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驸马?狗都不当,我当! > 第二十一章鱼目混珠,驸马巧识破
换源:


       王御史的目光,若有似无地瞟向林凡。

“皇家制造局在林总监的带领下,屡出奇物,点石成金。”

“臣在想,这等深海奇珍,若是交由皇家制造局钻研其中的奥秘,不知能不能仿效出更多来?”

“若能如此,岂非我大宁之福?”

此言一出,殿内原本热闹的气氛,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汇聚到了林凡身上,眼神各异。

有好奇。

有看戏。

也有幸灾乐祸。

苏文瑾站在人群中,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的冷笑。

王御史这招高明!

夜明珠乃天成之物,林凡再有本事,难不成还能造出个月亮来?

这次看他怎么收场!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刁难,林凡只是懒洋洋地抬起眼皮,扫了那锦盒中的夜明珠一眼,嘴角便露出一抹戏谑。

用天然宝物来将他的军?

想法不错,可惜,你们找错道具了。

“陛下,恳请将这夜明珠借微臣一观。”

胤帝看着林凡那副胸有成竹的模样,眼中闪过一丝兴趣,颔首道:“准。”

林凡从福公公手中接过锦盒,并未细看,而是转头又道:“再劳烦公公,取一小盏醋来。”

“醋?”

此话一出,满朝皆是愕然。

要醋何用?

莫非这驸马爷觉得夜明珠味道不错,想蘸着吃?

就连胤帝,也有些好奇的问道:“林爱卿,你要醋做什么?”

林凡微微一笑道:“陛下,臣只是想验证个小小的猜想。待会儿,您就明白了。”

很快,小太监便端着一盏白瓷小碟盛放的米醋,送了上来。

在全场数百双眼睛的注视下,林凡神色从容地从锦盒中拈起一颗夜明珠,小心翼翼地将其浸入了醋碟之中。

奇妙的景象发生了。

只见那颗原本光华温润的珠子,一接触到米醋,表面立刻冒出无数细密的气泡,嘶嘶作响,仿佛一锅烧开的沸水,反应极其剧烈。

殿内不少大臣都看呆了,不明其意。

那琉球使者的脸色,却在看到这一幕时,猛地变了,眼神中闪过一丝无法掩饰的慌乱。

林凡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这才将珠子取出,用丝帕擦干,朗声解释道。

“诸位请看,天然的珍珠,其主材与蚌壳类似,遇酸确实会有反应,但绝不会像这般,冒出如此密集剧烈的气泡。”

“这颗所谓的海月珠,在酸中反应如此剧烈,更像是用最不值钱的贝壳磨成粉末,再混合鱼胶之类的东西凝制造假而成!”

“其发光之理,恐怕也不过是混入了些许能发光的矿石粉末罢了。”

林凡的声音,如同惊雷,在寂静的大殿中炸响。

假的?

这稀世奇珍,竟然是假的?

林凡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几分嘲讽。

“此等粗劣的仿造之物,莫说是我皇家制造局,便是京城随便一个手艺好点的工匠,都能做得比这更逼真!”

“制造局想要复制出来,又有何难?”

听到这,琉球使者“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浑身抖如筛糠,对着龙椅拼命磕头,磕得砰砰作响。

“陛下饶命,小人该死,是国内的奸商欺瞒了我王,我王也不知情,求陛下开恩,饶小人一命!”

胤帝的脸色,此刻已是铁青一片,那双深邃的眸子里,燃烧着被欺瞒的恼怒与帝王的威严。

而先前出言刁难的王御史,更是吓得双腿发软,冷汗瞬间浸湿了后背。

假的!

竟然是假的!

他本想让林凡出丑,结果却让天朝上国当着外邦使臣的面,收了个假货!

这简直是把陛下的脸,按在地上摩擦啊!

王御史只觉得眼前阵阵发黑,几乎要昏死过去。

胤帝的目光缓缓扫过殿下,最终落在林凡身上,那眼神中的怒火渐渐褪去,转为毫不掩饰的赞赏。

若非林凡,今日朝廷的脸面,可就丢到海外去了。

“林爱卿博学广识,明辨真伪,为我大宁保全了颜面,又立一功!”

金銮殿上那场海月珠风波过后,林凡的日子清闲不少。

朝中那些原本视林凡为眼中钉的老臣们,接连几次交锋都吃了大亏,如今个个都学乖了,见了林凡都绕着道走。

不过他却并未因此放松。

堵不如疏。

这些老顽固的思想根深蒂固,只靠打压是没用的,反而会激起他们更强烈的反抗。

想要真正改变这个时代,必须从根子上入手,开启民智,掌握舆论。

经历御史台与朝中大臣的多次针对,林凡也意识到科普的重要性。

这也让林凡决定建立第一家日报,除了给民间百姓科普知识外,还能赞颂朝廷。

若是有才子佳作,都可以登报。

想通此节,林凡当晚便在书房内奋笔疾书,将自己的想法洋洋洒洒写成一本奏折。

林凡立刻给陛下写了折子。

……

翌日早朝结束,林凡被叫到了御书房内。

御书房内,胤帝正批阅着奏章,见林凡进来,便放下了手中的朱笔。

“林爱卿,说说你要成立的报社,可还有什么好处?”

林凡躬身,不卑不亢的开口。

“回禀陛下,这报纸除了能传授农桑新知外,还能让百姓知晓陛下仁政惠民之策,并且能让百姓更加亲善朝廷。”

“长此以往,民心所向,我大宁江山,必将万世永固。”

胤帝闻言,深邃的眸子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亮光,但并未立刻答应。

“此事朕知道了,你先退下吧。”

林凡心中困惑,但也只能暂时退去。

而让林凡没想到的是,这件事很快就引来了固守派的不满。

几日后的朝会上,当胤帝将“开办报社”一事拿出来讨论时,立刻便有几个御史跳了出来。

朝堂上,李纲余党出面反对。

为首的张御史,正是上次被海月珠事件吓得半死的王御史的同僚。

他手持玉笏,满脸悲愤,仿佛林凡要做什么掘大宁根基的恶事。

“陛下,万万不可啊!”

“自古以来,朝廷大事皆在庙堂之上议定,岂可刊印成文,流于市井,任由那些贩夫走卒评头论足?这有失体统!”

他身后另一名官员也凑上前来道:“陛下,此举若开,朝廷威严何在?恐会动摇国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