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短篇小说 > 四合院:万倍返还,开局保卫科长 > 第六章 初见杨厂长
换源:


       第六章初见杨厂长

第二天一早,周熊云就带着一个穿着蓝色工装服,气质儒雅的中年男人来到了李从军的房间。

“从军,给你介绍一下,这位就是红星轧钢厂的杨厂长。”周熊云笑着引荐。

“杨厂长好。”李从军连忙站起来,想敬个军礼,又觉得不合适,手举到一半又放了下来,显得有些局促。

杨厂长主动伸出手,脸上挂着和煦的笑容:“李从军同志,以后我们就是一个班子的同志了,可千万别客气。你的事迹,周部长都跟我说了,我代表轧钢厂全体职工,欢迎你这位战斗英雄的加入!”

李从军受宠若惊,赶紧伸手握住:“给组织添麻烦了。”

“对了,住宿问题你不用担心。”杨厂长继续说道,“我们厂里包分配,正好咱们大院,也就是红星四合院里,还有一间空房,我已经跟街道办打好招呼了,你随时可以住进去。”

他看着李从军身上还未痊愈的伤,又补充道:“你的入职手续,我下午就去帮你办了。你这伤还没好利索,我给你按工伤算,先批你一个月的假,好好养伤。等你伤好了,再到轧钢厂来报到,不着急。”

这安排无微不至,让李从军心里暖洋洋的。他是个实在人,不懂得说什么漂亮话,只能用力点点头:“谢谢厂长,我听从安排。”

两人再次握手,李从军心中感激,手上不自觉地用了几分力。

“嘶——”杨厂长脸上的笑容一僵,倒吸一口凉气。

李从军猛然惊醒,触电般松开手,黝黑的脸上泛起一丝红晕,憨厚地道歉:“对不住,厂长,我……我就是个当兵的,手重。”

杨厂长甩了甩被捏得发麻的手,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哈哈大笑起来,拍了拍李从军的肩膀:“好!有劲儿!咱们工人阶级,就需要你这样有力量的同志!”

杨厂长离开后没多久,周熊云便过来叫他:“从军,走,首长家今天中午包了饺子,让你过去一起吃。”

李从军知道,能被周熊云称作“首长”的,必然是位大人物,他不敢怠慢,跟着周熊云来到了一处更为气派的院落。

饭桌上,气氛很是温馨。大人物的夫人慈眉善目,先给自己的两个孩子夹了菜,然后特意用公筷,给李从军夹了一大块腊肉,放进他碗里。

“孩子,多吃点,看你瘦的。”夫人温和地说,“这腊肉是你叔叔的老部下,过年特地从外省运来的,尝尝味道。”

李从军碗里的玉米面馒头旁边,多了一块油光锃亮的腊肉,香气扑鼻。他有些不好意思,也夹起一块饺子放到夫人碗里:“阿姨,您也吃。”

简单的举动,让桌上的大人物和周熊云都满意地点了点头。

“从军哥,我听我爸说,你是战斗英雄?”大人物那个虎头虎脑的儿子,一边啃着饺子,一边满眼好奇地问。

李从军啃了一口腊肉,满嘴流油,听到问话,他大方地承认:“嗯,得过几次一等功,在战场上打死了不少鬼子。”

“他转业前,是团长。”桌上的大人物放下筷子,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的骄傲,“一个人,在战场上,杀死了上千个鬼子。”

“哇!”小男孩的眼睛瞬间瞪得溜圆,嘴巴张成了“O”型,看向李从军的目光里充满了崇拜。

上千个……

这个数字从别人口中说出,像是一座沉甸甸的大山。李从军脸上的笑容淡了下去,浮现出一抹苦涩。他哪里是什么英雄,不过是命大,从尸山血海里幸运地活下来罢了。

他没有再说话,只是低着头,一口腊肉,一口玉米面馒头,大口地吃着。那滋味,香甜中又带着几分说不出的酸涩。

饭后,大人物关心起了他的家事:“从军啊,你那个妹妹李小琳,打算什么时候接到四九城来?”

