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典落幕,血腥气被宫人精心点燃的檀香所掩盖。
京城那足以吞噬一切的喧嚣,似乎也随着安禄山及其党羽的覆灭,重新归于一种虚假的平静。
朝臣们三三两两地散去,脸上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以及对那位端坐于九天之上的帝王,更深层次的敬畏。
所有人都认为,这场惊心动魄的叛乱,将以一场血腥的清洗和论功行赏而告终。
然而,帝王的心思,无人能测。
就在夜色渐浓,华灯初上之时,一道平静的旨意,自皇城深处传出,精准地落在了京城一处酒楼的雅间内。
“召,李白,入宫觐见。”
御书房。
这里没有金銮殿的巍峨与辉煌,只有沉重的紫檀木书架,以及弥漫在空气中,那混合着古籍墨香与淡淡龙涎香的独特气味。
李白来了。
这位名满江湖,诗篇传遍九州的“诗仙”,此刻却像一个初次赶考的书生,每一步都走得极为艰难。
他身上的锦袍早已被冷汗浸湿,紧紧贴在背上,带来一阵阵黏腻的寒意。
高坐于书案之后的,便是大明的天子,李彻。
他没有穿那身威严的龙袍,仅着一袭玄色常服,手中正翻阅着一卷书册,连眼皮都未曾抬起一下。
书房内死寂无声。
每一息,都像是一块巨石,沉甸甸地压在李白的心头。
他不敢开口,不敢动弹,只能僵硬地站在那里,等待着那未知的审判。
不知过了多久,或许只是一瞬,又或许是一个时辰。
李彻终于放下了手中的书卷。
他抬起头,目光平静地落在李白身上。
那目光里没有任何情绪,没有喜,没有怒,平静得宛如一口深不见底的古井,却让李白浑身的血液几乎在瞬间冻结。
“李白。”
李彻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敲击在李白的心弦上。
“朕听闻,你与那反贼安禄山,私交甚笃?”
话音落下的刹那。
整个御书房的空气,瞬间变得粘稠如水银。
一股无形,却重逾山岳的意志,从李彻的身上轰然降临!
李白眼前的景象扭曲了。
那些高大的书架,那燃烧的烛火,那古朴的桌案,尽数消失。他看到的是一片混沌,而自己,则是一只被随意丢弃在混沌中的蝼蚁。
在他的面前,一尊无法用言语描述的伟岸神祇,正缓缓睁开双眼。
那双眼中,是星辰的生灭,是万物的轮回。
只要对方一个念头。
不,甚至不需要一个念头。
只需要一丝不悦,自己便会从肉体到灵魂,被彻底抹去,连一丝痕迹都不会在这世间留下。
“噗通!”
李白再也支撑不住,双膝重重地砸在冰冷坚硬的金砖地面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他的牙齿在疯狂地打颤,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喉咙深处挤出来的。
“陛……陛下饶命!”
“草民……草民与那反贼,绝无半点……半点勾结啊!”
他语无伦次,脑中一片空白,只剩下最原始的求生本能,驱使着他不断地磕头。
就在李白以为自己的神魂即将被那股力量彻底碾碎之时,那股足以压塌天地的威压,却又毫无征兆地消失了。
仿佛从未出现过。
空气恢复了流动,烛火重新跳跃,冰冷的汗水顺着他的额角滑落,滴在地上,晕开一小片水渍。
他大口大口地喘息着,肺部传来火辣辣的刺痛。
“起来吧。”
李彻的声音再次响起,这一次,那股神祇般的威压不见了,反而带上了一丝淡淡的欣赏。
“朕知道你与此事无关。”
李白僵硬地抬起头,满脸泪痕与汗水,眼中尽是茫然。
“朕不仅不会杀你,还要给你一个官做。”
李彻站起身,缓步走到他的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
“朕欲设一‘翰林供奉’之职。”
“此职,不理朝政,不入派系。唯一的职责,便是用你的笔,记录我大明皇室的兴衰,记录这九州江湖的风云变幻,为后世留下一部信史。”
“以你的诗才,正堪此任。”
李白跪在地上,整个人都懵了。
从地狱到天堂,只在帝王的一念之间。
他哪里敢说半个“不”字?
这哪里是什么封官赏赐,这分明是看中了他“诗仙”的名头在江湖与民间的巨大影响力,要将他彻底变成皇室的喉舌,御用的文人!
从今往后,他李白的诗,便不再只属于他自己。
他的每一字,每一句,都将被打上皇权的烙印。
他被彻底绑上了这驾名为“大明”的皇权战车,再无挣脱的可能。
“草……草民……领旨谢恩!”
李白深深地叩首,额头紧紧贴着地面,声音沙哑而干涩。
当他浑浑噩噩地走出皇宫,重新看到那片熟悉的星空时,只觉得恍如隔世。
他不敢有片刻耽搁,立刻冲回住处,点亮油灯,颤抖着手铺开纸张。
他要修书一封,让他的至交好友杜甫,让所有与他相识的江湖文人,立刻,马上,以最快的速度远离京城!
这片繁华之地,已成一处深不可测的漩涡,任何人都可能在不经意间,被那至高的皇权吞噬得尸骨无存。
与此同时。
另一座肃杀的大殿内。
郭子仪单膝跪地,身形挺拔如松,但紧握的双拳,却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作为盛典的护卫统领,他的麾下部队竟被安禄山渗透,酿成惊天大祸,此乃死罪。
他已经做好了被问罪,甚至被诛灭九族的准备。
高阶之上,李彻的目光落在他身上,没有半分温度。
“郭子仪,你可知罪?”
“末将知罪!”
郭子仪头颅低垂,声音沉重。
李彻却没有再提他的罪责,而是话锋一转。
“朕,给你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
话音未落,一名内侍捧着一个玄铁打造的盒子,走到了郭子仪的面前。
盒子打开,一枚通体漆黑,雕刻着狰狞猛虎形态的兵符,静静地躺在其中。
那虎符之上,似乎萦绕着一股若有若无的煞气,仅仅是看着,就让人感到一阵心悸。
“此乃虎符,可调动朕的一支亲军,共三千人。”
李彻的声音,在大殿中回响,每一个字都带着金石之气。
“朕给你三千兵马,十日之内,替朕剿灭安禄山在边境的所有余党。”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锐利。
“做得到,你便是朕亲封的大明兵马大元帅。”
“做不到,提头来见。”
郭子仪抬起头,看着那枚虎符,眼中所有的颓丧与绝望,在这一刻尽数褪去,取而代之的,是熊熊燃烧的战意与决死之心!
他伸出双手,郑重地接过那枚沉重的虎符。
入手冰凉,却仿佛有一股恐怖的力量,顺着他的手臂,瞬间涌入四肢百骸!
他能感受到,这不仅仅是一枚兵符,更是一份信任,一次机会,一道催命符!
郭子仪猛地将虎符紧握在掌心,单膝跪地,整个身体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他用尽全身力气,发出一声响彻大殿的怒吼。
“末将,定不辱使命!”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