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十辆自行车骑阵组成的北方使团队伍出现在应天城下。
这奇诡一幕,毫无威慑杀伤力可言,但偏偏就是引起了整个城市的轰动。
没办法,这等现代工业文明时代的产物,骤然间跨越七百年历史长河提前出现在古老东方,带给这个时代人民的思想震撼程度,绝对称得上颠覆级别。
北伐军大败的消息尚未在民间传开。
大同国北方使者团造访的消息。
那同样也是突然才曝光于百姓面前。
甚至这百余大同使者以自行车骑车入城仪式。
反而是城内普通百姓,要比皇帝老儿和他的将军臣工们更早见识到。
“天啊,太神奇了!”
“这些人都骑的是什么东西啊?”
“这些人的装扮也都好奇怪,看着不像是咱们大明国人的打扮……”
“莫非是诸葛孔明曾经发明的那木牛流马现世……”
“呵,真是好笑,为什么好东西就非得是老祖宗发明创作?见点什么好东西都要往古人身上编排,今人永远不如古怎么着啊?凭什么就不能是大明器作局搞出来的通行神器,要敬献给皇上……”
“没错没错,四个轮子的马车已经存在多少年了,现在出现两个轮子的人力车又有什么可惊叹!”
“兄台说的有道理,我大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新奇玩意儿往后只会越来越多!”
“啧啧,看他们骑行时好不悠哉,就是不知道他们全力骑行时速度能有多快,比得上马儿狂奔吗?”
“可惜,这种车只能骑行不能载物,还是比不得骡车畜力……”
百姓人群当中,不少人在看似不经意引导着话题。
有了这些声音的接连出现。
道路两旁围涌看热闹的百姓,迅速也从单纯的惊诧惶恐莫名心理,转换到了好奇如此奇物现实实用价值几何上面来。
仿佛骑阵中大同使者们也听到了百姓最为关注焦点。
突然就见,正行进的骑阵队伍,忽而有所变换。
每十车一组,其中五人跳下车来,车子往前一送,被同伴伸手捉住,如同骑马之人,手中牵了另外马匹的缰绳,骑阵并无任何停顿动作。
跟着却就见,那跳下车来的每组五人,齐向一车而去。
下一刻。
围观百姓震惊看到。
这跳下车来的五名骑士。
居然转眼就‘挤’上了其中一辆自行车之上。
当场就给百姓们秀起了骑行杂技(此处画面可参照印三家的杂技军演秀)。
哗~~~!
百姓们被震惊,一时之间,彩声大作。
“妈呀!刚刚谁在说这些车不能载物?!”
“就是就是,一辆车同时骑载六人毫不费力,一匹马能同时驮起六人吗?!”
“太逆天了!!”
“哇,快看另外那些骑士,他们居然还能反向骑行?!”
“那铃当声音好清脆悦耳呀!!”
“嘿,还有两个人同骑一辆车的……”
“哇哇哇,那辆车子加速起来好快,他在人堆里穿行呐!”
“啊啊啊啊啊~~~!”
“飞起来了~~~!”
“刚刚加速的那个家伙,居然骑着车子直接凌空飞过五个人头顶~~~!”
“太牛了!真的太牛了!~~”
“祖宗,这样的车,咱也好想拥有一辆啊!!”
“别痴心妄想了,这种好东西,绝对是只皇家才能拥有……”
李善长就坐着马车跟随在旁。
他也是万没料想到,大同使者团进了城之后,会突然当众秀这么一波。
他心中若有所思。
这大同使者团,貌似有意在让应天城老百姓,都能深刻了解到自行车的便利,像是要极力推销展现他们的科技产品……
呃。
科技产品这组字眼儿。
那自然也是在跟使者团交谈过程中听来。
他不是太能明白其中深意。
使者团给他讲说过后的唯一印象就是。
对方手里,拥有了一个什么,‘工业时代’科技生产力的高明技术,能够生产出很多很多类似的人造器物。
自行车的器械构造,并不复杂。
即便是李善长这个古人,在亲眼看过其中机巧之后,立刻也能明白过来,它是如何将人力,通过一根链条的传动,转换成两个轮子在地面飞转的巧行前进之力。
甚至他迅速就联想到,应用于水力灌溉上的人力浇车,织布纺纱的手摇纺车种种……
机械传动的原理很容易能够理解得了。
但真正让李善长震惊之处,无疑是这种自行车所制作的材料。
他可是亲手触摸过。
那车身主体材料,赫然是铁器。
另外的一些辅料,似皮非皮,尤其是那车轮的构造,那就完全是他所不能理解的制造工艺了。
“这大同使者团,看着风轻云淡,毫无烟火气。”
“实则螺蛳壳里做道场,他们在向我大明国朝上下,传达一种全新思想理念……”
到底是大明第一开国元勋。
李善长的见识果然非凡。
一眼洞穿了大同使者团的真正企图。
福兮祸兮,他是无权阻挠事情的发生,他也压根没法子阻止这一切。
毕竟这大同使者团压根不以任何刀兵烟火威慑之气相见。
只是因为对方手里有这种堪称逆天的器物,便要担惊受怕不敢坦然面对?
二十五万的大明北伐将士都能失陷于敌境。
国之大事,生死存亡危机关头,唯有因势利导,见机而行事。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