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四合院:我何晓的工业霸主之路! > 第4章:空气炸锅,横空出世
换源:


       画完空气炸锅图纸。

何晓没把时间浪费在办公室里。

搞工业,人才是第一生产力。

【系统,筛选深市范围内,五十岁以上,八级以上,目前处于待岗或技术岗位被边缘化的机械、热力学工程师。】

【叮!人才探查功能启动……筛选完毕。】

一份名单瞬间浮现在何晓的脑海中。

三天后,深市第三机床厂,一个废弃的车间角落。

“姜师傅,又在琢磨您那点破烂呢?”

一个年轻工人路过,嘴里不咸不淡地调侃了一句。

被称为姜师傅的老人头也没抬,油腻的双手正小心翼翼地擦拭着一个老旧的齿轮。

他叫姜立国,六十八岁,曾经是厂里技术科的顶梁柱,八级钳工,拿过部级表彰。

可现在,厂子效益不好,进口了新设备,他这种老古董,连带他那套老手艺,都被扫进了故纸堆。

就在这时,几个人影挡住了头顶昏暗的灯光。

姜立国不耐烦地抬起头,却看到了一双锃亮的意大利手工皮鞋。

顺着笔挺的西裤往上,是一个年轻得过分的脸庞。

“姜立国,姜师傅?”

何晓开口,声音不大,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确认。

姜立国皱起眉头,浑浊的老眼里满是警惕:“你谁啊?”

何晓没回答,直接开门见山。

“我请你出山,主持一个新项目。月薪两千,项目完成,奖金一万。”

轰!

姜立国感觉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

“你……你开什么玩笑?哪个单位的?”

“我的单位。”

何晓递过一张名片,上面只印着“华星科技,何晓”几个字。

“跟我干,我让你那身本事,不至于喂了耗子。”

……

一周后,南山脚下临时搭建的铁皮房里,烟雾缭绕。

何晓不仅挖来了姜立国,还照着系统名单,从几家快倒闭的国营厂里,打包请来了五六个同样怀才不遇的老工程师。

此刻,这群平均年龄超过六十岁的“国宝”,正围着一张桌子,对着一张设计图,吹胡子瞪眼。

“胡闹!简直是胡闹!”

姜立国一巴掌拍在桌上,桌上的茶缸子都跳了起来。

他指着图纸上那个圆滚滚的“蛋”,气得手都在抖。

“用高速热空气去‘炸’东西?小何总,你读过物理吗?热空气只能带走水分,那叫风干!你想做出油炸的酥脆口感,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没错!”旁边一个姓李的工程师扶了扶老花镜,“油炸的原理是利用高温热油瞬间在食物表面形成脱水硬化层,锁住内部水分。你这用风吹……我琢磨着,吹出来的只能是地瓜干!”

“这是伪科学!”

“哗众取宠!”

办公室里,质疑和反对声此起彼伏。

他们都是搞了一辈子机械和热力学的老专家,何晓这个“异想天开”的理论,完全颠覆了他们的认知,甚至是在侮辱他们的专业。

张明远在一旁急得满头大汗,想开口解释,却被何晓一个眼神制止了。

面对一群泰山北斗级的专家指着鼻子骂,何晓脸上没有半分恼怒,反而觉得有点意思。

他要的就是这股子认死理的劲儿。

“说完了?”

他等到屋里的声音渐渐平息,才慢悠悠地开口。

他走到墙边的黑板前,拿起一根粉笔。

“你们说的,都对,也都不对。”

他没有画那个“蛋”,而是在黑板上画出了一组复杂的螺旋风道结构。

“普通的热风当然不行。但如果,是涡流热风呢?”

他手中的粉笔飞速舞动,一个个他们从未见过的公式和结构图出现在黑板上。

“利用顶部加热体,配合特殊设计的风扇和涡流风道,让高温空气在密闭空间内形成高速循环的热幕。空气本身,就成了‘热油’!它的冲击力,足以在瞬间完成食物表面的美拉德反应和焦糖化!”

“至于温度,机械控温当然不行。但如果用这个呢?”

