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我贩卖国运,朱元璋人麻了 > 第七章 北平才子,不过如此(求鲜花,求评价)
换源:


       很快。

所有人书写完毕,全部署好名讳交给了丫鬟绿萝,由小二抱着送进了锦瑟姑娘的房间。

李朔将笔往桌上一扔,露出一副胜券在握的傲娇模样,拱手对众人笑道:

“承认,承认,改日我请大家喝酒!”

几个拥趸很配合的又开始大力吹捧:

“朔兄不夺魁,天理难容!”

“论才华,你们都是来争第二的!”

“还有两局了,朔兄加油!”

“……”

周黎则一言不发,只是冷眼旁观着李朔的得瑟样,完全不知他心中在想什么。

虽然最终结果尚未揭晓,可大家心里都明白。

第一局的赢家只会在他二人当中诞生。

就在众人焦急的等待结果时,锦瑟姑娘的房中突然传出一个清脆的声音。

“咦~~~?”

听起来十分惊讶,又充满了意外和欣喜。

很明显。

她被某人的才华所折服了!

刹那间。

所有人的胃口都被吊了起来。

究竟是李朔还是周黎?

毕竟很多人已经把自己的全副身家押注在他们二人身上。

是身价翻倍?

还是一穷二白?

全看这一把了!

就在所有人暗自猜测时,绿萝再次推门而出,来到晴妈妈身边递了一张小纸条给她。

晴妈妈清了清嗓子,缓缓展开纸条,读出了那个万众期待的名字:

“我宣布,第一局,高……高羲公子胜出!”

轰!

整座栖凤楼瞬间炸锅。

所有人都面面相觑,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啥?

不是李朔,也不是周黎?

怎么可能!!!

就连晴妈妈自己也愣在了那里,拿起纸条再三确认了几遍,直到确认无误后,这才自言自语道:

“高羲是谁?”

大凡是北平城里有点名气的公子,她都了如指掌。

可高羲这个名字,实在是太过陌生。

好像从没听过北平有这么一号人物啊?

李朔则有些懵逼,转头问同伴:

“不是我?”

几名同伴感觉脸上火辣辣的疼,支支吾吾不敢回答。

李朔见状变得愤怒起来,铁青着脸吼道:

“不可能!”

“晴妈妈你是不是弄错了?”

“我写的乃是先祖的千古名篇《侠客行》,说到侠字,我不信会有任何诗词可以超越它!”

“我也不服!”

周黎一步跨上前来,与李朔并排而立,片刻前还剑拔弩张的二人,竟然在此刻结成了同盟。

他大声提出了异议:

“我写的是苏轼大师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此词气势磅礴,豪气干云,写尽千古风流和英雄气概。”

“如此佳作,怎么可能屈居人下?”

确实。

这二人在北平城里名噪一时,风头无人能及。

写的又是冠绝古今的名家大作。

这样的结果别说他们不能接受,就连吃瓜群众们也开始替二人鸣不平:

“我觉得此事有蹊跷。”

“怎么可能有人力压李太白、杜子美?”

“这高羲只是个无名之辈,”

“怕不是个托吧?”

……

场面一度十分混乱。

为打消众人疑虑,晴妈妈只好大声呼唤道:

“高羲公子呢?哪位是高羲公子?”

“您出来说句话!”

就在众人寻找时,靠窗位置传来一道慢悠悠的声音:

“我在!”

唰!

数千目光齐刷刷看了过去。

当看见对方只是一个比茶桌子高不了多少孩子,无论穿着打扮皆是再普通不过,不禁大跌眼镜。

原以为是个翩翩如玉的贵公子,再不济也是位文弱书生吧?

可这小娃儿是什么鬼?

晴妈妈也愣住了,上下扫视着他,问道:

“你……你就是高羲?”

这不是身怀利器的小牲口吗?

高爔微微一笑,平静的说道:

“久闻北平多才子,今日一见,不过如此!”

“嘶~~”

大厅之内。

顿时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哟呵!

这小娃儿够狂妄的!

而这句话也彻底激怒了李朔和周黎,他们风度全失去,不甘的对众人说道:

“诸位,你们觉得这么一个乡下娃儿能做出什么好文章来?”

“舞弊,绝对舞弊了!”

“怕不是栖凤楼为了制造噱头,故意找了个小娃儿来博眼球的吧?”

“………”

眼看局面要失控。

吱——

就在这时。

绿萝去而复返。

她小心翼翼捧着一张纸,来到台上面向高羲,问道:

“我家姑娘问高羲公子,可愿意将这作品公布于众?”

高羲耸耸肩,无所谓的说道:

“给他们瞧瞧也好,省的有人不死心。”

“谢高公子!”

绿萝躬身施了一礼,缓缓将纸张展开,苍劲有力的字迹顿时落入所有人眼帘。

尤其是朱高煦,只见他眼前一亮,击掌赞叹道:

“笔走龙蛇,行云流水,落笔如云升霞舞,又如骏马腾空绝尘!”

“好字,真是好字!”

这还不够。

他当即起身上台,将纸上文字大声读了出来: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每读一句。

朱高煦不是摇头晃脑,便是皱眉思索。

似乎沉浸其中无法自拔,又是在品味诗中意境。

及至读完。

他已满面红光,几乎激动到不能自己,高声击掌赞叹道:

“妙,实在是妙啊!”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然侠之尽头,却是帝王之道。”

“一念起万物复苏,苍生欣欣,一怒则血流千里,尸横遍野!”

“此等文采,谩说北平城无人能及,便是整个大明、不,唐宋数百年,又有谁能匹敌?”

“高公子,请受我一礼!”

说罢。

朱高煦毫不犹豫的弯下腰去,对高羲鞠了一躬。

若非礼数节制,他怕是当场就要对高羲顶礼膜拜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