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小说的起源大概是唐传奇,或者是更早的时间点,最有权威性的便是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的小说历程讲解,很详细,读者可以自己去找来看看,品读一二。这里不做赘述。写小说的的初衷是什么,大概决定了小说的脉络和主旨。

说起这个,我更愿意坦诚的面对读者,面对粉丝,喜欢看这部小说的观众。首先,直白来讲,我写这个小说文,起源于我对于研究生期间在苏州的经历,从入学到游玩苏州城内大大小小的园林,乃至甪直、同里、东山太湖小镇等等不一而足的美丽画面,这些画面回想起来,仍然是在学生时代穷游的一种不可多得的经历,简单单纯的美,尤其是拙政园、网师园、狮子林,流连忘返,至今回想,工作后没有大段时间去看去感受,那时候可以在园林枯坐一整天,来一场才子佳人的忧郁伤感,即使是下雨天,平江路、山塘街带给人千年的思绪。

其次,写小说,大概率写现实都市小说,需要很高的阅历和总结能力,直面的都是职场、生活的琐碎,太尖锐了不好,太琐碎估计也没人看,写得好的,很多了,比如蜗居、空姐同居的日子,问题也很重要,幽默的,严肃的,平淡的,最后想想还是写传奇,比如白鹿原,民国过去几十年了,写起来不会太多阻碍,也能查查资料,关键是底子,你要真的感受到民国的味道,文字毕竟是平面的,不是立体的,需要让读者感受到立体画面,比如路遥,尽管现在有人批评《平凡的世界》主旨并不高大,但是那种立体的画面感受真实,回味无穷,黄土高原的粗粝一下子就来了,这就是成功。那么就写历史的小说,这就是姑苏慢的小说起源,至少场景在哪里,主要是看时代,时代还是回到白居易时代吧,毕竟山塘街有他的踪影。

再者,小说写得好不好,关键是受众喜不喜欢,这个千人千面,口味不一样,怎么写才能引人入胜,现在想来,猎奇不可取,总要有个主旨,有个脉络,正义邪恶,类似魔戒、纳尼亚传奇,感伤话旧,类似郁达夫,写的东西主旨要明确,那就是心有不甘吧,对于事业的不甘,对于爱情的甘,对于上位的不甘,这些构成了这部小说的主旨,人生总有很多痛苦,需要排解和打开,那么这部小说的主旨就是不甘带来的筹划计谋,最终实现还是失败就要看读者的感受了,因为既是小说写到最后不甘实现了目标,读者也是有另一种感受,喜剧结尾happyending应该不会的,因为太老套了,大家未必喜欢,我也在想,读者看的是情节还是文字的华丽美感,我会困惑,尤其是看猫腻的《庆余年》,刚开始的文字也没那么赏心悦目,但是有一点,文字清晰干净,短句清爽,这是真的好,我会学习,避免太多的华丽点缀,失去了小说主旨。

小说到底写什么,我现在还真是记不太清楚,大抵是一位少年,经历过家族破灭,内心痛苦,失去了亲人,失去了爱情,心有不甘,只能靠功名利禄去找寻曾经伤害家族,伤害自己,伤害爱情的那些人,一个一个想办法征服和除掉,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那就是不甘复仇,这些经历在过程中会变化,因为行动会有人的感受,经历和失去,获得,人毕竟是人,不会无动于衷,心里会变化,就看这个人是不是良知还在,在的话,是会变化,但是主线不会变,冷酷和柔软不是对立的,而是并存的,最终杀死的,该死的,活得好啊,善良的都会有,只是架空白居易时代固然简单,不简单的事怎么符合时代脉络,小人物成为大人物,需要时间和机缘,正如人生,运气很重要。

就写这么多,感谢大家来看,谢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