夜不能寐,心中早已将那个惹出滔天祸事的罪魁祸首,骂了千遍万遍。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