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红楼:皇上,别害怕,造个反而已 > 第二章:选择一条脱困之路
换源:


       将书本放在一边,贾玙起身活动了一下身子。

“日子得过,命也得要呀!”

休息了一夜,贾玙的身体已经恢复的七七八八,早已没有了那种乏力感。

稍微活动了一下之后,贾玙将这院中里里外外都清扫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将一些用不到的,不喜欢的家具全都搬出来放到了杂物间,到时候可以用来生火。

重新收整了一番后,看起来确实舒服很多。

不过用那时候的话来说,这完全就是寒酸,不过自己看着舒服就行了。

卷起袖子站在院中的贾玙还在欣赏自己的劳作时,一个棕红色的大号实木柜子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这是他从房间中一个人搬出来的。

柜子没有什么问题,有问题的是,他是怎么搬出来的!

“我这身体能搬动这东西!?”

棕红色的实木柜子不大,但也说不得小,两个成年人搬着都显得吃力。

贾玙这个七八岁左右的孩子,更加的不可能!

刚才搬的时候他完全没有注意,主观意识上还当自己是成年人,可看到了这柜子出现在院中,这不由的让他有种怪异的感觉。

当即又来到柜子前,看着模样,至少有个八十多斤。

“且试试瞧!”

贾玙伸出双手扣在柜子底部,猛地用力,一股蛮横的力量从身体涌向四肢百骸,顿时就将那柜子给抱了起来。

“卧槽!!”

柜子这东西抬好抬,但想整个抱起,还是得费不少劲儿。

就在他惊讶之际,脑中一阵恍惚,吓得贾玙连忙将手中的柜子放下,站到一旁静静的感受脑海中出现的不寻常之物。

闭目感受之际,一股股玄而又玄的气息蔓延至周身。

脑海中在这时浮现出许多晦涩难懂的字词,字词在识海中慢慢的拼凑在一起,形成了一块玉简,

上书到《极上玄书》四个大字!

从这玉简上的文字来看,这应该是一部道家的经书心法。

看目录共有六篇,不过在贾玙脑海中的只有第一篇养身篇和第二篇的修身篇。

大概内容就是修身养性,文治武练,和文武双全差不多一个意思。

“这什么情况?剧本拿错了!?”

“这红楼真的是修仙世界!?”

虽然原文中时不时也暗示了可能有神仙的存在,但像贾玙这种情况的还是头一遭。

“这看着还挺厉害!”

“居然还能延年益寿当个老不死的,又能修身养性当个文雅之人。”

“着实有趣!”

极上玄书著有六篇,可惜贾玙只得到其中两篇。

但就是这两篇,却能让一个凡人变得无比强大!!

按照书上的方法练习了大概一下午的样子,贾玙感觉身体那最后的不适也烟消云散。

看着云儿带着餐盒前来,贾玙这才从地上站起。

现在还有贾家照应着生活方面的问题,暂时不需要他去为了生计而奔波。

虽然十几岁开始管事的人大把的在,不过以他这始龀之年和尴尬的身份地位,出去基本没人相信。

即使有机会,没做出成绩还好,做出了成绩,那才是最麻烦的事情。

毕竟这贾家可是女权当家的代表家族!

“习文练武,虽然武在这前期暂时好似用不到,但是有这个傍身也是好的。”

“现在最要紧的还是科举才是!!”

做武官是不用考虑了,这点功夫上去基本都是送死的。

况且现在又是太平盛世,周边国家都依附大周而生,从军根本就没有出路。

所以从文才是当前最好的选择!

从文科举之路也是漫长,有童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五个等级,其中往往又分层次。

现在贾玙的年纪,优先考虑怎么过童试才是。

童试是最初的入门级,通过地方县、府两次考试的合格者,便成为童生。

通过的人表明已经具备了基础文化功底和一定的认知写作能力。

不过很多读书人终其一生,都是一个童生。

想通过县试和府试并不是太难,只要过了四书五经,然后会写点文章,家中没有犯过事儿,然后巴结巴结考官。

那么这样童试就算是过了。

吃过午饭,贾玙走进房中拿出一套四书五经。

这院子里什么都不多,但就是书多,毕竟贾政也是一个进士,对于自己孩子在读书方面的要求,还是挺高的。

虽然不曾来看过贾玙,但隔三差五的就会派人送书过来。

贾玙现在也在族学中上课,不过这个时代上课读书都是划段通读,然后背诵解意。

性质和现在差不多,不过族中义学那位先生是京城中一杨姓举人。

书倒是读了大半辈子,懂得一些文章经义,不过为人有些木讷,书读的死。

但是对于蒙学用,已经足够了。

“嗯!?”

贾玙坐在石桌前,翻开书看了几眼后却发现自己看过的那一篇,像是被印在了脑海中一样!!

而且不仅如此,现世中曾经看过的散文文章以及曾经学过的诗词,在这一刻也全部记起,甚至以前不懂的词义句意,现在也全都能够理解。

“过目不忘?通俗易懂?”

“真是瞌睡来了送枕头!!”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