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会结束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五点了。顾则衍帮林晚收拾好桌子,把书搬回店里,又帮她锁好门,才一起往巷口走。
晚巷的傍晚,很热闹。巷口的包子铺还在卖包子,香味飘得很远;卖水果的阿姨,在跟顾客讨价还价;几个小孩在巷子里追跑打闹,笑声清脆。
“巷口有一家小饭馆,做的家常菜很好吃,我经常去那里吃。”林晚指着前面不远处的一家小饭馆,对顾则衍说。
“好,就去那里。”顾则衍点点头。
两人走进饭馆,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饭馆的老板是一对中年夫妻,看到林晚,笑着打招呼:“晚晚,今天怎么有空来吃饭呀?这位是你的朋友吗?”
“是呀,王叔,这是我的朋友顾则衍。”林晚笑着说,“今天办交换会,忙到现在,刚好跟他一起来吃饭。”
王叔笑着点点头,递给他们菜单:“你们看看想吃什么,今天给你们多加点菜。”
林晚接过菜单,递给顾则衍:“您看看想吃什么,这里的糖醋排骨和鱼香肉丝都很好吃。”
顾则衍接过菜单,看了一眼,点了糖醋排骨、鱼香肉丝,还有一道清炒时蔬——他记得林晚上次说过,她喜欢吃清淡的菜。
“再来两碗米饭。”顾则衍把菜单递给王叔。
王叔接过菜单,笑着说:“好嘞,马上就好!”
等菜的时候,林晚看着窗外的巷口,对顾则衍说:“我小时候就住在这条巷子里,那时候,巷口的槐树比现在还粗,夏天的时候,我和小伙伴们,就在槐树下跳皮筋、捉迷藏。”
“后来呢?”顾则衍问。
“后来我爸妈搬去了新城区,我就很少回来了。”林晚有点怀念地说,“去年,我攒够了钱,盘下了这家书店,就是想回到这里——我觉得,这里的日子,很踏实。”
顾则衍看着她怀念的眼神,心里有点触动。他想起小时候,奶奶带他来晚巷,他也在槐树下玩过,也吃过巷口的包子。那时候的记忆,已经有点模糊了,但看到林晚,他又想起了那些温暖的时光。
“我小时候,也经常来晚巷。”顾则衍说,“我奶奶以前住在这里,她经常带我来吃巷口的包子。”
林晚惊讶地看着他:“真的吗?那也太巧了吧!您奶奶现在还住在这儿吗?”
“不了,她现在跟我住在一起,在新城区。”顾则衍说,“不过她经常跟我说,想回晚巷看看。”
“那下次您可以带奶奶来呀,我请她喝桂花乌龙。”林晚笑着说。
“好。”顾则衍点点头,心里暖暖的——他好像能想象到,奶奶和林晚坐在书店里,喝着桂花乌龙,聊着晚巷的旧时光的样子。
菜很快就上来了。糖醋排骨的香味飘了过来,林晚拿起筷子,夹了一块排骨,递到顾则衍嘴边:“您尝尝,王叔做的糖醋排骨,酸甜刚好,一点都不腻。”
顾则衍愣了一下,然后张嘴,咬了一口排骨。排骨的肉很嫩,酸甜的汁裹在肉上,味道很好。他看着林晚期待的眼神,笑着说:“很好吃。”
林晚开心地笑了,自己也夹了一块排骨,吃了起来。
两人一边吃饭,一边聊天。从老建筑聊到读书,从工作聊到生活,聊得很投机。顾则衍发现,林晚虽然看起来软乎乎的,但很有主见,对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想法;林晚也发现,顾则衍虽然看起来冷,但很细心,很温柔,对她也很照顾。
吃完饭,顾则衍付了钱。两人走出饭馆,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巷口的路灯亮了起来,暖黄色的灯光,照在青石板路上,像撒了把碎金。
“我送你回家吧。”顾则衍说。
“不用了,我家就在附近,走路十分钟就到了。”林晚说。
“我陪你走回去。”顾则衍坚持。
林晚没再拒绝,点点头:“好。”
两人并肩走在巷子里,脚步声落在青石板路上,发出“哒哒”的声音。偶尔有晚风吹过,带着槐花香,很舒服。
走到林晚家楼下,林晚停下脚步,对顾则衍说:“谢谢您送我回来,今天……谢谢您帮我。”
“不用谢,”顾则衍说,“今天我也很开心。”
他看着林晚,犹豫了一下,说:“明天我还来书店,行吗?”
林晚笑着点头:“好呀,我等您来。”
顾则衍看着她的笑容,心里有点甜。他挥挥手,转身走了。
林晚站在楼下,看着他的背影,直到他消失在巷口,才转身上楼。她摸了摸自己的脸,发现有点烫——她好像,有点喜欢上这个外冷内热的男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