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仙侠小说 > 剑心通明:从寒渊到长生 > 第68章风雪练剑,筑基圆满
换源:


       风雪裹挟着寒意扑面而来,萧景琰握剑的手稳如磐石,未曾有丝毫放松。

三道遁光已远去,断崖重归寂静,唯有孤光剑在鞘中持续震颤,如心跳未平。

待遁光彻底消失在视线中,萧景琰长舒一口气。他闭目,左手三指仍按在剑柄三寸处,剑心通明悄然展开。识海澄澈,外界风雪声被剥离,只余下体内灵流的躁动。地脉余震尚未完全平息,经络中残留的剑意如冰丝缠绕,每一次流转都带来细微撕裂感。孤光剑纹自腕骨蔓延,灼痛深入骨髓,仿佛剑意与肉身尚未彻底融合。

他不再压制这股痛感,反而以剑心通明将其纳入感知。痛是真实的,是剑意未能归源的证明。方才那一剑引动地脉,虽成剑柱冲霄,却终究是借外力破境,未达“己出”之境。真正的圆满,不在声势,而在内敛。

他缓缓吐纳,将残余的地脉震荡自足底导出,沉入冰层。寒渊地脉本就残存古剑气息,此刻在他引导下,如潮水退去,重归沉寂。体内灵流随之缓和,剑纹的灼热也渐渐收敛。

第一步,稳。

他睁开眼,风雪依旧。但他已不再立于断崖边缘。他转身,走向雪原深处,脚步沉稳,每一步都落在风势间隙,不惊动一丝雪尘。这是剑心通明赋予的本能——感知天地节奏,顺势而行。

行至一片空旷雪地,他停下。解下肩上霜白狐裘,随手抛在雪堆上。玄色箭袖紧贴身躯,寒风立刻割上皮肤,刺骨如刀。他不动,任风雪扑打,以肉体苦修唤醒帝王灵根的原始韧性。

剑未出鞘,他只是立定,双足微分,左手按剑,呼吸渐深。识海中,昨夜推演的龙篆逆纹浮现,那式斩向龙首的残影仍在流转。他不急于复现,而是将十三式基础剑法逐一过心——起手、引锋、断雪、回旋……最简单的动作,往往最难臻至纯粹。

他拔剑。

孤光出鞘三寸,剑锋未全露,只以寸刃划破风雪。第一剑,慢。剑锋如凝冰下沉,划出一道弧线,风雪被割裂,却无半点声响。第二剑,更慢。剑脊贴着气流滑行,感知每一丝阻力,每一分回旋之力。

剑心通明下,他的意识如镜,映照剑锋与天地的交互。风不是阻碍,而是剑势的延伸;雪不是干扰,而是轨迹的标记。他不再想着“破敌”,也不再追求“破境”。他只是在“练剑”。

第九式,断雪。

剑锋斜斩而下,动作凝滞如冻河开裂。就在剑势将尽未尽之际,识海骤然一明。那一瞬,他察觉到地脉深处一丝微弱共鸣——不是他引动地脉,而是地脉随他剑意而动。

剑意与天地同频。

他收剑,立身如松,双目闭合。识海中,十三式剑意不再断裂,而是首尾相接,化为一道闭合剑环。剑环缓缓旋转,与地脉残存的古意悄然共振,如潮汐相合,如呼吸同步。

这不是突破,而是回归。

他盘坐于雪地,双膝覆满寒霜。左手按剑,右手结印于丹田,以剑心通明内视。灵台深处,一缕冰蓝剑意如丝,缠绕帝王灵根缓缓旋转。那丝剑意,是他自重生以来,每一剑的凝聚——他陷入沉思,那一夜重生,他站在王府院中,虽手中无剑,可心中早已执起一把无形的剑,那是他重新开始的决心;他以废剑斩蛟,鲜血染红了衣袖,那一刻他才惊觉剑心已悄然开启;在寒窟中引导地脉,剑柱冲霄的瞬间,他便明白锋芒外露终究不够圆满。皆在此线中流转。

