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松林心里面暗自盘算,认为冯江说的挺有道理:首先,他的资历确实不够。况且在圣祖皇帝之后礼部尚书就任首辅的数目不多,而冯江在各方面还是比较符合的。其次,目前来看议会当中的常务委员并没有特别强劲的人物,而且在六部尚书中,刑部尚书李峰因为制度的原因不可能当选,兵部尚书孙维翰是军人,不可能当个内阁的首辅。吏部尚书杨奇就别说了,年龄比张文昌都大,而且也不合以往吏部尚书不当首辅的惯例。至于工部尚书赵程宇,从年龄资历上看倒也合适。不过这个人说好听点就是比较刚直,说难听点就是有些刚愎自用。
或许冯江真的就是下一任首辅的最佳候选人了。何松林认为自己现在和冯江达成政治同盟还是比较划算的。当然他要矜持一些,毕竟这样才能争取到更多的政治资本。
冯江也不急,因为他知道两人结盟对双方来说都是最有利的打算,当何松林上了马车并且听下去了他的那些话之后,这个政治联盟在实际上已经构成了。
见何松林仍在拿捏,冯江又对他抛出了详谈的橄榄枝:“再过两天就是我大孙子的冠礼,到时候还请老弟赏个脸亲自来一趟。冠礼结束后我再设宴款待,前两天刚刚有人送了尾长江鲟鱼,还望老弟品鉴啊。”
何松林心里已经是接受了冯江的邀请,他把茶杯里最后一点茶水喝干,然后哈哈一笑:“那就多谢老兄款待了,今天晚上您给我发个帖子,到时候在下一定备厚礼以庆贺。”
两方都很高兴,马车也在慢悠悠的走着。在到内阁之前,何松林下了车,回到了后面一直跟着的自己的车上。
此时在五军都督府,谋军府正在起草关于出兵英国的一些具体草案。出兵的主力就不用说了,海军自然是要从北海舰队抽调大部分,毕竟北海舰队拱卫京畿,负责保卫后世渤海、黄海、以及东海的大片区域。由于这支舰队属于是海军里面的近卫军,于是乎很多新型装备都被部署在了北海舰队。而且舰队里面的很多军官都在北平有着各种各样的关系,属于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了。抽调北海舰队既是从舰队实力上出发,也有着将好仗留给自己人打的念头。
很多人都不把欧洲诸国看在眼里,认为此行前去就是刷战功,无非是刷多刷少的问题。因此很多人都想着可以走走关系把自己或者自己的子弟送入这次的派遣军团当中。
西山府的首辅办公室中,孙维翰正坐在张文昌的办公桌前。看着张文昌亲切的给自己倒上了茶,孙维翰似乎对接下来要谈的事情有了些头绪。
“这次出兵虽然我只支持了小规模出兵,但是照样要打好,打出自己的实力来,让那些西方戎狄看看咱们大明的实力。”张文昌倒好茶之后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这次出兵我建议五军都督府要出精兵,争取一战而定,为帝国在欧洲彻底打开局面。”
孙维翰连忙说道:“张大人您放心,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可以说是帝国军队在欧洲的首次亮相,五军都督府一定会打个漂亮的仗。”
张文昌端起茶来慢慢抿了一口,看似不经意的说道:“其实打成什么样子和我关系也不大了,只要前期不出岔子就行。我已经决定了,过完这个年就向陛下递交辞呈,也该回去养老了。”
孙维翰心里一震,这可是个及其重要的消息啊:“张大人您何必如此啊,您现在身子骨正硬朗,正是再为陛下效力的好时候啊,这帝国上上下下如今都要依赖着您,您可退不得啊。”
张文昌摆了摆手,顺着话继续说道:“哪有什么身子骨硬朗,我现在的身子是一天不如一天了,而且也不能老是在上面挡着年轻人的路啊。该是退位让贤了,就是可惜了你,我辞职了估计内阁要经历一轮大换血了啊。”
孙维翰心中一凝,他知道,重头戏来了。
张文昌继续说道:“我是一直看好你的,我认为哪怕是我退了,这新任兵部尚书也是非你莫属,只是也不知道下一任首辅是谁,不过我会在退之前尽力去保举你的。”
孙维翰连忙起身躬身道:“大人何必如此,您完全可以继续……”
张文昌摆了摆手:“说了退就是一定要退的了,这也是我一直考虑的事情,你也不必劝了,我意已决。”
孙维翰讪讪的坐下,看着张文昌继续往下说。
“虽然我说是要保举你,可是最关键的就是这次远征英国要打的漂亮才是,若是这一次出了什么岔子,你这个兵部尚书脸上也不好看啊,对你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不知张大人有何指教。”
“哪有什么指教,我一个文官,又没从过军,向来不知兵事,你看看这几年,我也没有对五军都督府指手画脚吧。”张文昌感慨的说道:“倒是我儿子张若阳对这方面挺有见解的,好多次跟我说想要出去领兵打仗。我本来是不希望他去冒险。可是现在我也想明白了,他也快五十了,这努力了大半辈子,也该去做点想要的了。”
孙维翰听明白张文昌的意思了,张文昌保举他继续连任兵部尚书的条件就是让他努力把张若阳送到派遣军团里面。而且职务还不能低,毕竟人家的理想可是出去“领兵”打仗。
孙维翰心领神会的说道:“令郎无论是从资历还是能力上看都完全可以胜任单独领兵出征的职务。正好这次远征英国,可以就让他带队了。”
张文昌更进一步,把话说的更加深了一些:“可他就是个少将,领兵出征似乎级别不太够吧。”
“诶,看您说的,我也是了解张若阳的,知道他的能力。若不是您前两年希望在历练历练他,现在早就已经是中将了。正好趁着这个机会把令郎也升一级,这也算是不辜负他这么多年为帝国军队做出的贡献了。”
张文昌呵呵一笑:“诶呀,老了呀。年轻人的事情我也不想管了,就好好的为帝国站好最后一班岗,再平稳的过渡到下一任,这一辈子也就圆满了。”
孙维翰知道,今天双方各自交换了条件:他要先晋升张若阳为中将,让他率领派遣军团出征英国。他就可以连任兵部尚书。
内阁七个人,冯江和何松林已经达成了协议,张文昌和孙维翰也安排好了之后的事儿。杨奇作为吏部尚书,若是不想退休的话进议会当常务议员或是议长就是最好的出路了。李峰这个刑部尚书也没什么好准备的,毕竟法理上来讲这是皇帝亲自认命的,是安插在内阁的监督者,他的后路估计和杨奇相差无几。
只有赵程宇,似乎也能成为首辅候选人,也似乎是唯一的不确定因素。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