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人一块拔毛,一只鸡很快就杀好了。
秦母拿着鸡走进了厨房,开始准备今天的晚饭,小鸡炖蘑菇。
贾东旭则是在灶台下面献殷勤,从来没烧过火的他,蹲在那里点了半天没把火给点起来。
秦母在一旁看了半天,实在看不下去了,便说:“东旭,这个我来就行,你出去休息吧。”
贾东旭挠了挠头,顺坡下驴,一脸尴尬的把位置让给了秦母。
毕竟这活他确实不会啊。
李彦祖这会儿在外面吹风吹冷了,就走进了厨房,打算烤烤火。
正好这个时候秦母蹲在那里起火,李彦祖走上前也蹲了下去,说:“阿姨,我前世是少林寺的烧火工,烧火我最会了,让我来!”
秦母咯咯的笑了起来,“彦祖,你在城里烧过火啊。”
“没有,我点过鞭炮,我寻思点火跟点鞭炮应该差不多。”
秦母起身给李彦祖让了位置,她倒想看看李彦祖会不会烧火。
只见李彦祖很熟练的拿起细碎的树叶,将其点燃,然后再把细树枝按井字形状放上去。
这样树枝燃烧的效率要高一些。
细树枝着了以后,李彦祖再把粗一点的柴火放上去,很快,锅就烧热了。
秦母连连称赞:“你这烧火工可以啊。”顿了一下,秦母又说:“那你会不会煮菜啊,这锅鸡交给你怎么样?”
“阿姨,我煮的菜能吃,但只能吃一点点。”
李彦祖煮的菜,他连自己都不敢吃。
“一点点是什么意思?”秦母问。
“就是看上去能吃,但又好像不能吃,这么说吧,还不如东旭他妈做的红烧肉。”
李彦祖比喻的很恰当,确实他做的还不如贾张氏。
秦母一听,瞬间明了,忙说:“那还是我来吧。”
“对,还得是阿姨您来,我来的话,这鸡就白死了。”
秦母被李彦祖逗乐了,“你这孩子真有意思。”
一旁的秦淮茹也捂着嘴在偷笑,她觉得男人就应该像李彦祖这般有风趣。
不要像贾东旭这样跟块木头似的。
看到李彦祖跟秦母有说有笑,秦淮茹还被逗笑了,贾东旭后悔从那里出来了。
早知道会这样,他怎么着都要把火给点起来。
……
门外,一个男人背着一捆柴,头发和柴上边都被白雪遮盖住了,后边还跟着一个十来岁的男孩,身后也有一小捆柴。
一进门,男人就朝厨房喊道:“孩他妈,今天做的什么菜啊,这么香。”
“是小鸡炖蘑菇,家里来客人啦。”
秦母手忙着煮菜,嘴上却没闲着。
“谁来了啊,这么隆重。”
秦父一时半会儿想不到是谁,他跟秦母的父母都很早去世了,家里也没什么亲戚。
厨房里的贾东旭整理了一下衣物,走了出来,对秦父说:“叔,是我,东旭。”
秦父看到贾东旭的那一瞬间,人傻了,这孩他妈今天是怎么回事啊。
平时都是吃贾东旭的,怎么今天还特意杀了只鸡啊。
秦淮茹的弟弟,秦弟也不理解,按理说他妈不应该这样啊。
秦弟把柴放进柴房,然后走进了厨房,一眼就看到了李彦祖,作为男孩子的他,很是嫉妒,为什么他没有李彦祖那么帅。
于是,他便问秦淮茹:“阿姐,这个人是谁啊。”
秦淮茹脸一红,不好意思说。
突然,秦母呵斥道:“你这倒霉孩子,怎么不会叫人啊,快叫哥哥!”
门外的贾东旭眼巴巴的等着秦弟叫他哥,可他就是没叫。
反倒是秦弟朝李彦祖叫了声“哥哥好。”
“乖!”
李彦祖上前捏了捏他的脸,手上还有锅灰,秦弟瞬间变成了小花猫。
秦淮茹看到后,在旁边咯咯笑的了起来,秦弟是小小的脑袋,大大的疑惑:“阿姐,你在笑什么?”
“没什么,这个哥哥买了汽水,在饭桌上,我喝了一口,剩下的都给你了。”
秦淮茹指着饭桌上的玻璃瓶,秦弟看到后,眼睛都亮了,高兴的说:“谢谢哥哥的汽水!”
秦弟快步走到饭桌前,拿起汽水吨吨吨的就喝了下去,随后打了个汽水嗝,赞叹道:“真好喝!”
喝完以后,看到饭桌上还有一瓶,又拿了起来,刚仰起头准备喝,就被秦母看到了,提醒道:“这是留给你爸的,你别喝光了!”
秦弟“哦”了一声,依依不舍的放了回去,明显是还想再喝。
做父母的都想把好吃的留给自己的孩子,秦父也不例外,只见他说:“我不爱喝,你喝吧!”
“爹,你骗人。”
秦弟也不糊涂,他从来就没看过他爹喝过汽水,再说了,这么好喝,他怎么可能不喜欢喝。
“傻孩子,爹怎么会骗你呢,喝吧,爹这把年纪了,什么没喝过啊。”秦父笑着解释道。
李彦祖看他们父子俩互相谦让,把汽水瓶推过来,推过去的,实在看不下去了,便说:“阿弟,只要你以后乖乖听话,进城后找哥,哥请你喝,管够!”
“真的吗?”秦弟两眼放光,此刻他对李彦祖崇拜极了。
“你这么聪明,我能骗到你吗?”李彦祖笑着问。
“那倒也是。”秦弟点了点头。
“哈哈哈……”秦父、秦母还有秦淮茹,肚子都要笑痛了,这秦弟怎么就这么实在呢。
……
李彦祖是成功打入了秦家内部,反观贾东旭人傻了,自己干了这么多活不说,还带了一大碗红烧肉过来。
没曾想,人家提都没提一句,这上哪说理去。
贾东旭倒想许诺秦弟给他买汽水喝,但贾东旭他没钱啊。
很快,小鸡炖蘑菇就做好了,紧接着秦母又用鸡杂做了锅汤,用来下面条。
秦父、李彦祖、贾东旭这会儿已经坐在了饭桌上,就等着开饭了。
秦弟端着一大碗面条,径直走向贾东旭,可把他高兴坏了。
贾东旭心里在想,还是这个未来小舅子懂事,没白疼他!
然后,很自觉的伸出手去接面条,不料迎来的却是秦弟的一句:“哥,让一让。”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