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玄幻小说 > 钢铁帝国:从流放状元开始 > 第1章金殿毒士?我只是说实话
换源:


       大庆王朝,景和十三年的初春。

金銮殿内,熏香缭绕,试图掩盖那经年累月沉淀下来的陈腐气息,却只混成一种更令人窒息的甜腻。蟠龙金柱高耸,支撑着绘满祥云的藻井,晨曦透过高窗,在冰凉的金砖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朱紫满堂,鸦雀无声,只有御座旁侍立的老太监偶尔发出一两声轻微的咳嗽。

十六岁的楚云涵,穿着一身略显宽大的青色进士袍,跪在这片寂静的中心。他是今科状元,本该是琼林宴上最耀眼的星辰,此刻却成了整个朝堂目光的焦点——或鄙夷,或怜悯,或幸灾乐祸的焦点。

“陛下!”一位须发皆白、着一品仙鹤补服的老臣率先出列,声音洪亮,打破了沉寂,正是当朝首辅赵崇明。他手持玉笏,目光如刀,剐向跪在地上的楚云涵,“楚云涵年少无知,竟于经筵之上大放厥词,抛出所谓‘以工代赈’之策,此乃蛊惑人心之邪说,动摇国本之毒计!与民争利,有伤风化!若依此策,恐使刁民坐大,官吏贪腐,礼崩乐坏!老臣恳请陛下,严惩此狂生,以正视听!”

“臣附议!”

“陛下,赵相所言极是!赈济灾民,自古便是开仓放粮,施粥舍米,彰显皇恩浩荡。令其劳作,岂非与徭役无异?寒了天下百姓之心啊!”

“此子其心可诛!”

攻讦之声如潮水般涌来,几乎要将那抹青色的身影淹没。楚云涵微微垂着头,盯着金砖上自己模糊的倒影,脸上没什么表情,心里却翻了个白眼。

‘果然还是这套说辞,一点新意都没有。’他暗自嘀咕。穿越到这个类似明朝中后期的架空王朝已经三个月,凭着前世理工博士的知识储备和一点急智,好不容易在科举中混了个状元,本想先安稳度日,慢慢图谋他的“舒适生活大计”,谁知一次关于如何应对北方旱灾引发的流民问题的经筵讲学,就让他成了众矢之的。

他只是觉得,单纯发粮食,容易养出懒汉,也易被层层盘剥,不如让流民去兴修水利、整饬道路,以工换粮,既能解决短期生存问题,又能为地方留下长期资产,增强国力。多简单明了的道理?怎么到了这帮老古董嘴里,就成了祸国殃民的“毒计”了?

龙椅上的景和帝,面容隐在十二旒白玉珠后,看不清神色,只传来一声听不出喜怒的询问:“楚云涵,众卿皆言汝策乃毒计,汝还有何话说?”

楚云涵深吸一口气,抬起头。年轻的脸庞上没有丝毫这个年纪该有的惶恐,只有一种与朝堂氛围格格不入的平静,甚至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慵懒。他朗声开口,清越的声音在宽阔的大殿中回荡:

“回陛下,臣,无话可说。”

殿内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不少人露出“果然认罪了”的神情。

然而,楚云涵话锋一转,目光扫过那些义愤填膺的面孔,语气依旧平淡,却字字清晰:“臣只是觉得,若依诸位大人之言,只会放粮赈济,或任由流民遍地。待到时日一长,钱粮耗尽,流民无以为生,啸聚山林之时,刀兵一起——”

他顿了顿,嘴角勾起一丝极淡的弧度,带着些许讥诮:

“望诸公还能如今日般,站在这里,从容不迫地……谈论风化。”

“哗——!”

满朝哗然!

“放肆!”

“狂妄至极!”

“陛下!此子分明是诅咒国运!”

