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9年,七月流火,那骄阳仿若一头暴虐的猛兽,以其灼灼烈焰无情地炙烤着广袤大地。
一支身着褴褛衣衫的戍卒队伍,正于前往渔阳的迢迢路途上艰难跋涉。
他们步伐滞重,似被无形的枷锁束缚,眼神中满是疲惫与无奈,仿佛命运的罗网已将他们紧紧罩住,难以挣脱。而陈胜与吴广,便置身于这队伍之中。
陈胜,身形伟岸,虽身为一介雇农,却胸怀凌云壮志。
往昔,于田间辛勤劳作的间隙,他常停下手中农具,极目远眺,对身旁一同劳作的伙伴喟然长叹:“燕雀安能知晓鸿鹄的高远志向!”
而吴广,为人豪爽仗义,与陈胜情谊笃厚。在这艰辛的征途中,二人相互帮扶,宛如并蒂之花,情谊愈发深厚。
当队伍行至大泽乡时,连绵不绝的暴雨如天河决堤般倾泄而下,致使道路泥泞难行,洪水肆意泛滥,如汹涌的恶兽横亘在前,将前行之路无情阻断。
依照秦朝严苛峻法,延误戍边期限,众人皆将被处以斩首之刑。死亡的阴霾,仿若浓重的乌云,沉沉地压在每一位戍卒的心头。恐惧如瘟疫般在人群中蔓延,绝望的气息充斥于空气之中。
陈胜与吴广私下里密商,陈胜目光炯炯,言辞决然:“如今逃亡是死,举兵起事亦是死,同样是死,为国家大事赴死,难道不比白白送命更有价值?”
吴广颔首称是,深以为然。他们深知,若要举兵,必先在众人心中播下信念的种子。
于是,二人以朱砂于白绸之上写下“陈胜王”三字,而后偷偷置于渔民捕获的鱼腹中。
戍卒买鱼烹食之际,发现鱼肚中的字条,皆惊愕不已。
那一刻,仿若一股神秘莫测的力量在众人心中悄然涌动,他们开始交头接耳,对陈胜的身份生出诸多猜测。
夜晚,吴广又悄然潜入营地附近的破败庙宇,模仿狐狸的叫声高呼:“大楚兴,陈胜王。”
那此起彼伏的叫声,在静谧的夜里显得格外阴森惊悚。戍卒们听闻,无不又惊又惧,对陈胜心生敬畏之情。他们觉得,这或许是上天降下的旨意,是改变命运的绝佳契机。
时机已然成熟,一日,押送队伍的将尉酩酊大醉,吴广故意多次扬言要逃跑,以激怒将尉。
将尉果然中计,挥鞭抽打吴广,旋即又拔剑相向。吴广奋起夺剑,手起剑落,结果了将尉性命。
陈胜见状,疾步冲上前去,协助吴广斩杀另一将尉。
陈胜站在高处,慷慨激昂地对戍卒们高呼:“兄弟们!我们遭遇大雨,已然延误期限,按律当斩。即便侥幸不被斩首,戍边的苦役十之八九也会命丧黄泉。大丈夫不死则已,要死便要成就一番赫赫威名!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胄吗?”
戍卒们积压已久的愤懑与求生的欲望被瞬间点燃,齐声高呼:“愿听陈将军号令!”
就这样,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他们袒露右臂作为标志,号称大楚。筑坛盟誓,以将尉的首级祭天。
一支由农民组成的义军,在大泽乡正式诞生,如星星之火,刹那间燃起反秦的燎原之势。
起义军首战告捷,迅速攻克大泽乡,继而拿下蕲县。沿途百姓苦秦久矣,听闻义军到来,纷纷打开城门迎接,青壮年更是踊跃参军,义军规模迅速扩张至数万人。
陈胜顺势自立为将军,吴广任都尉,率领大军北上,一路势如破竹,接连攻克铚、酂、苦、柘、谯等城,兵锋直指陈县。
陈县曾是战国时期楚国都城,战略地位重要,义军攻克陈县后,陈胜在此召集当地乡绅名士商议,最终在众人拥戴下称王,定国号“张楚”,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
张楚政权的建立,如一声惊雷响彻天下,各地反秦势力纷纷响应。
沛县刘邦、吴中项羽等先后举兵,与张楚义军遥相呼应,反秦浪潮席卷全国。
然而,义军的迅猛发展也引起了秦朝的高度警觉。秦二世紧急任命少府章邯为将,赦免骊山刑徒与奴产子,组建起一支临时大军,火速南下镇压起义。
章邯虽是文官出身,却极具军事才能。他深知义军虽人数众多,但多为未经训练的农民,缺乏统一指挥与精良装备。
于是,章邯采取“先破弱敌,再击主力”的策略,先率军击溃了逼近咸阳的周文义军。
周文曾是楚国名将项燕麾下谋士,率军西进时一度抵达戏地,距咸阳仅百余里,却因孤军深入、后援不足,被章邯大军击败,周文自刎而死。
周文义军的覆灭,成为起义军由盛转衰的转折点。章邯乘胜追击,挥师东进,直扑张楚政权腹地。
此时,陈胜犯下了致命错误:他沉迷于王权,听信谗言,疏远旧部,甚至诛杀了前来投奔的同乡,导致义军内部人心离散。
更严重的是,他在军事部署上刚愎自用,拒绝采纳吴广等人的合理建议,强令吴广率军攻打战略要地荥阳。
荥阳由秦朝三川郡守李由(李斯之子)镇守,城池坚固,粮草充足。
吴广率军猛攻数月,始终未能破城,义军伤亡惨重,士气低落。
副将田臧与吴广素来不和,又担心章邯大军将至,竟以“吴广骄横,不知兵权”为由,伪造陈胜诏书,将吴广斩杀于军中,并割下其首级送往陈县。
陈胜见吴广已死,虽心有不满,却因忌惮田臧兵权,不得不顺水推舟,任命田臧为上将军,统领荥阳义军。
吴广之死,彻底动摇了义军军心。田臧虽掌握兵权,却无领兵之才。
他率军主动迎击章邯大军,在敖仓展开激战。秦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而义军军心涣散,毫无斗志,很快便溃不成军,田臧战死,荥阳义军全军覆没。章邯乘胜南下,直逼陈县。
此时的陈县已是空城一座,陈胜麾下主力尽失,只能率领残部仓皇东逃。章邯大军紧追不舍,在城父(今安徽亳州东南)附近追上义军。
陈胜身边仅剩数百亲卫,面对秦军的围追堵截,早已无力抵抗。
更致命的是,陈胜的车夫庄贾见大势已去,为求自保,竟在夜间趁陈胜熟睡之际,拔剑将其斩杀,而后带着陈胜的首级向章邯投降。
陈胜、吴广一死,张楚政权群龙无首,各地义军迅速瓦解。
这场始于大泽乡的农民起义,虽仅持续半年便宣告失败,却点燃了底层民众反抗暴政的星星之火,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