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护理部主任 > 第1章 精诚所至1
换源: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时有还无。”

这行字印在《护理部主任》的开篇,像一枚被岁月摩挲的玉印。作者曾坦言,这段文字源于一场奇异的真实梦境——那些在世间奔波的日夜,那些贫富荣辱的流转,到头来或许都如梦境般虚幻。故而她悟道:不必为境遇悲喜,人生本就是场盛大的幻梦。

每个作者都有自己的文字修行。有些故事注定要藏在心底,就像此刻栖身的小屋,虽简朴却有清风明月为伴,阳台花草为邻。即便文笔平实,能借着这些寻常光景编个小故事,让读者看后会心一笑,便已足够。书中或许会掠过人情冷暖,但那从不是本意,只盼读者能看透这点。

窗外风雪未歇,屋里却暖融融的。元旦前夕的寻常午后,关栀正和丈夫为书房改造的事商量不休,汤棠主任的电话突然打来——那语气里的郑重,让她预感这会是场不同寻常的谈话。

她裹紧大衣冲进雪幕时,忽然想起《护理部主任》扉页上自己刚写下的字迹。台灯下那行“假作真时真亦假”还泛着墨香,就像此刻飘进车窗的雪花,真实又虚幻。三年前初入北特医院的场景突然在脑海里铺展开来,像老电影的胶片缓缓转动。

茶室里茶香袅袅,汤棠主任指尖轻叩青瓷杯沿的模样,带着种洞明世事的从容。关栀望着窗外簌簌落雪,忽然觉得眼前的对话,或许也是命运写好的伏笔。

北特医院的秋天总带着些新旧交替的意味。这年从九月起,医院里便陆续有老领导退休调岗,新的面孔接棒而来。护理部里,仲云成了正主任,朱丽丽和刘一珍任副主任,卞桥与罗敏敏做干事——人事变迁像诊室里的吊瓶,悄无声息却从未停歇。

“朱主任,我来交科室总结。”关栀抱着文件夹站在护理部门口时,指尖还带着重症监护室的消毒水味。她望着朱丽丽忙碌的身影,心里总泛起暖意——这位副主任待人温和,是院里少有的能让人卸下心防的领导。

朱丽丽翻开总结时,眉梢微微扬起:“这文笔倒像练过的。”抬眼看见关栀局促的模样,又笑着指了指对面的椅子,“来北特三年了吧?坐下来聊聊。”

关栀坐下时,忽然想起阮荆棘。那位曾带过她的前辈,被范静诬告后调去了家乡的二甲医院。虽听说过得不错,但重症监护室里少了她,总像少了点什么。

“这三年最深的感触?”关栀摩挲着文件夹边缘,“大概是同事间得和气。多看别人的好,自己也能活得轻快些。”

“你们温柳护士长平时怎么带队伍?”朱丽丽的笔尖在纸上轻轻点了点。

“她常考我们导管日期、无菌技术这些,也教我们怎么跟患者家属沟通。”关栀说着攥紧了手指——生怕哪句话说得不到位。

“人长得周正,工作也得拔尖才行。”朱丽丽这句轻描淡写的鼓励,让关栀心里暖了好一阵。走出护理部时,夕阳正斜斜地落在门诊楼的玻璃幕墙上,像泼了层金箔。

回到科室时,护士长温柳正和马德恩主任说着什么。原来新上任的杨世昌院长要来看望大家,还特意备了中秋红包。监护室外,几个家属正蜷缩在折叠床上打盹,走廊里飘着盒饭的香气——过节的气息总这样,一半是团圆的期盼,一半是生计的奔波。

“杨院长会不会给发二百?”温柳望着窗外的月光,语气里带着点孩子气的期待。马德恩笑着摆手:“咱们院长刚上任就想着一线,心意比数额金贵。”

半小时后,杨世昌院长带着一行人走进监护室。白大褂上还沾着雪粒子的张富生副院长,捧着红包的付博士,还有护理部主任仲云都跟在后面。杨院长握着马德恩的手说:“中秋本是团圆日,知道你们走不开,特意来看看大家。”

付博士分发红包时,塑料袋摩擦的声响里混着此起彼伏的感谢声。关栀捏着手里的红包,触感厚实——到底是多少呢?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院长的话打断了。

“咱们是国家直管的三甲医院,靠的是大家在一线撑着。”杨院长的声音温和却有力,“往后我和大家一起干。”

掌声刚落,走廊尽头突然传来压抑的哭声。范静快步从病房走出来,白大褂的下摆还沾着碘伏:“护士长,刚收了个车祸病人,昏迷不醒,家属指定要马主任接诊。”

监护室里的喧闹瞬间沉淀下来。马德恩抓起听诊器的动作干脆利落,温柳已经开始调配护士站位——红包里的金额还没来得及看,但此刻所有人都明白,比起过节的仪式,眼前这条等着被抢救的生命,才是他们真正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