楚云涵这番话,像一滴冷水滴进了滚油锅,瞬间炸开。这已不是辩解,几乎是指着鼻子骂这些衮衮诸公是误国之臣了!就连龙椅上的景和帝,珠旒也微微晃动了一下。

首辅赵崇明气得脸色铁青,浑身发抖,指着楚云涵:“你……你……”

楚云涵却已重新低下头,恢复了那副眼观鼻、鼻观心的模样,仿佛刚才那句石破天惊的话不是出自他口。他心里门儿清,这朝堂之上,道理是讲不通的,根深蒂固的利益和观念才是王道。既然结果早已注定,何必再浪费口舌?不如最后恶心他们一下。

果然,景和帝沉默了片刻,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和冷意:“状元楚云涵,殿前失仪,狂悖无状。然朕念尔年幼,尚有可塑之才。着,革去翰林院修撰之职,贬至北疆铁山关辎重营,效力赎罪!钦此!”

“臣,领旨谢恩。”楚云涵叩首,声音平静无波。

革职流放,对于一个新科状元而言,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但在楚云涵听来,却似乎……还不错?铁山关,听名字就知道是边塞苦寒之地,辎重营,更是军中的后勤部门,远离前线厮杀。虽然条件肯定艰苦,但胜在……清净?至少不用天天在这金銮殿上跟这群老狐狸勾心斗角,闻这令人头晕的熏香了。

‘边关……听说矿产丰富?’他甚至开始盘算起来,‘说不定,是个机会?’

……

三日后,一匹瘦马,一个简单的行囊,楚云涵便踏上了北上的路途。没有送行的同僚,没有喧闹的仪式,只有一名沉默寡言的老兵作为向导。离了京城那繁华之地,越往北走,景色越发荒凉。初春的寒意依旧料峭,官道两旁的树木才刚抽出些嫩芽,远山还覆盖着未化的积雪。

“王叔,还有多久到铁山关?”楚云涵裹了裹身上略显单薄的棉袍,问身边的老兵。这老兵姓王,是铁山关的老军户,这次是回京探亲后返回关隘。

老王叹了口气,看着眼前这个细皮嫩肉的年轻状元郎,心里满是同情:“楚大人,快了,再走两天就到了。唉,那地方,苦得很呐,风像刀子似的,冬天能冻掉人的耳朵。您这身子骨……真是遭罪了。”

楚云涵却笑了笑,不以为意:“苦点好,清静。”他目光扫过路边的土层和裸露的岩石,似乎在观察着什么,“王叔,铁山关那边,有没有一种石头,摸上去温润,颜色发黄或者发绿,半透明的?”

老王愣了一下,挠了挠头:“石头?这个……小人没太留意。关外倒是有种黑黢黢的石头,能烧火,烟还挺大,咱们偶尔捡来凑合用。”

“煤?”楚云涵眼睛微亮,“储量如何?”

“啥厨?哦,您说那黑石头啊,多的是!有些地方,刨开地皮就是。就是不好烧,烟大呛人,不如木柴得劲。”老王絮絮叨叨地说着。

楚云涵却不再多问,心中已然有数。煤……这可是好东西,工业的粮食。还有他心心念念的“暖玉”,其实就是具有较好导热性的矿物,比如某些种类的软玉或蛇纹石,如果能找到,打造一个地暖系统,边关的冬天似乎也没那么难熬了。

‘或许,这流放,真是否极泰来的开始?’他看着远处连绵的群山,那里蕴藏着无限的可能。他的“舒适生活计划”,似乎可以换个地方,从头开始了。至于朝堂上那些是非恩怨,暂且抛在脑后吧。

当前最紧要的,是安全抵达铁山关,然后,找矿,搞建设,把自己的小窝弄得舒舒服服的。

至于什么军国大事,边关安危……只要不打扰他追求舒适生活的伟大目标,一切都好说。

瘦马驮着少年,踏着初春的冻土,一路向北。身后是勾心斗角的繁华帝都,前方是苦寒却充满未知的边塞。楚云涵的脸上,不见半分颓唐,反而有一种鱼儿即将入海的轻松和隐隐的期待。

这钢铁帝国的传奇,便从这被贬流放的第一天,悄无声息地开始了。而这一切的起点,并非什么雄心壮志,仅仅是一个穿越者,想在这陌生的世界里,活得暖和一点,舒服一点。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