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界时空,无数帝王的宫殿之内,先前因蒙古铁骑那鬼神莫测之战术而引发的震撼,余波未平。
大唐太极宫。
李世民缓缓坐回龙椅,指节无意识地敲击着扶手,脑海中依旧在疯狂推演着那“大纵深迂回穿插”的恐怖战法。若是他的玄甲军对上此等对手,胜算……他第一次对自己的无敌之师,产生了刹那的动摇。
大汉未央宫。
汉武帝刘彻那股与生俱来的傲慢与鄙夷早已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纯粹属于顶尖军事统帅的凝重。他想起了卫青,想起了霍去病,想起了大汉铁骑封狼居胥的无上荣光。可即便是他最骄傲的将军,似乎也未曾将骑兵的机动性,发挥到如此颠覆性的地步。
三国,许都。
曹操眼中的炽热光芒还未散尽,他甚至想立刻召集麾下所有谋士,彻夜研究这名为“曼古歹”的战术。这简直是将兵法诡道,演绎到了艺术的高度!
强者对强者的认可,跨越了时空的界限。
然而,就在这股对纯粹武力的惊叹与忌惮达到顶峰的瞬间,天幕之上,那激昂雄浑的马头琴声,那苍凉开阔的蒙古长调,毫无征兆地,断了。
不是缓缓隐去,而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猛地掐住了喉咙。
战鼓声,戛然而止。
整个世界,陷入了一片死寂。
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让所有帝王的心脏都漏跳了一拍。
紧接着,一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从天幕深处幽幽传来。那不是任何一种乐器,更像是一段被压抑了千年的呜咽,如泣如诉,充满了无法言说的悲凉与绝望。
哀乐。
是为文明送葬的哀乐!
伴随着这令人心头发颤的乐声,天幕的画面,开始褪色。
那广袤无垠的碧绿草原,那湛蓝如洗的清澈苍穹,所有鲜活明亮的色彩,都如同被抽干了生命力一般,迅速枯萎、凋零,最终化作一片冰冷、压抑、单调的黑白。
仿佛一部尘封已久、记录着无尽罪行的默片,即将开始放映。
旁白声再次响起。
这一次,声音里再无半分对军事天才的欣赏,只剩下一种不带任何感情的冰冷,一种近乎残酷的审判。
“然而,一支伟大的军队,衡量的标准绝不仅仅是战绩。”
每一个字,都如同冰锥,刺入所有帝王的心脏。
“武力,若没有仁德的约束,便不是守护文明的壁垒,而是彻头彻尾摧毁文明的野火。”
话音未落,天幕之上,那黑白画面的中央,有血色的光芒开始凝聚。
那不是普通的红色,而是粘稠、暗沉,仿佛刚刚从无数生灵的血管中喷涌而出的鲜血!
血光扭曲、蔓延,最终构成了两行触目惊心的大字。
【极致的残暴!】
【对文明的系统性摧毁!】
每一个字,都在滴血。
每一个笔画,都充满了控诉!
旁白的声音,变得愈发冷酷,如同九幽寒铁,敲打在所有人的灵魂之上。
“一支军队的武功越高,其‘武德’便越发重要。武德沦asang的军队,破坏力远超庸碌之辈。这,便是其排名无法更高的根本原因!”
这个急转直下的核心论点,如同一道九天惊雷,在所有帝王的脑海中轰然炸响!
他们瞬间从刚才对军事才能的纯粹欣赏中惊醒,意识到,真正的重点,现在才要开始。
这不再是兵法推演。
这是文明的审判!
那些同样以武功开国,却也同样注重文治教化,深知“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之”的帝王们,神情瞬间变得无比凝重。
大唐,太极宫。
李世民的瞳孔骤然收缩,他挺直了腰背,放在龙椅扶手上的手掌,不自觉地握紧。
【唐太宗李世民:……武德沦丧……此言,甚是在理。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若无仁德约束,必将反噬自身。】
他的声音低沉,每一个字都带着沉重的分量。他想起了自己发动的玄武门之变,那同样是血腥的杀戮,但他登基之后,却用尽一生去缔造一个“贞观之治”,用文治去弥合武功带来的创伤。
这天幕之言,简直说到了他的心坎里!
大宋,开封。
刚刚结束五代十国乱世的宋太祖赵匡胤,更是对此感同身受。他见过了太多只知杀戮与破坏的骄兵悍将,所以才有了后来的“杯酒释兵权”。
【宋太祖赵匡胤:不错。军队若只知杀戮而不知守护,那与乱匪何异?咱倒要看看,这蒙元究竟犯下了何等滔天罪行。】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军人出身的粗犷,以及对破坏秩序者的本能厌恶。
这番话,如同两道强有力的引子,为后续那更加猛烈的批判,为那即将到来的、对元朝皇帝最无情的“打脸”,做足了最充分、也最令人信服的铺垫。
万界时空,所有的帝王都屏住了呼吸。
他们心中那股因军事才能而起的敬畏,已经悄然转变为一种带着审视与质疑的冰冷。
所有帝王都知道,真正的“审判”,即将开始!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