他又画出了一个精密的电路模块图。

“NTC热敏电阻配合可控硅,我们可以把温差,控制在正负两度以内!”

整个铁皮房里,彻底安静了。

只剩下粉笔划过黑板的“沙沙”声。

老工程师们全都站了起来,死死地盯着黑板。

什么“涡流热幕”、“美拉德反应”、“NTC热敏电阻”……这些词他们听都没听过。

但是,那些结构图,那些电路设计,却又无比精妙,完全符合他们所知的物理和工程学原理!

他们看不懂,但大受震撼!

姜立国更是瞪圆了眼睛,他感觉自己一辈子的学问,在这块黑板面前,简直就像个小学生。

这个年轻人,脑子里到底装了些什么?

“图纸就在这里。”

何晓扔掉粉笔头,拍了拍手上的粉笔灰。

“一个月,把它给我造出来。”

“干不干?一句话。”

“干!”

姜立国第一个吼了出来,老脸涨得通红。

那是一种被全新知识冲击后的激动,是一种技术人员见到神迹般的狂热!

“干!”

其余几个老工程师也跟着喊了起来,之前的质疑和颓丧一扫而空。

什么伪科学?

这他娘的才是真正的科学!

接下来的两周,整个临时厂房,变成了一座疯狂的实验室。

在何晓的亲自带领和巨额奖金的刺激下,这群老家伙爆发出了惊人的能量。

他们废寝忘食,吃住都在工房里,眼睛里闪烁着年轻时才有的光彩。

他们从最初的半信半疑,到逐渐被何晓展现出的渊博知识和精准判断所彻底折服。

无论是材料选择,还是风道焊接角度的细微调整,何晓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并给出最优解决方案。

两周后。

一台外形笨重,焊缝粗糙,看起来像个铁皮垃圾桶的机器,终于摆在了实验室中央。

这就是空气炸锅的原型机。

所有人都围在机器旁,屏住了呼吸,连大气都不敢喘。

成败,在此一举。

何晓面色平静,将一篮切好的新鲜土豆条,放进了机器的炸篮里。

设定时间,十五分钟。

按下开关。

“嗡——”

机器发出了拖拉机般的巨大轰鸣声,整个铁皮房都在微微颤动。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一股奇异的,混合着淀粉和油脂的香气,开始在空气中弥漫。

越来越浓!

“叮!”

十五分钟后,机器发出一声清脆的提示音,然后戛然而止。

整个世界,安静得能听到心跳。

在所有人紧张的注视下,何晓戴上隔热手套,缓缓抽出了炸篮。

当那满满一篮金黄酥脆、香气扑鼻的薯条呈现在众人面前时。

整个实验室,所有人都傻了。

姜立国颤抖着手,捏起一根还冒着热气的薯条。

他没有立刻放进嘴里,而是举到眼前,仔仔细细地看着。

金黄色的外壳,完美的棱角,上面甚至还泛着一层诱人的、细微的油光!

他哆哆嗦嗦地把薯条送进嘴里。

“咔嚓!”

外壳酥脆,内里绵软!

土豆的香气在口腔中瞬间爆炸!

姜立国的老眼,瞬间爆红,两行热泪毫无征兆地滚落下来。

他一把抓住何晓的胳膊,声音嘶哑,状若疯魔。

“神了!神了!”

一句话,引爆了全场!

所有工程师都疯了!

他们冲上来,一人抢了一根薯条,塞进嘴里。

“我的天!”

“真……真的做出来了!”

他们立刻围住何晓,之前的矜持和辈分全都抛到了九霄云外,变成了百分之百的崇拜和狂热。

“何总!这个风道设计还能优化!我觉得可以把噪音降低一半!”

“温控模块可以再简化!成本能降百分之三十!”

就在整个团队陷入狂欢时,铁皮房的门被猛地推开。

张明远冲了进来,脸上满是焦急和兴奋。

“何总!何总!大消息!”

他喘着粗气,将一份报纸拍在桌上。

“下个月!不,还有半个月!深市要举办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贸易展览会!”

“全世界的家电巨头,全都来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