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玄幻小说 > 寂灭者之种 > 第二十章:紫霄议尘缘,诸圣论星种
换源:


       无尽星河深处,紫霄宫亘古悬浮,万道瑞气垂落,千条霞光流转,道韵所化的金莲于虚空中生灭不定,每一次开合都似有无数世界在其中演绎兴衰。

宫阙之内,七圣法相庄严,周身法则环绕,与整条银河共鸣。

他们的目光刚刚从昊天镜呈现的景象中收回——镜中,那个名为黄小平的凡人,正对着自家千平豪宅的巨大落地窗,笨拙地尝试操控指尖那一丝微弱得可怜的火苗,结果“噗”地一下烧焦了几根刘海,正手忙脚乱地扑打着,嘴里似乎还在嘟囔着抱怨之词。

景象消散,昊天镜重归混沌。

紫霄宫内陷入了一片奇异的寂静,唯有诸圣周身流转的道韵发出细微的、如同天籁般的嗡鸣。

良久,西方接引道人率先打破了沉默。

他那张惯带悲苦之色的面容上,忧虑之色更浓,仿佛已见未来星种沉沦之景。

他轻叹一声,声音低沉而恢弘,引动周遭法则微微波动:

“道祖,诸位道友。观此子行径,虽侥幸连过三关,得其机缘,然心性跳脱,顽劣未褪。

如今骤得神力之基、无尽资财,便即刻沉溺于凡尘俗世之享乐,流连于华屋美器之间……长此以往,恐七情炽盛,六欲缠身。奢靡之风,最是腐蚀道心;安逸之乐,足以消磨壮志。”

他稍作停顿,目光扫过其余诸圣,语气愈发恳切:“吾恐其于蓝星温柔乡中,忘却星海之寂寥,失却开拓之锐气。

待百十年蓝星寿元耗尽,纵有准圣道果,亦不过是一耽于享乐、无心大道之碌碌之辈,岂不枉费吾等一番心血,更误了银河复苏之大计?

是否……应降下法旨,稍加约束,或限定其享乐之期,迫其早日步入正轨,方为正道?”

准提道人随之颔首,手中七宝妙树无风自动,洒落点点七彩光辉,语气热切却亦带担忧:“接引师兄所言,正是吾之所虑。

玉不琢,诚难成器;心不磨,岂能堪大任?蓝星百年,于吾等虽不过俯仰刹那,然于此子而言,已是完整一生。

若尽数耗费在追逐声色犬马、口腹之欲上,与虚掷何异?不若早些引其感知洪荒之浩瀚,大道之无穷,使其心生向往,自励自强。

吾西方之法,亦讲极乐,然此乐非彼乐,乃清净无为之乐,超脱自在之乐,非是凡俗物欲之乐也。”

女娲娘娘闻言,却是莞尔一笑。她圣颜慈悲,眸光流转间似有万物生发、造化演替之象。她轻执青鸾扇,缓缓道:

“二位道友,心怀银河,急迫之情,吾亦知之。然,操之过急,恐适得其反。”

她目光再次投向已恢复平静的昊天镜,仿佛能穿透无尽时空,看到那个正对着水龙头研究“灵泉”的黄小平。

“此子根基本就源于凡尘,其此前三世历练:边城质子之悲苦绝望,杭城情劫之刻骨铭心,孕育生命之痛楚喜悦,皆是最深刻的红尘洗礼。其心非未磨,而是磨得过甚,如今恰似紧绷之弦,稍得舒缓。

强压之,恐非但不能促其奋进,反可能令其心生逆反,或道基不稳。”

“况且,”女娲娘娘语气转为深邃,“于极致繁华中历练,亦是一种修行。

未见红尘之绚烂,何以知星空之寂寥?未享世间之极乐,何以明开拓之价值?未曾拿起,谈何放下?

让他在蓝星这方小小的池塘里,尽情体验其所能想象的一切欲望与享受,待其百味尝尽,心生餍足,或更能看破虚妄,真正明了自身力量该用于何方。

此乃‘欲擒故纵’,顺其本性,反而能收奇效。

蓝星时光流速虽快,然于此间,不过几番论道之暇,何必心急?”

太上老子始终眼眸微垂,似醒非醒,身后太极图虚影缓缓旋转,演化阴阳消长之理。

此时方淡淡开口,声如清泉流经玉石:“天道无为,万物自化。

强扭之瓜不甜,强塑之道不坚。

由他去。”言简意赅,却蕴含无尽至理,一切仿佛皆在其无为之道中运转。

元始天尊面容威严,周身玉清仙光澄澈如琉璃,净化一切杂念。

他微微颔首,声若金玉交击,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洞察:

“凡俗生灵,挣扎求存,所求不过‘财侣法地’四字。此子前世即为‘财’所困,锱铢必较,房贷压身,此乃其执念之一。

如今执念得解,乃至远超其想象,其心性放纵,实乃必然,亦是天道人性之常情。

男儿立于天地间,有所欲,有所求,并非坏事。

正是要经历过极致的拥有,才能真正懂得如何驾驭力量,明悟拥有之后的责任。

此过程,不可或缺。由他体验,由他领悟。”

通天教主听得抚掌大笑,声如铮铮剑鸣,爽利痛快:“大善!元始师兄此言深得我心!修炼之道,求的是逍遥自在,是真性真情,岂是修成一块无情无欲、冥顽不灵的石头?

这小子看似痞赖,却颇有真性情,哭笑由心,贪嗔痴慢疑一样不缺,反而显得鲜活!

让他在那蓝星好生耍弄一番,享尽人间富贵,玩够了他那点小火苗、小水滴,又如何?”

他剑眉一扬,继续道:“待他玩到腻味,自觉无聊,自然会抬头望天,追寻更高更远之道。

届时,其心志或因这尽情放纵后的沉淀而更为凝练坚定。

磨刀不误砍柴工,此心性之磨砺,不可或缺!”

西方二圣见三清与女娲娘娘皆是此意,且言之有理,便不再多言,只是低诵佛号,面露慈悲与期待交织的复杂神色,静待道祖决断。

所有目光,最终汇聚于宝座之上的鸿钧道祖。

道祖鸿钧,眸光开阖间,似有亿万宇宙生灭轮回,无喜无悲,漠然深邃。

他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如同大道纶音,响彻在每一位圣人的神魂深处,引动整条星河随之微微震颤:

“星种计划,既启于变数,便当容其变数之演化。”

“此子,乃棋局开启后,落下的第一子。

既落子,便无轻易悔棋之理。

其天性如何,皆乃棋盘之上自有之变量。

强行扭曲,掩其本性,与自毁棋子何异?非但不能成事,反可能使棋局僵死,失了生机。”

“顺其发展,静观其变。奢靡享乐是劫,顿悟修行是缘。

一切经历,无论顺逆,皆为日后沉淀之资粮,开拓之心力。

不必干涉,无需催促。”

道祖之言,字字如天道法则,定下基调。

“且看这盘棋,他自行如何走下去。蓝星,便是他的第一个棋盘。”

言出法随,道音在紫霄宫中缓缓回荡,最终归于寂静。

诸圣闻言,皆微微颔首,不再多言。

昊天镜光华内敛,镜面恢复平静,不再显现蓝星景象。

宫阙之内,重回万古寂静,唯有无尽道韵流转,金莲生灭。

诸圣或闭目神游,或静参大道,但一丝若有若无的关注,已然投向了那片被允许暂时“放纵”的蔚蓝色星域。

棋局已布,棋子已动。

圣人们选择了旁观,等待着那颗独特的“棋子”,在小小的蓝星棋盘上,自行演绎出通往星海的序章。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