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娘娘宫斗套路有点野 > 第七章 坤宁宫请安
换源:


       次日寅时,天色还未破晓,紫禁城仍沉浸在一片墨色的寂静之中。永和宫的宫灯早已亮起,将缀霞轩映照得一片通明。

林知夏已在含翠和鸣琴的伺候下梳洗完毕,换上了一身符合贵人品阶的秋香色宫装,发髻上只簪了一支小巧玲珑的碧玉簪,整个人显得清雅而低调,恰到好处地隐没在即将登场的群芳谱中。

今日,是她们八位新人入宫后,第一次前往坤宁宫向皇后娘娘请安。这是她们正式融入后宫的第一步,也是一场无声的检阅。

“主子,都妥当了。”含翠为她披上带着晨露凉意的披风。

“走吧。”林知夏点了点头,声音平静无波。

一行人抬着宫灯,悄无声息地走出永和宫。一路上,偶尔能看到远处同样亮着灯的队伍,正从各个方向,朝着同一个目的地——坤宁宫汇集。

她们到得极早,坤宁宫正殿外的广场上,只零星站着几位同样是新晋的低位份采女和宝林。众人见了面,也只是相互屈膝行礼,便各自沉默地立着,无人敢高声言语。晨风清冷,吹在身上,也吹得人心头发紧。

林知夏垂手立在廊下,眼观鼻,鼻观心,实则用余光打量着陆续到来的“同僚”们。

最先到的是王美人和周才人。紧接着,陆嫔也在一众宫人的簇拥下款款而至。她今日一身月白色长裙,气质愈发清冷出尘,见了林知夏,也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

最后,在众人隐隐的期盼与敬畏中,丽容华宋嘉禾到了。她今日穿了一身石榴红的宫装,衬得她肤白胜雪,明艳不可方物。她仿佛天生就该是人群的焦点,一下轿,便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八位新人到齐,彼此间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谁也不主动搭话,都在静静地等待着。

很快,宫里的“老人们”也陆续到了。先是不得宠的馮妃和几个美人、才人,然后是气焰嚣张的张婕妤。最后,在众人的簇拥下,德妃刘氏到了。

她一身宝蓝色宫装,头戴点翠嵌宝金凤钗,雍容华贵。身为都察院左都御史之女,又育有大皇子,她的眉宇间自带着一份旁人难及的从容与底气。

就在此时,殿门内传来太监的唱喏声,皇后娘娘升座了。

众人连忙整理衣冠,鱼贯而入。

一进殿内,众人便齐齐跪倒。新人中的丽容华领着其余七人,也叩首道:“臣妾等参见皇后娘娘,皇后娘娘万福金安。”

皇后谢晚晴端坐于凤座之上,一身正红色翟衣,头戴九龙四凤冠,不怒自威。她目光沉静地扫过殿下跪倒的一众人,淡淡道:“都起来吧。”

“谢皇后娘娘。”

众人起身,按着位份高低依次站好。八位新人站在最末,垂首敛眉,努力降低着自己的存在感。

皇后先是与德妃等几位旧人说了几句场面话,无非是昨夜睡得可好,宫中可有短缺之类。

就在此时,殿外忽然传来一阵环佩叮当之声,一个娇媚入骨的声音由远及近:“哎呀,臣妾来迟了,还望皇后娘娘恕罪。”

众人回头望去,只见珍妃苏氏在一众宫女的簇拥下,袅袅娜娜地走了进来。她今日穿了一身藕荷色撒花烟罗衫,云鬓高耸,斜插一支赤金衔珠步摇,随着她的步履轻轻摇曳。那张本就绝美的脸上,此刻更是泛着一层动人的红晕,眉梢眼角,皆是掩不住的风情与得意。

林知夏心中了然:看来,昨夜的“战况”,很是激烈。皇帝留宿承乾宫的消息,此刻已是人尽皆知。

“给皇后娘娘请安。”珍妃屈了屈膝,礼数周全,语气却不见多少恭敬。

皇后的脸色未变,只是端起茶碗,用杯盖轻轻撇了撇浮沫,声音平淡地听不出喜怒:“珍妃妹妹来得倒是巧,本宫这早安刚请了一半。想来是昨夜伺候皇上辛苦了,只是这后宫的规矩,还是该守的。”

这是敲打,也是警告。

珍妃娇媚一笑,抚了抚鬓边的步摇,那步摇上最大的一颗东珠,正是前日皇上刚赏下的贡品。“娘娘说的是。只是皇上体恤臣妾,非要臣妾多睡一个辰再来,臣妾拗不过,也只能领了这份恩典。想来,皇上也是怕臣妾累着了,误了给皇后娘娘请安的时辰呢。”

好一个牙尖嘴利!三言两语,便将迟到的罪责推得一干二净,反倒炫耀了一番圣宠。

皇后的目光沉了下来,殿内的气氛瞬间降至冰点。

就在这剑拔弩张之时,珍妃却忽然话锋一-转,目光落在了新人队列之中,笑道:“哟,这就是新进宫的妹妹们吧?个个都生得花容月貌,难怪皇上喜欢。”

她的目光,最终定格在最为惹眼的丽容华身上,带着一丝审视与挑衅:“这位,想必就是镇国公府的丽容华妹妹了?果然是名门之女,这通身的气派,就是不一样。”

丽容华连忙出列,屈膝道:“臣妾宋氏,见过珍妃娘娘。”

“嗯,免礼。”珍妃上下打量着她,忽然指着她发髻上的一支红宝石金钗,笑道:“妹妹这支钗倒是别致,只是……今日是第一次给皇后娘-娘请安,妹妹这身打扮,似乎比本宫还要明艳几分。不知道的,还以为妹妹是哪宫的主位娘娘呢。”

这话,就说得极重了。不仅是暗讽丽容华不懂规矩,更是将她架在火上烤,公然挑拨她与皇后之间的关系。

丽容华的脸色一阵红一阵白,显然是被这突如其来的刁难气得不轻。她出身将门,素有傲骨,何曾受过这等当众羞辱。她深吸一口气,跪在地上,背脊却依然挺得笔直,朗声道:“回珍妃娘娘,臣妾愚钝。这一身皆由内务府按位份所制,臣妾不敢擅专。若有不妥之处,还请娘娘指教,臣妾日后定当改正。”

这话不卑不亢,既认了“愚钝”,又将责任推给了内务府的规制,还带着几分武将世家的耿直。但在珍妃听来,这便是赤裸裸的顶撞。“指教?”珍妃冷笑一声,“看来内务府的规矩,竟比皇后娘娘的体面还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