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蓝星红警:我的基地通万界 > 第七十一章:破壁微光与苏醒前兆
换源:


       “创世集团”残余分子那场玩火自焚的“窃火”行动,虽然其行为鲁莽危险至极,但其所窃取到的、源自“墨菲斯”的异界规则碎片,却阴差阳错地成为了破解“晶点”僵局的关键催化剂。

诺拉调动了基地全部的计算资源,以那些规则碎片为扭曲的“钥匙”,猛烈冲击着“晶点”核心的加密壁垒。原本坚不可摧的屏障,此刻出现了蛛网般的裂痕,海量的信息如同决堤的洪水,汹涌而出。

李一凡的意识沉浸在这信息洪流中,大脑与红警系统超负荷运转,试图理解这来自古老索林文明最终遗产的奥秘。

首先被解析出来的,并非具体的科技蓝图,而是一幅宏大而悲壮的宇宙图景——

所谓的“寂灭潮汐”,并非某个具体的敌人或文明,而是一种周期性的、弥漫于多元宇宙规则海深处的自然现象(或至高规律)。它如同宇宙的“呼吸”,每一次“吐息”(潮汐上涨),都会冲刷并“抹平”那些不够稳定或存在“瑕疵”的宇宙规则体系,使其重归混沌。而“收割者”,不过是依附于“寂灭潮汐”存在的、专门清理在“潮汐”中濒临崩溃文明的工具或清道夫,是“症状”而非“病根”。

索林文明,便是在上一次“潮汐”上涨中,未能通过考验而濒临覆灭的众多文明之一。“源初火种议会”,则是由在过往无数次“潮汐”中幸存下来,或成功规避了“潮汐”冲刷的古老文明组成的松散联盟。他们如同黑暗森林中的守望者,试图在永恒的“寂灭”威胁下,保存文明的火种,探寻最终的出路。

“晶点”中蕴含的“微光坐标”,正是指向“源初火种议会”某个外围联络点的时空道标。但正如留言所说,这坐标并非静态的地址,而是一段复杂的、需要以特定形式的能量(即打破规则边界之力)才能激活和锁定的动态参数。

真正的核心信息,是一种名为“规则共振透镜”的理论框架和基础构造图。它并非一件具体的武器或设备,而是一种方法论——如何利用本宇宙的规则基础,通过特定的能量场构建和频率调制,去感知、放大甚至有限度地干涉其他规则体系(比如“墨菲斯”代表的异界规则)的“涟漪”。

这,就是“方舟之心”所说的“打破规则边界之力”的雏形!

它不是蛮力摧毁牢笼,而是制造一把能够“窥视”甚至“轻触”牢笼之外世界的“透镜”!

“立刻启动‘透镜’项目!优先级超越一切!”李一凡毫不犹豫地下令。这才是人类能否获得入场券的关键!

作战实验室的所有研究方向立刻调整,集中到“规则共振透镜”的构建上。基于“永恒核心”的庞大能源被引导至新建的精密实验单元,工程师们开始按照图纸,小心翼翼地构建那复杂到令人头晕目眩的能量回路和频率发生器。

与此同时,UPEIT内部,“破壁派”与“扎根派”的争论也因这一突破而趋于白热化。

“看到了吗?这才是希望所在!”“破壁派”的代表激昂陈词,“固守地球只是坐以待毙!我们必须走出去,融入更广阔的文明舞台!”

“但这‘透镜’风险未知!万一引来更可怕的存在呢?”“扎根派”则忧心忡忡,“而且,谁能保证这个‘议会’不是另一个陷阱?我们应该先利用新技术彻底净化地球,确保万无一失!”

争论从高层蔓延到民间,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和思潮碰撞。资源分配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倾斜,支持“破壁派”的资源更多地流向红警基地,而“扎根派”则开始加速其地下堡垒计划的建设。人类文明在战后,走到了一个清晰的分岔路口。

李一凡无暇过多介入政治博弈,他的全部精力都集中在“透镜”的建造和对“墨菲斯”的监控上。

“透镜”的建造进度异常缓慢,其精度要求远超人类目前的工业水平,许多部件需要手工打磨和调试,失败率极高。

而更令人不安的是,随着“透镜”相关能量试验的次数的增加,诺拉监测到,“墨菲斯”的“休眠适应”状态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其核心的异界规则波动不再平稳,开始出现间歇性的、微弱的主动探测波纹!这些波纹极其隐秘,似乎在扫描和分析“透镜”试验时产生的规则扰动!

“它在学习我们的‘破壁’尝试!”07号工程师警告道,“我们的研究过程,正在成为它加速适应本宇宙规则的教程!”

这是一个可怕的悖论:人类试图打破牢笼的努力,同时在喂养着牢笼内最危险的怪物!

李一凡面临两难抉择:停止“透镜”研究,则通往“源初火种议会”的道路中断;继续研究,则可能加速“墨菲斯”的苏醒和进化。

“不能停。”他最终下定决心,眼神锐利,“放缓非核心试验频率,加强所有试验的能量屏蔽。同时,加快‘透镜’的建造速度!我们要在它彻底苏醒之前,至少完成一次有效的规则探测,锁定那个坐标!”

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也是一场走在刀锋上的冒险。

就在“透镜”主体结构即将完成的前夜,最令人担心的事情发生了。

诺拉发出了最高级别的警报,这一次,不再是微弱的波动:

“指挥官!‘墨菲斯’表面规则对抗效应急剧增强!休眠状态解除!它……苏醒了!”

指挥中心主屏幕上,那艘悬浮在近地轨道的暗色战舰,表面的液态金属再次开始缓缓流动,那门诡异的主炮炮口,一丝令人心悸的能量光芒开始凝聚。

它不再是沉睡的雕塑。

它的“目光”,第一次,精准地投向了地球,投向了红警基地的方向。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