但它仍未融入。

他不急。他只是回想。回想那一夜重生,他立于王府院中,手中无剑,心却已执剑。回想他以废剑斩蛟,血染衣袖,却不知剑心已启。回想他于寒窟中引导地脉,剑柱冲霄,却仍觉锋芒外露。

剑,不是他手中的兵器。

是他存在的本身。

他轻语:“非我御剑,乃剑成我。”

话音落,识海轰然一震。那缕冰蓝剑意骤然崩解,化为无数星点,如雪落灵根。帝王灵根微微震颤,随即张开,将星点尽数吸纳。丹田内,灵力如江河归海,经脉尽数贯通,无一丝滞涩。

轰——

一声清越剑鸣自孤光剑鞘迸发,直穿风雪。刹那间,周身三寸冰蓝剑纹再度浮现,如活蛇游走,却不再灼痛经络,而是缓缓沉入皮肉,与血脉合一。风雪骤停,天地一静。

他仍盘坐,不动。

体内灵力流转如常,却已不同。筑基后期的瓶颈早已不见,灵根与剑意彻底交融,修为水到渠成,迈入筑基圆满。

他睁眼。

目光平静,无喜无惊。剑心通明未散,反而更加澄澈。他静下心来,能察觉到寒渊峰地脉的微妙波动,以及风雪中冰晶的轨迹,孤光剑内那一丝古老残意似乎也在若有若无地呼应着他。

他缓缓起身,拍落肩头积雪。剑未归鞘,他反手一挥,孤光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剑锋未触地,剑意已然外放,雪面竟自行裂开一道笔直缝隙,深达三尺,宛如被无形利刃削成。

他收剑。

剑鞘轻震,余音未绝。

他走向狐裘,弯腰拾起。披上肩头时,右手习惯性抚过剑脊。孤光微鸣,似有回应。

他转身,踏雪而行。脚步比来时更稳,却无半点痕迹留下。风雪未再落下,天空阴云渐散,一缕微光穿透云层,照在断崖边缘的冰棱上,折射出冷冽光泽。

他行至寒窟石门前,停下。石门紧闭,冰霜覆盖。他未推门,只是将左手三指轻轻按在剑柄三寸处,闭目片刻。

识海中,剑意如湖,不起波澜。

他推门而入。

寒窟内,冰壁凝霜,地面残留着他昨夜推演符文时划出的剑痕。那些痕迹尚未消散,反而因今日剑意升华,隐隐泛出微光。他走到昨日打坐之处,盘膝坐下。

左手按剑,右手置于膝上。

他开始吐纳。

灵力自丹田升起,沿经脉流转一周天,速度平稳,毫无滞碍。这是筑基圆满的标志——灵力充盈,循环无缺。他不急于尝试新术法,也不去感应外界变化。他只是在巩固。

一炷香后,他睁眼。

窟顶冰棱轻微震颤,似有回应。他感知到,地脉深处那股古老剑意,比昨夜更清晰了一分。它仍在沉睡,但已非毫无知觉。

他起身,走向窟内深处。那里有一块裸露的岩壁,是他前日以剑气刻下的龙篆逆纹残影。此刻,那纹路边缘竟凝出细小冰晶,如血脉延伸。

他抬手,指尖轻触刻痕。

刹那间,剑心通明自动升华。识海如镜,映照出那纹路的本质——它不是封印,也不是剑招,而是一道“指引”。指向某处,某物,某种尚未现世的机缘。

他收回手。

没有多看,转身走出寒窟。

风已止,雪已停。寒渊峰一片寂静。他立于石门前,望向远方山脊。天光渐明,云层裂开一道缝隙,阳光斜照而下,落在他肩头。

他抬起右手,缓缓抽出孤光剑。

剑锋朝天。

一道冰蓝剑纹自腕骨浮现,游走三寸,随即沉入肌肤。剑身轻鸣,如低语。

他收剑入鞘。

转身走入风雪初歇的山道。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