李从军心里一暖,坦言道:“首长,我是有这个打算。不过现在住的地方还没完全落实,我想等我伤养好了,房子分配妥当了,安顿下来再把她接过来,不能让她跟着我受苦。”

“嗯,考虑得很周到。”大人物点了点头,“这样吧,你身上的伤不能大意,后天我让小周带你去军区总院,做个详细的检查,彻底治好。”

“是,听您的。”李从军干脆地答应下来。

接下来的一个月,李从军便过上了难得的清闲日子。

他没有浪费时间,主动找到了周晓晓,想跟她学习文化知识。对于这位战斗英雄的要求,周晓晓自然是倾囊相授,每天都抱着课本过来,从最基础的字词开始教他。

两人渐渐熟悉起来,周晓晓性子活泼,教完课也不急着走,经常会待在他房间里,叽叽喳喳地聊些学校里的趣事。

李从军嘴笨,说不出什么有趣的事,就把自己知道的一些故事讲给她听。

“……那七个葫芦娃,一个会喷火,一个会喷水,力大无穷,还会隐身,可厉害了!”

“还有那个喜羊羊,特别聪明,每次都能想出办法,打败总想吃羊的灰太狼……”

这些新奇古怪的故事,听得周晓晓一愣一愣的,时常被逗得咯咯直笑。

对于女儿和李从军的接触,周熊云看在眼里,既不制止,也不刻意撮合,一副顺其自然的态度。

这一个月里,还有一件大事发生。

那首《红旗飘飘》,经过总政文工团的专业作曲和配乐,制作完成后,立刻通过电台和报纸,在全军乃至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大力推广。

激昂的旋律,朴实却充满力量的歌词,瞬间点燃了无数人的爱国热情。

一时间,从军营到工厂,从学校到田间,到处都能听到“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的歌声。

而作为原唱和作词者,战斗英雄李从军的名字,也在文艺界受到了极大的好评。据说,这首歌甚至得到了“上面一把手”的公开称赞,评价其“唱出了新时代华夏儿女的精气神”。

……

三天后,琴岛,海军炮兵学校。

一个皮肤黝黑,身材高大的汉子站在校长办公室里,身姿笔挺。他就是江德福。

校长丛飞拿着一个黄色的牛皮纸信封,脸上带着几分惊讶:“德福啊,你小子可以啊,什么时候多了个弟弟,我怎么不知道?”

江德福有些纳闷,但还是老实回答:“报告校长,我弟弟在陆军,前些年去了棒子国战场,一直没联系上。”

“没联系上?”丛校长把信封拍在桌上,声音都高了几分,“何止是联系上了!你弟弟是特等功臣,活着的传奇!你小子,要不是这封信通过内部渠道转到我这,你还蒙在鼓里呢!”

“特等功臣?”江德福的眼睛猛地亮了,黝黑的脸上瞬间布满了喜色和光荣,“我弟弟……他,他立功了?”

“拿着吧。”丛校长将信封和旁边一个厚厚的布包一起推了过去,“这是你弟弟托人从京城寄来的,信里说,这是他全部的三千块转业费,都给你了。”

三千块!

江德福的手一抖,他接过信封,迫不及待地撕开。

信纸上的字迹谈不上好看,甚至有些歪歪扭扭,但内容却让他这个七尺男儿的眼眶瞬间红了。

信上说,弟弟李从军侥幸活了下来,因为伤势过重退役转业,现在是四九城红星轧钢厂的副厂长。他已经在京城安顿下来,准备把妹妹李小琳也接过去,希望他这个当大哥的,也能早点申请调过去,一家人团聚。信的最后,还催促他赶紧找个嫂子,别让老江家断了香火。

“从军!你……你还活着!”

江德福的双手攥紧了信纸,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声音颤抖得不成样子,豆大的泪珠砸在了信纸上,晕开了一片墨迹。

丛校长走过来,按了按他的肩膀,勉励道:“好样的,你们兄弟俩都是好样的!你弟弟盼着你娶媳妇呢,你可得加把劲,早点娶媳妇生娃!”

江德福擦了把泪,把信和钱小心翼翼地收好,瓮声瓮气地回答:“校长,找对象……那得对上眼才行,我现在……还在学习知识呢。”

“少跟我打马虎眼!”丛校长笑骂道,“你老大不小了,是该好好考虑个人问题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