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蓝星红警:我的基地通万界 > 第五十一章:星尘计划与暗流涌动
换源:


       红警基地的医疗中心内,生命维持系统发出平稳的轻鸣。雷刃队长躺在医疗舱内,周身连接着无数管线,纳米机械群正在他焦黑碳化的皮肤和组织下辛勤工作,修复着被恐怖能量辐射重创的身体。他的生命体征已趋于稳定,但彻底康复仍需时间。李一凡站在观察窗外看了一会儿,确认无虞后,才转身离开。英雄必须得到最好的照料。

基地并未因全球危机的暂时解除而放缓运转,反而进入了另一种更加高效、目标明确的忙碌状态。资源的开采和精炼达到了新的高峰,尤其是泰伯利亚矿,其作为“同源基石”的特殊价值被重新评估,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战车工厂和空指部内,生产线的轰鸣日夜不息,不仅补充战役损失,更开始批量生产新一代的装备:基于紫电能量护盾原理片段、结合虫壳装甲技术的新型“壁垒”坦克;以及适应中远距离轨道巡逻、代号“巡天者”的空天战机原型机也开始下线。

诺拉主导的实验室成为了基地最核心的区域。对索林数据芯片的破解工作24小时不间断进行,越来越多的技术碎片被解析出来,虽然残缺,却为红警科技树指明了数个全新的、通往更高层级的方向。而那幅指向柯伊伯带的残缺星图,被列为最高优先级。

“指挥官,”诺拉的全息影像在李一凡的私人会议室亮起,“基于芯片数据与现有科技水平,‘星尘计划’(ProjectStardust)初步方案已拟定。目标:派遣一支精锐侦察部队,前往柯伊伯带指定坐标,确认索林前哨站状态并回收任何有价值的信息或物资。”

星图在李一凡面前展开,一条复杂的航线被标注出来,终点是一个代号“天涯海角”的遥远冰岩天体区。

“航行时间?”李一凡问道。即使是使用超时空传送,如此遥远的距离也绝非易事。

“使用经过强化的超时空矿车作为运输载具,并进行专项改装,预计单程需要三次跳跃,总计耗时约72小时。风险:目标区域引力环境复杂,存在未知空间现象可能性,且超时空引擎长距离跳跃后需要较长时间冷却。”诺拉汇报,“建议派遣单位:小型化工程队(由07号领队)、雷霆战士护卫小队、以及加强型侦查机器人单元。”

“批准。立即开始载具改装和人员选拔。”李一凡点头。风险虽在,但这一步必须迈出。无论是为了验证情报,还是获取可能的先进科技,甚至只是为了提前预警可能来自太阳系外的威胁,柯伊伯带都非去不可。

就在“星尘计划”紧锣密鼓筹备之时,UPEIT的首次高级别线下会议终于在紧张的氛围中于一个中立地点召开。与会者包括了主要大国的代表、军方高层以及顶尖科学家。

会议一开始,气氛就颇为微妙。各国代表一方面对李一凡及其基地表达着近乎溢美的感谢,另一方面,则小心翼翼地试探着关于“方舟之心”研究进展和数据共享的细节。

“李先生,贵方为人类文明存续立下了不朽功勋,其科技实力令人叹为观止。”一位西方面孔的代表微笑着开口,“我们一致认为,如此重大的外星发现,其研究成果理应惠及全人类。不知关于那数据芯片的解析……”

李一凡坐在主位,神色平静:“芯片解析工作正在进行,初步获得了一些基础理论方向,例如能量应用的新思路,这些非核心的基础理论成果,可以按照协议与UPEIT共享。”他示意诺拉投影出一些经过筛选、不涉及关键原理的技术概念图。

会场顿时响起一阵低低的惊叹和交头接耳声。仅仅是这些模糊的概念,就已让在场的科学家们双眼放光。

“但是,”李一凡话锋一转,“所有关于‘方舟之心’本体、芯片核心数据库、以及任何可能涉及潜在高风险技术(如超光速通讯、强相互作用材料等)的研究,必须在我的基地全程监控下进行。这是为了安全,不容讨论。”

强硬的态度让一些代表的笑容僵在脸上,但无人敢直接反驳。实力即是话语权。

“当然,当然,安全第一。”另一位代表连忙打圆场,“那么,关于您之前提出的‘太阳系防御圈计划’……”

“计划初步构想是基于索林文明留下的警告。”李一凡让诺拉展示了一个简化的太阳系模型,几条防线被标注出来,“第一阶段,建立内层(小行星带以内)预警和拦截网络。第二阶段,在木星、土星轨道建立前进基地和防御平台。第三阶段,将防御前沿推至柯伊伯带,甚至奥尔特云边缘。这需要全球工业体系和资源的协同。”

会场一片寂静。这个计划的规模和野心,远超所有人的想象,其耗费的资源将是天文数字。

“这……这恐怕需要漫长的时间和难以估量的投入……”有人喃喃道。

“或者,我们可以选择祈祷‘终末之息’只是个传说,或者即使来了也会对我们友好。”李一凡淡淡地说,话语中的讽刺让所有人面色一凛。

沉默再次降临。比起虚无缥缈的祈祷,似乎还是看得见的防御计划更靠谱一点,哪怕它艰难无比。

会议最终达成了一系列初步协议:各国将提供部分资源和工业产能,优先支持“太阳系防御圈计划”的第一阶段;UPEIT科学团队将分批进入红警基地指定区域,在严格监督下参与研究;成立联合指挥部,协调全球防御力量,李一凡拥有最高决策权。

框架初步搭成,但所有人都知道,具体的利益博弈和扯皮才刚刚开始。

会议结束后不久,一则来自诺拉的加密情报送到了李一凡面前。

“指挥官,监测到多个大国在会议期间及会后,秘密加大了各自深空探测项目的预算和投入力度,尤其是针对柯伊伯带的探测计划。同时,检测到数起高度隐蔽的网络攻击,目标直指我方非核心但关联的后勤数据库,试图窃取关于泰伯利亚矿特质或超时空传送基础能耗的数据。攻击源经过多重伪装,技术水准为国家级别。”

李一凡看着报告,冷笑一声。果然如此。没有人会真正甘心将命运完全交托他人之手,尤其是在见识了远超自身的力量之后。表面上合作,暗地里都在拼命想偷师学艺,或者至少为自己留条后路,甚至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分庭抗礼。

“加强信息防火墙,投放一些无关紧要但看起来像那么回事的‘蜜罐’数据给他们。让他们忙去吧。”他吩咐道,“另外,‘星尘计划’提前启动,保密级别升至最高。我们需要尽快拿到第一手的东西。”

“明白。‘星尘’侦察队将于12小时后出发。”

李一凡走到巨大的舷窗前,看着一艘经过改装、体型增大不少、表面加装了额外装甲和传感阵列的超时空矿车缓缓驶入发射位。

星海之中,人类刚刚团结起来赢得一场生存之战,内部的暗流却已再次悄然涌动。而远方的深空,那规律的信号波动,似乎又增强了一丝。

危机从未真正远离,只是换了一种形式。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